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磅!关于科技和创新,习近平说了四个“面向”和两个“更加”
本篇文章1642字,读完约4分钟
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Xi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意见。
■过去的成就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出现了重大创新,一些前沿领域进入了运行和引领阶段。科技实力从数量积累走向质量飞跃,从点突破走向系统能力提升。
在新冠肺炎抗击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了科学研究,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个“更多”
如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变。中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十四五”期间及以后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科技解决方案,更需要把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
■四个“需求”
加快科技创新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质量生活、构建新的发展模式、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四个“面”
希望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不断向科技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关键措施
中国有大量的科技工作者和大规模的R&D投资。关键是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搭建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的舞台,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狠抓能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
战略性的、工作时间长的技术要提前部署;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狠抓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组合,建立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坚持加强基础研究,明确我国基础研究的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并继续坚持;
加强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把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开设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相关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效释放巨大创新潜力,坚决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五个希望
科学成果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第一,继承和发扬老一代关心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承担历史责任,把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树立敢于创造、敢于提出新理论、开拓新领域、探索新路径的志向,努力做到原创性、独特性;
产生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为科学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勤恳恳地学习,不爱慕虚荣,不理会名利;
广泛宣传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科技工作者的生动事迹;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年轻人。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领导干部要加强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全文如下:
【/S2/】Xi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王沪宁、韩正出席
9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Xi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了关于“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意见。他强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科技解决方案,更需要加强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我们的科学家和科学家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不断向科技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座谈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清华大学跨学科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史、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健、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发表了讲话,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Xi与每一位发言的科学家交换了意见,深入探讨了一些重大科技问题和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在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发言后,Xi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大家都做了很好的发言,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
Xi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出现了重大创新,一些前沿领域进入了运行和引领阶段。科技实力从数量积累走向质量飞跃,从点突破走向系统能力提升。在新冠肺炎抗击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了科学研究,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想借此机会向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Xi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国“十四五”期间及以后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质量生活、构建新的发展模式、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Xi强调,中国有大量的科技工作者和大规模的R&D投资。关键是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搭建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的舞台,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必须狠抓能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战略性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成就的技术应该提前部署。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狠抓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组合,建立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明确我国基础研究的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和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并坚持下去。要加强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把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积极开设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相关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效释放巨大的创新潜力,坚决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局面。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Xi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持。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第一,继承和发扬老一代关心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承担历史责任,把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新、敢于提出新理论、开拓新领域、探索新道路的雄心,努力做到原创性和独特性。要产生更多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做出贡献。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学习,不虚荣心和名利。要广泛宣传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科技工作者的生动事迹。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年轻人。
Xi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领导干部要加强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丁、刘贺、孙春兰、陈、黄昆明、万钢、何等参加了座谈会。
中央党政军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科学家参加了座谈会。
编辑|[/s2/]何小涛肖勇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新华社
标题:「经济」重磅!关于科技和创新,习近平说了四个“面向”和两个“更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