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细无声
本篇文章2174字,读完约5分钟
“渭河讲述红色的故事;山姆在跳动,跳动着永恒的脉搏……”前不久,古雅的卓尼民歌在黄羲的故乡天水演唱,这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精心创作的国剧《红卓尼》首次登上省级舞台。
“我以前从未碰过它。当我来到赣南,加入“红卓尼”剧组的时候,我有机会了解了这段动人的红色往事。”王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舞蹈专业学生。加入“红卓妮”剧组后,她多次深入红色旧址,了解历史故事,在舞台上生动再现历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近年来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歌剧《红卓尼》讲述了80年前,红军经过赣南卓尼境内,卓尼土司开仓放粮解救工农红军的故事。通过收集大量信息和走访老地方的老人,王欢了解了更多关于卓尼土司的红色故事。“一定要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说。
“红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会激励全校师生继承先烈的革命意志,维护国家统一和祖国统一,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表示,甘肃民族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周边红色革命文化,以爱国主义根据地建设为抓手。每年都组织师生在俄罗斯会议、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卓尼土司历史陈列馆、前苏联政府旧址、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
学校除了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还立足于民族院校的实际,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的多元化教育。学校为所有学生开设了一门通识课程,包括文学与艺术、社会与历史、数学与科学、政治与经济、语言与能力五个模块,以加强民族认同和主观文化认同。
学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家国情怀。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农牧村、中小学、社区、企业,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服务学生成长默默育人
“进书院以来,藏族学生学会了安多方言,南方少数民族学生也学会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该校探索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实行学院院长负责制、导师制、学生导师制,实现“专业教育学院制、生活教育学院制”,营造不同专业、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同一栋楼(小区)内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工作的教育环境。自2013年第一所学院成立以来,甘肃民族师范大学10个系的7000多名学生进入学院学习和生活。
加强学生自律,促进学生自主,是高校管理的一大特色。学院分为团委、学生支部、学生自律委员会,负责管理学院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每个学院系选择一名专职辅导员留在公寓,负责学院系学生的日常管理,指导团的工作和社区活动。学院还成立了学生党员活动小组,以党员宿舍为例,推进到所有宿舍,在学生宿舍形成卫生、安全、进取、自律的良好文明氛围。
引导学生读好书,读好书,也是学院的一项创新。学院成立阅读小组,导师确定阅读主题、阅读书目、阅读计划。阅读内容主要是中国文化经典的选读,经典歌曲和名画的欣赏等。学生可以自由报名,定期指导和举办读书会,并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和评论。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这有效地释放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实现了多元文化、包容性和各学科的共同发展。同时,在学院的管理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指导,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学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也积极营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教育环境,先后建成了大型民族团结浮雕景观墙、民族团结公园、民族风格亭台楼阁、走廊楼群、民族工艺学习馆、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馆。学校设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形成了一批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如“民族团结,世代相传”文艺表演、少数民族服饰展、全国各族创造“和谐杯”知识竞赛等,营造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科学的人生观引领校园新潮流
“民族地区学生多,农村牧区学生多,社会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学生多,不适应现代文明生活和城市集体生活的学生多。”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经成为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专门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的理念,旨在通过培养学生优雅的生活情趣、朴素的生活习惯、友好的生活方式和严格的生活纪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的能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科学人生观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科学人生观教育指导方案》和《大学生科学人生观实践细则》,从个人礼仪、公共礼仪、个人道德、社会公德、他人安全行为和自身安全行为等方面规定了科学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奖励和惩戒措施。
以科学人生观教育为重点,学校还在第二课堂开展了“以礼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学校通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和大型古典诗歌朗诵会,传承民族文化,营造学术氛围。
科学的人生观教育实施以来,校园悄然发生了变化。“奢侈浪费的人少了,违法乱纪的人少了,文明礼貌的人多了,团结友好的人多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围绕以德育人这一核心,构建了一个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归于平静,重塑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卓玛说,30年来,学校培养了2万多名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合格人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马富春
标题:{教育快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细无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