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8字,读完约2分钟
四年前,李闯从一名共青团干部变成了村里的第一书记。他进入临海镇的大门丁村,喇嘛甸镇的神然坊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访问,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我连续25天走访了村里的12个村民小组,逐一走访了村里的102户贫困户,和他们聊天,一起工作。看到他们对良好教育的渴望和对医疗保障的期望,李闯知道要努力的方向。
为了改善村里孩子的学习环境,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李闯协调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等媒体,通过公益组织向村里的小学捐款,并为学生带来了价值2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和课外读物等学习用品。
有一次,他去蔡的家,那是一个贫穷的家庭,得知他的儿子蔡青果已经考取了东北大学,但因为蔡和他的妻子病得很重,他们的生活非常贫困,无力支付子女的学费。李闯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这一点,心里很焦虑。连续12天获得助学金1.6万元,基本解决了蔡晓大学四年学费问题。当他把钱寄给蔡时,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喇嘛甸镇的神然坊村是李闯在该村援助的第二个工作点。如何熬过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两个村委会成员的一致呼声。村党支部一直在不停地进行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同时,会同市级承包单位和市政府工作委员会,向省交通厅申请了一个工程项目,投资450万元为肾冉坊村修建了一条6.4公里的水泥路,实现了村道的完全硬化和村内破损道路的完美衔接,解决了村民出行和交通困难的问题。
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尽快脱贫,一直是他工作的重点。率先开展全市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先后参加四平元旦募捐活动和蔡消费扶贫活动,代言乡镇扶贫项目农产品。同时,他通过微信、颤音等新媒体拓展销售渠道,草莓、小柿子、黄瓜网上销售额达到20万元。
他还参与建立了“青少年暖心超市”,探索出了“扶贫济困志愿者”的新模式。贫困户通过主动脱贫和掌握扶贫政策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以积分换取生活必需品,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鼓励贫困户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在四年的帮扶过程中,李闯在帮扶道路上洒下汗水,在村民心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声,把青春献给了沃野黑土。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好人)心系众乡亲 汗洒帮扶路——记梨树县喇嘛甸镇申染房村第一书记李闯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