「经济」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北京下一步防治两端都有新举措
本篇文章1255字,读完约3分钟
据《健康北京》微信26日消息,9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后,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晓军表示,【/s2/】为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北京市将继续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方面下功夫,推出新举措。
高晓军介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哨探头,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溯源流向、检验检测、应急响应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贯彻实施《条例》,北京将从四个方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一是在分中心建设市疾控中心新址,推进城市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从人员配备、专业建设、设备更新、运行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全面提升疾控中心建设水平。
【/s2/】二是强化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公共卫生工作职责,推动在街道和乡镇提供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的人员,编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底层。
【/s2/】三是制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清单,强化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开展公共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交叉培训,构建医疗预防一体化机制。
四是加强传染病、流行病学、检验检测[/s2/]等重点专业建设,培养疾病预防控制领域领军人才。建立市级医学院校供需对接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才培养,培养与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相衔接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激励和考核,通过绩效工资和岗位管理措施,不断调动疾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疾控系统的发展和支撑能力。
还将推出四项措施来提高治疗重大流行病的能力。
【/s2/】一是优化传染病医疗资源配置。【/s2/】确定“3+2”传染病医院布局,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负责常规传染病治疗,中日友好医院为外籍患者治疗备用定点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为战备治疗基地,为日常临床急救训练、康复筛查基地。同时,已规划建设北京佑安医院新医院作为市级公共卫生治疗中心。
【/s2/】二是开展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s2/】计划到2021年底,全市二级以上公共医疗机构完成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到2022年底,其他二级以上各类医院全部完成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
【/s2/】三是加强负压病房和重症监护室建设。【/s2/】规划到2022年,全市负压病房700个,其中负压重症监护室不少于150个,各区级医院不少于10家。加强生命监测和支持设备配置,提高危重治疗成功率。目前,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已完成负压病房改造;每个区计划在3年内增加255个负压病房,其中重症病房57个,建设工作已经在进行中。
【/s2/】四是加强重大疫情救治重点专科建设。【/s2/】呼吸、重疾、感染与流行病学、检验检测等与重大流行性疾病治疗相关的10个专科,作为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人员技术培训、设施设备更新、国内外学习交流、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等。,相关学科的能力得到提升,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标题:「经济」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北京下一步防治两端都有新举措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