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84字,读完约9分钟
昨天凌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企业家蓝色,在北京去世,99岁了。 青于1921年出生于辽宁鞍山,17岁的青于当年与十几名革命青年一起步行数千公里来到延安上抗日军政大学,后来加入鲁迅艺术剧团,成为戏剧演员 1949年以后,蓝电影《龙须沟》中行程的女性、电影《革命家庭》中英雄母亲周莲等近10部电影相继演出 1965年,于蓝因在电影《烈火中的永生》中扮演江姐而闻名于全国观众 1962年,于青被其他21名电影演员和文化部评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也就是曾经家喻户晓的“新中国22大电影演员” 他们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 北京电影制片厂谢添,崔屿,陈强,张平,于青,于洋,谢芳。 长春电影制片厂李亚林、张园、庞学勤、金迪八一电影制片厂田华、王心刚、王晓棠。 上海青年艺术剧场祝希娟 他们是代表“十七年”电影表演艺术成果的主要代表 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的经过整理|群学书院1961年6月,在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以及北京新侨酒店召开了“全国文艺事业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电影创作会议”,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强化、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这是中国文艺界和电影界有名的“新华侨会议” 1961年6月19日,周恩来在“新侨会议”上进行了重要谈话,提出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问题”、“阶级斗争和统一战线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文艺规则问题”、“遗产和创造问题”、“戏剧问题”、“指导问题”等七大纲领问题 6月22日,周恩来还邀请了夏衍、陈荒炭、于伶、司徒慧敏、崔屿、田方及各地电影厂厂长、编剧、导演和演员等30多人在中南海西花厅进行了座谈。 大家和总理以文艺界、电影界最近出现的好作品为中心轻松愉快地讨论着 谈话期间,周总理认真地对负责电影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说:现在我们电影院挂着苏联的22位大明星。 我们建国12年了,为什么不能挂我们自己的明星照片? 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明星! 夏衍先生,想想 前苏联22大电影明星奥尔鲁鲁瓦、马洛瓦、多尔济尼科夫、克雷奇科夫、鲍尔科夫、契尔科夫、安德烈耶夫、斯米尔诺瓦、吉夫诺夫、邦德丘克、达维多夫、拉诺维、古尔琴科、马雷茨卡亚、拉德尼娜、卡杰尼夫 几天后的7月1日是建党40周年,在一次座谈会上,关于选择中国电影界自己的明星,再次被周总理慎重提出 由此,“推广我们自己的明星”的具体事业迅速展开 具体执行的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企业参考苏联电影的推广模式,提出“在电影院、娱乐场所、文化艺术相关的地方,悬挂广大观众最受欢迎、着迷的演员的剧照和个人照片”。 文化部发出指示后,中影企业立即制作演员名单,发表了当时的四大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四大工厂报告了各自拔尖和要点培养的演员。 之后,根据每个工厂的配额,平衡老中青三代演员的比例,考虑到他们演的电影的影响很大,最终对名单进行了综合评定 上海电影制片厂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北京电影制片厂谢添、崔屿、陈强、张平、于青、于洋、谢芳。 长春电影制片厂李亚林、张园、庞学勤、金迪八一电影制片厂田华、王心刚、王晓棠。 上海青年艺术剧场祝希娟 今年夏天,全国各电影院撤去了苏联明星照片,换上了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的形象 北京美术企业制作了22大电影明星的一套照片,8个月销售了71万套 一家副食店把明星们的头像印在糖果上,顾客不得不去买糖来收集22个演员的头像 但是,很多入选的演员在此之前一无所知,但在电影院意外地被发现了 1962年,庞学勤通过北京拍摄《兵临城下》,老同学赵联、李孟尧请他吃饭 在新街角的电影院门口,老同学指着一张大照片给他看,庞贝觉得和自己很像,老同学告诉他这就是你! 同样是长影工厂演员金迪,1962年去天津上演戏剧《雾重庆》时,吃惊地从电影院看到了自己挂在入场大厅里的照片 在《新侨会议》和22大电影明星评选活动后,中国的电影生产引起了巨大的高峰,陆续拍摄了《李双》、《甲午风云》、《停战后》、《阿纳汉》、《燎原》、《虞树庄》、《南海潮》、《冰山上的来客》等好电影。 1964年9月,文化部发出通知,要求拆除从电影院悬挂的演员照片 全国的电影院和俱乐部刊登了2年以上的电影明星的照片,就这样消失了 事实上,除了知名度提高以外,这样的荣誉对电影明星们没有太大好处,与此相对,在“文革”期间,很多人因为这个“罪加一等”,而受到打击和迫害 22名艺术家中,已经去世的14人(按去世的时间顺序):1、上官云珠( 1922—1968 ),饰演艺术家,《一江春水东流》、《乌鸦和麻雀》、《丽横断》、《希望在人世》、《万家》等古董。 1968年11月23日凌晨3点,身心极度疲劳,所有带灰的上官云珠跳楼自杀 2、崔屿( 1912-1979 )于1956年迁往电影界,主演电影《宋景诗》,1956年就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和导演。 在《海魂》、《老兵新传》等电影中扮演过角色,其性格鲜明,爱与恨分明,热情,质朴深刻,具有激烈的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以《红旗谱》塑造的朱老忠的形象最为出色,获得了1962年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79年2月7日逝世 3、赵丹( 1915-1980 ),1932年被明星电影企业著名导演李巧倩看中,在无声电影《琵琶春怨》中扮演上流阶级的孩子,从此成为明星电影企业的根本演员。 从1933年开始主演左翼电影,改名为“赵丹” 主要演出电影:《道路天使》、《乌鸦和麻雀》、《武则传》、《林则徐》、《李时珍》、《聂耳》、《烈火中的永生》、《海魂》等 1980年10月10日清晨,因病去世 4、张平( 1917-1986 )第一部出演电影:《无形战线》《光辉万丈》《钢铁战士》《粮食》《小兵张加》《怒潮》《山花》《十月风云》《六盘山》《他们相爱》《潜网 他在近40部电影中塑造了许多形象,被称为建国以来塑造屏幕角色的演员之一 他于1986年因病去世 5、李亚林( 1931-1988 ),建国后经过轨道电影学校培养的第一位演员 在代表作《我们村的年轻人》《虎穴追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井》《芦笙恋歌》《患难之交》《神秘伙伴》中担任角色,在导演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被哥哥们折腾的日记》中获得文化部优秀电影奖,独立导演《为什么生我》 他于1998年因病去世 6、白杨( 1920-1996 ),1936年与明星电影企业签约,《一江春水东流》的一声惊人 当时最受欢迎的中国女演员白杨树也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英国泰晤士报称其为中国的“葛丽泰嘉宝” 主演《梅罗香》、《奶奶扇子》、《茶花女》等世界性名剧备受瞩目,表现出特殊的艺术才能 解放后主演的电影《祝福》 1996年9月18日,艺龄60年的白杨去世,享年76岁 7、张园( 1926-2000 ),1958年开始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参与《羌笛赞》、《兵临城下》、《景颇娘》等电影,代表作:《红牡丹》、《十六号病房》、《黄山来的女儿》、《中国《小皇帝》。 2000年8月10日因病去世 8、谢添( 1914—2003 )谢添被称为“屏幕上的千面人”,也被称为电影界的“四大名丑”之一。 作为导演被誉为“中国卓别林” 在《林家店》《民主青年进行曲》《新子女英雄传》《六番门》《无限潜力》等电影中,扮演了小商人、老教授、地主恶霸、封建工头和老工人等性格差异很大的形象。 2003年12月13日死于北京 9、孙道临( 1921-2007 )、表演艺术家、导演、广播艺术家 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艺术奖,担任过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的评委 代表作《永远不会消失的电波》《早春2月》《乌鸦和麻雀》《渡江侦察记》等 2007年12月28日死于上海 10、陈强( 1918-)表演艺术家、反派演员,1962年在《红色娘子军》中获得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男演员奖 作品《魔术师的奇遇》《父子俩》《看着一家之子》等 年6月26日去世 11、张瑞芳( 1918-)年轻时在舞台上扮演过很多古典角色,被称为戏剧舞台的“四大名旦”之一。 1940年,他出演了个体第一部电影《火洗礼》 1962年,凭借电视剧电影《李双双》获得第2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第九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奖、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奖 年6月28日,他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 12、庞学勤( 1929-),代表作有《甲午风云》、《在烈火中永远生活》、《战火中的青春》、《兵临城下》、《古刹钟声》 年10月12日死于珠海 13、王丹凤( 1925-)、代表作《家》、《海魂》、《女理发师》、《桃花扇》、《护士日记》被称为《小周璇》 年获得了第20届上海电影节颁发的华语电影终身奖 年内去世 十四、于青( 1921-) 健在的8人,年龄最大的是近百岁的高龄,最小的也在80岁以上,他们(按出生年月日顺序):15,秦怡( 1922-),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2009年获得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和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奖 代表作有《两家春》《女篮五号》《铁路游击队》《马兰花开》 田华( 1928-):194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前线为部队演出秧歌剧《兄妹开垦》、河北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时讯】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的来龙去脉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2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