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90字,读完约9分钟

【编者按】清末民初,很多外国人游历过三峡 毕肖普夫人( isabella bird )、莫莉( george morrison )、庄士敦( reginald johnston )曾在游记中记录过三峡的壮美,但很少有人用镜头记录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灵之美 因此,民国初年,1899年来到上海,上海屈臣氏大药店的理事长“业余”摄影师唐纳德·曼尼( donald mennie )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在拍摄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创下了美丽的三峡风景。 这些照片收录在《扬子风景》中。 这本图画书于1926年出版,限定发行1000册。 刊登了12张用手着色的原始银盐照片和38张凹版印刷照片。 复印件中包括青滩、夙府、巫峡、獭洞滩、黄陵庙、文峰山、万县县县城、风箱峡、灯影峡、牛肝肺峡、张飞影峡。 本文摘自《西洋镜:英国风景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唐纳德·曼尼著,赵省伟编,彭金枝,牦晓敏译,广东人民出版社,年4月 信息被允许公开了 新滩新滩位于牛肝马肺峡和米仓峡之间,据说是明崇祯10年( 1637年),由从河岸右侧滑落的巨石堆积而成 从那以后,新滩成了长江航线有名的枯水险滩 新滩从西向东依次分为头滩、二滩和三滩 头滩最困难,航线狭窄,乘船的船夫必须排队轮流通行 照片里是头滩 照片中像羽毛一样轻的漩涡移动着整个画面,但如果船误入河底,就有可能被埋葬在河底 夏天,这里的水位将达到120英尺( 41.76米) 那时新滩宽如湖,水面风平浪静 到了枯水期,新滩航段难以通行,船难时发生,死亡率达到7% 黄猫峡在冬天,风向一般与水流方向相反 逆流而上,船夫一般靠岸,桅杆高高竖起,扬帆迎风而去 顺着水流下去,收帆取河,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势 巫峡巫峡又称巫山峡,是长江第一长峡,素以俊秀闻名 巫峡全长25英里( 40.23公里),峡内弯弯曲曲,景色极其安静 两岸青山拔地,高达一千英尺,山顶云雾缭绕 穿过狭长的峡谷,站在船头周围眺望,看到两岸高山连绵,一个一个地延伸着。 照片是冬天巫峡的一角,河面平静无波 到了夏天,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洪水袭来时,峡内水位上升100英尺( 30.48米) 两岸绝壁急流奔流,波涛汹涌,过去的船害怕 乘风逆流而上时,遇到顺风时,可以扬帆,轻轻摇着船橹猛走。 如果风力不强,船上的大部分船夫都需要下船拖船 江边有专门的纤维道,但和两岸的俊峰秀岭相比,有点平淡并不奇怪。 绳子是竹杆做的,每平方英尺能承受1万磅( 4535 )的拉力 他们锋利如刀刃,在铺着石头的纤维路上留下深深的伤痕 从新滩流出的深水航线接近右岸,照片左侧没有镜子的部分 河水从这里流下,径直到达二滩 水中暗礁密集,几块礁石出现在水面上,溅起水花 照片中的船引航员宁可在这些露出水面的礁石之间冒险穿越,也不想碰撞水中的暗礁 照片右边的险峻滩原是山石因塌方落入河中,河水受阻而形成的 照片的中央稍靠右,独立的河流巨石是落石的一部分 这块巨石只有河面五英尺( 1.52米)高 流动的河水波涛汹涌,很容易被淹没 和许多其他危险的海滩一样,为了顺利通过这里,必须向当地的船夫求助 他们知道这些危险的浅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船只遇难 在云阳滩下游,水流还没那么急,原纤化的纤夫还能直立行走 越往前走,水流越急,拉纤维越困难 到那时,这些纤夫必须用四肢在地上爬才能移动船 每个危险的海滩附近都有纤夫 他们住在岸边的茅屋里,随时等着船夫叫绳子 绳子是竹杆做的,锋利如刀刃,很快就擦亮手 他们拉纤维时有特制的肩带,肩带的另一端紧紧系在绳子上 通常是打结的方法,一拧就脱落 但是,光纤经常被光纤绳子绊倒,被带到水中,或撞到水中的鹅卵石。 兴盛滩纤夫要拉大船前进100码( 91.44米),需要60多名纤夫连续从事近2个小时 他们用手脚深深地陷进河沙里,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一英尺前拉了一艘大船。 照片中,站在这一排纤夫旁边的人被称为“头人”,负责促进原纤化 如果纤夫懒惰,头上的人就用竹棍打他们 拉丝劳动量大,危险系数高 拉船的话,纤夫可以收到5-7美元(约11—16先令) 雇主为他们提供三餐 通常是米饭和蔬菜,只有当天工作量特别大的时候才有猪肉。 红船长江上游地区的救生船始于清朝 长江上游原滩危险流动迅速,几乎每天都发生船溺死的惨案,人员伤亡严重,但未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 到地方赴任的官员舟行到此为止,家人全部溺死,房子被破坏时,法院负责派遣宜昌镇的总兵贺代码高级化,制造红船。 在此期间,贺码高级化深刻理解了航行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制作了“行川必要” 各危险滩设置了1~2艘红色船只,分别配备了6名结实的船员 如果过去的船意外遭遇,或者用光纤绳索卷入河流,红色的船就会赶到现场,实施救援。 每年被红船救助而幸免于难的人数不胜数 每次拯救身体或提起尸体,红船的船夫都会得到丰厚的奖励 但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内乱不断,救援援助难以继续 现在,这些红船只用来护卫地方官员 横跨万县古桥空的桥,一座连着万县,另一座通向万县西部郊外 桥后面有天城山,山顶巨石上建有避难用的城堡 附近有很多这样的避难所 每次强盗和军队袭击,地方上的人,特别是富人家都会逃到山上。 山寨是崎岖的地形,人们出入只有一条羊肠小路,容易攻击,富人有自己的看守,他们不怕外来入侵 默默地与长江同在的万县春天到了秋天,年复一年,这棵黄粒树一直站在山顶上,看着涨潮,自古不变 隔壁的寺庙守着一方,安抚着深山空林中躁动的精怪 塘峡从宜昌到夙府,沿长江逆流而上,两岸山峰秀丽,越往西行,景色越壮观越美 船到了塘峡,到达了长江峡谷的末端,景色也自然到达了顶点 登上高处,俯视周围的群山,红甲山超过地面,相距1800英尺( 548.64米),山顶奇石林立,特别引人注目 这张照片是2月拍的,当时长江峡谷段的流速只有1.5海里( 2.78公里) /小时,航线通航能力有限。 到了夏天水位上升到200英尺( 60.96米)时,受到重力和水位落差的影响,上游河水流下,流下,轻松运输了3000马力的巨大车轮。 照片前景部分的礁石上竖立着铁柱,蜀国皇帝[1]竖起了人 当时,蜀国正在与北某国交战。 皇帝在长江上竖起铁柱,拉铁链,停止了向湖北运送盐的船 照片中间挺立的悬崖是孟良雕刻石头搭梯子的地方。 据报道孟良军通过水路攻击宿府时,被塘峡包围,峡谷两端有敌军防守 孟良另辟蹊径,在悬崖上凿石头打洞,架梁是梯子,戳中其意外一举歼灭了敌人 这些只是传说,无法考证,但现在的崖壁上确实留下了人工挖的方形石洞,一个接一个地从上到下排列成“之”字状 红甲山的左边是风箱峡 绝壁上,比河岸高300英尺( 91.44米)的地方有裂缝,裂缝中模糊地看到堆着看起来像波纹管的木箱 传说那是英雄的棺材 为了纪念他们的勇敢事迹,巫咸法把他们的棺材高高挂在绝壁上 灯影峡灯影峡上段形塞湖 游人都害怕,就像船经过,前方的群山互相阻碍,进入了死胡同 走到山前,原来的河流向左流,被山绑架后,向腰叉河走去。 认生峡湾进入巫山峡,船的过半数在湖北和四川接壤处,以长江右岸培石老镇细长幽谷为界 照片是巫山县的一角 这两个省交界的第一个城市,位于小山上,面对巫山峡的峡湾 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其他大型城市一样,巫山县周围被城墙包围 沙滩这张照片记录了在2英里( 3.22公里)长的河面上漂浮着大小的漩涡 河面处于中水位时,这里特别危险 岩礁林立的牛肝马肺峡峡口从长江上游流下,一到九畑溪和长江的交叉点就进入牛肝马肺峡 峡谷两岸风景如画,其间突然散布着嵇岭石,野性张狂,令人害怕 随着水流天黑了,灯影峡两岸的高山弥漫着薄雾,给整个峡谷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息 船夫拼命摇橹时的号声从倾泻下来的船上传来 去海滩鸿福号( hong-fu )的烟囱升起蓝色的烟,在这期间看到了一些火 这艘船以前就打算进入放水滩,但由于电缆中断停滞了,所以只能把电缆放回去靠岸,为第二次登陆做准备。 当时放水速度很快,船上的管轮即使用力烧蒸汽锅炉也不能长期维持鸿福号的蒸汽压力 船员们只能提前拉电缆,节约沙滩的时间 实际上,沙滩这条难以通行的河段长度在150码( 137.16米)以下,河水只是通过这里受阻(照片左侧的碎石滩停止了水流),水位上升了6英尺( 5.49米)。 除了克服阻力逆流外,鸿福号还将电缆固定在岸边的系船柱上,用船的绞车抬起整个船体。 舟行通过牛肝马肺峡在冬季枯水期,峡内水位低,河面水平如镜,但两岸裸露的岩石泄露了这里丰水期的水位高度和水流汹涌的状态。 水位达到120英尺( 36.58米)时,峡内景象比现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水面的波纹成了汹涌澎湃的河水浪,随意拍打两岸的悬崖,徒劳地寻找出口 重庆离中国大陆1400英里( 2253.02公里),重庆依靠山附近的水建设,是中国西南的首府 嘉陵江(俗称“小川”)和长江的交叉点有半岛,是重庆的制高点,半岛上有水蚀形成的峡谷 重庆被周围的雉鸡包围,墙内寺院殿堂错综复杂,墙外小山连绵 重庆市区狭窄陡峭,铺着石阶 楼梯整天挤满了搬运水和商品的辛苦 重庆长江两岸之间的连通不方便 这条河段夏天河水汹涌。 这是因为也被当地人称为沙滩 一般来说,过河要花一个小时 “西洋镜:英国风景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时讯】扬子风景:“业余”摄影师唐纳德·曼尼镜头下的民国三峡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1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