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亟待大力推进」
本篇文章1756字,读完约4分钟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总的来说,是以城乡一体化、产业互动、经济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市化。一句话,就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的城市化。新型城镇化的硬核在于以农民为中心,覆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不牺牲农业、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编制实施的《全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显然,新型城镇化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的。今年不仅是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的最后一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出成绩。如果新型城镇化不落地,就很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因此,在最后的战斗中,需要匹配基准,确保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顺利完成实施,而不是欠债甚至留下短板。
6月17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报道称,国家发改委6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指出,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大力有序推进,已逐步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动力。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弱点。主要表现在城镇公共设施供给与人口规模不匹配,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城市治理能力不足。因此,下一步的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填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足、优势和劣势,更加重视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
可见,加快填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强项和弱项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弥补不足,扬长避短,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当前,当务之急是围绕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各类城市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集中流入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继续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分布和结构配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空.
这是抓基础,加强保障,提供优质服务,弥补人口城市化的短板和优劣势。要挤水提质落实。其次,以县域城镇化短板优势和劣势为切入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发布了《关于加快县域城镇城镇化补短长工作的通知》,针对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和引导的公共领域,明确提出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县域经济培育设施等4个方面的17项建设任务, 优先支持东部地区基础较好的县城建设,有序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市化地区的县城建设,合理引导其他县城建设。
这是抓基础,夯实基础,连接短板,真正夯实基础,筑起升级版,提升含金量来填补短板和优缺点,必须说是全方位全方位完成。第三,以旧住宅区改造为起点,加快城市更新。要改造一批旧住宅区,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重点支持完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养老、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因地制宜推进城市老厂、老街区、老村庄改造。这一重要起点的确定,体现了NPC和CPPCC今年“两会”的精神,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
改造旧住宅区和旧厂区,更新和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势在必行。这是抓住本质,强化功能,塑造形象,真正体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推进,进一步造福人民,以弥补不足和优缺点。最后,立足社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市政府向服务转型、治理向精细化转型、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建设更好的基础和非基础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活服务站,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弥补公共卫生的不足,全面加强环境治理。同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智能化、精细化城市管理平台。
有针对性地完成缺点、优点和缺点,突出社区的重要性。全民抗击和打赢疫情的实践证明,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永远不能忽视,必须加强。当然,也有许多不足和深刻的教训,必须吸取这些教训才能逐步丰富和完善其功能。这就是抓一线,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新型城镇化建设已补短板,扬长避短,需要大力推进。注重抓社区,做好服务,也是一个很难的举措。(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标题:「时评: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亟待大力推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