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怎么办
本篇文章1322字,读完约3分钟
1972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保护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该公约。1987年,长城、北京故宫、泰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历史性突破。此外,今年中国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世界遗产——泰山,一种兼具文化和自然内涵的复合遗产,丰富了世界遗产的种类。
1987年后,四川九寨沟、湖南武陵源等自然遗产申报成功,但由于各地对文化遗产应用缺乏了解,文化遗产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4年,随着布达拉宫、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边寺庙、曲阜孔府、夫子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申请世界遗产的高潮开始了。目前,中国有53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二位。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时间跨度长,遗产类型多,价值内涵丰富,包括古建筑、古遗址、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运河等类型。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985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缔约国,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和配合地方政府完善世界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促进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30年来,中国在保护和利用世界遗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以普世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为核心的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得到理解和广泛接受。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地逐步形成了注重遗产本身、周边环境和文化传统整体保护,尊重遗产地人民和利益相关者权益,倡导以监测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和预防性保护的良性机制,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世界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不仅提高了遗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地位,而且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遗产地成为生态保护、环境优美、城市文化独特的空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同时,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极大地增强了当地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了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公众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入选世界遗产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已得到国际公认。当选后,他将接受有关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及人民的监督。再加上各种配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世界遗产在中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何傲云说。
然而,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并不完善,也面临着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何表示,一些遗产地拿到“世界遗产”金字招牌后,过度发展旅游业,没有保护遗产地承载的文化内涵;部分遗产地监测体系不力,存在发现不及时、整改不力等问题;一些世界遗产地展示水平低,对世界遗产的解读不足。如何发挥世界遗产的作用,传播知识,解读经典,需要全面深入的提高。
傲云建议,要科学把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监测和预警,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和解读能力,进一步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水平。“许多世界遗产需要在博物馆展出,比如陶制遗址。应该借助博物馆对它们进行修复,让观众了解它们浓缩的文化内涵,了解它们所承载的世界意义。”他对傲云说。(李佳璘)
标题:(文化)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怎么办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品诗词 话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