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22字,读完约8分钟
图片来源:照片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9年的8.48亿,城市化率从17.92%上升到60.6%,这是一个“奇迹”。
然而,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市民化严重滞后于城市化。如何让庞大的流动人口真正成为城市公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截至2019年,中国有2.36亿流动人口,其中70%以上是农民工。大部分在环卫、建筑、快递物流、餐饮等服务业工作,属于低收入群体。为了节省生活费用,城市中的村庄、集体租房和临时工棚已成为这些人的主要住所。
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让流动人口有尊严地生活,也成为许多城市关注的焦点。
近日,程叔叔注意到杭州又有一批蓝领公寓开始招租的消息,每张床最低租金只有100元/月。
所谓“蓝领公寓”,是杭州专门为农民工建造的临时出租屋,一般比周边市场价低20%左右。从2018年开始,杭州计划在三年内推出4万套蓝领公寓,与现有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一起,形成更加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对于很多城市来说,这种“杭州模式”有什么借鉴意义吗?距离真正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还有多远?
杭州流动人口众多
2019年末,杭州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55.4万人;
2018年末,杭州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33.8万人;
2017年底,杭州常住人口比去年年底增加28万人。
站在互联网城市的“窗口”,杭州近几年人口吸引力很强,2019年常住人口正式突破1000万。同时,早在2017年底,杭州登记流动人口已达616万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难度可想而知。
图片来源:照片网
另一方面,杭州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66%。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依靠服务业发展的城市。但服务业对人的依赖性很强,从事基础服务业的人很多都是面临住房困难的流动人口。
2017年,杭州被列入全国首批12个房屋租赁试点城市。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人口净流入大中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通知》。在此背景下,杭州迅速推出面向低收入流动人口的“蓝领公寓”。
"...蓝领公寓的申请要求和范围可以结合蓝领公寓的编制和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服务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杭州市2018年5月发布的《蓝领公寓(临时出租屋)租赁管理办法》指出。
据公开资料显示,蓝领公寓主要是通过不拆迁旧房改造、新建短期闲置土地、现有房屋仓储改造等方式建成的。很多来自服务企业的农民工,尤其是物业、餐饮、保洁、保安四大行业,是蓝领公寓的主要服务对象。
“要安心工作,你真的离不开那张床。”就城市而言,解决员工住宿问题是帮助企业解决人员快速流动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保障杭州基础服务业的供给。
因此,杭州非常重视蓝领公寓的建设,而不仅仅是“走过场”。
上述杭州《蓝领公寓(临时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是当地政府以“蓝领公寓”名义发布的第一个正式文件。2018年,蓝领公寓也被列为杭州新“六大硬仗”的重要作品。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杭州已募得蓝领公寓项目91个,35427套,距离2020年底4万套的目标并不远。
管理方面,杭州还在全市房屋租赁监管平台上开发建设了蓝领公寓管理系统,为全市蓝领公寓“一网打尽”、“一盘棋”的后续运营管理做准备。
图片来源:照片网
与工业发展合作并吸引投资
杭州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农民工租房难的问题?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李瑱认为,蓝领公寓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但在数百万流动人口面前只是沧海一粟。
这4万套蓝领公寓可以说是用“真金白银”表现了一个城市的诚意,但也是需要激烈竞争的稀饭。所以,收这粥的门槛不低。
根据《蓝领公寓(临时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
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为非杭州户籍,申请人持有公安机关核发的有效期内的《浙江省居住证》或《浙江省暂住证》;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待遇。
以上两点,很多“打杂”的流动人口达不到条件。
同时,蓝领公寓不是直接租给个人,而是由用人单位申请。除了对租房者本人的要求外,一些行政区还对用人企业的资质设置了门槛。
比如杭州首个租赁项目,旺马里蓝领公寓,要求申报单位为“下城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服务行业单位,有企业注册地址、营业场所、纳税情况。地点在下城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这样,更多的小微企业也会走出去。
图片来源:杭州房管局官方微信号
"杭州的这一举措更符合工业发展和投资吸引力."李瑱认为,考虑这种蓝领公寓诞生的原因在于,过去城市的重心主要放在发展工业上,并没有太重视人居;渐渐的,每个城市都开始意识到,产业发展也要解决配套人员住房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投资。
其实很多房价高的城市也有很多类似的做法。例如,同样在2018年,苏州相城区黄带高新区的第一套“蓝领公寓”正式交付给辖区内的企业。当时的新闻报道也明确提到:
“黄陂高新区正全力打造产城一体化示范区,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优秀人才前来投资创业...积极推进优秀人才住宅工程,建设蓝领公寓,建设和改造人才公寓和白领公寓等。满足高端人才、中层管理人员、技术员工等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
李瑱提到,也有城市向重点企业出租公租房。其实这些类似的措施主要是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而不是针对普通流动人口。
租赁市场有待发展
"到目前为止,城市还没有真正为农民工发放租房补贴或出租屋."和程叔叔谈过了。
目前各类人才公寓、蓝领公寓都有很多门槛,而公租房主要是为注册人口提供服务(一般最多延伸到有居住证的公民)。
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只有1.3%的农民工租住公租房,只有1.6%的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大量流动人口面临着昂贵而困难的租房。
“这些大城市面临的住房问题,通过政府公租房或补贴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李瑱说,开放市场是当务之急,在发展更广阔的租赁市场方面仍有许多事情要做。
图片来源:照片网
2017年被视为“租购并举”的第一年。随着城市政策的变化,一些市场参与者开始瞄准“蓝领公寓”。在长期租赁公寓行业眼里,蓝领公寓四房六房租赁模式的平效率(一个效益指标,即每平米租金较高)高于白领公寓。
然而,这个新市场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策有待完善,行业标准缺乏。大城市地价高、租售比低的客观条件也限制了更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考验了他们的操作能力。
在李瑱看来,对于一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出租屋,城市管理者在划出基本底线要求后,不应该有太多太高的限制,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
比如目前出租房屋没有配套的规划设计标准,很多项目在最终审批时需要参考商品房的标准。而我国普通商品房的标准相对较高,包括主采光面房间全窗日照时数、车位分配比例等。有些需求是针对普通家庭的,与租客并不完全匹配。
“我们遇到过很多案例,高规划设计标准导致开发成本急剧上升。比如北京有个租房项目,要求车位1: 0.5。这片土地的面积很小。车位让工程造价增加了几千万元,工程也因为这个纠纷耽误了很久。”李瑱说。
与此同时,如何提升和保留非正式住房的居住功能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非正式住房在容纳低收入流动人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城乡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叶裕民跟踪研究了几年的城中村研究,曾经客观地指出有这样一种现象:每一次城中村改造计划都在驱逐流动人口。
在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突出、土地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李瑱认为“城市需要想办法增加供应,尽量避免各种限制”。
如何真正让农民工“扎根”,无疑是城市治理需要直接面对的共同问题。
编辑|郑
本文来自我的小伙伴:城市进化(微信号:城市_进化)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经济」如何让这些人住得有尊严?这座省会出手,租金最低每月100元!
地址:http://www.jxjgzhdj.cn/caijing/1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