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术界一些高校爆出学术造假丑闻,包括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以及最近演艺圈频频曝光的偷税漏税、阴阳合同,为我们的诚信敲响了警钟。
“诚”字最早出现于《尚书》,但作为实词使用,却最早见于《左传》:“明云诚”,云疏:“诚也真。”亦见于易《古文》:“游恶存其诚”,“辞立其诚”,云疏:“诚即诚”。“诚”有四层含义:一是指言语符合实际,言语真实不骗人;其次,与“伪”相对,指的是真理;第三,真诚的人是成功的,成就和完成的意义;最后,一种恭敬谨慎的态度,如《礼记·大学》:“欲正先诚。”古往今来,先贤们都非常重视人的内在品质——真诚。孔子认为“人没有信仰,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孟子提出“诚者,天道也;老老实实想的人,人之道也。”荀子指出“君子不善于诚”。李大钊认为“要顺其自然,站在真理上,寻求生命之光。我们不应该陷入不情愿和虚伪的境界,让现实生活幻灭。”邓小平还简单指出“少说空,多做工作,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概括。其中,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是个体精神层面的价值标准,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是一种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涉及到个人道德、行业自律,甚至社会风尚和民族气度。它强调君子之言和诺言;君子以诚待人。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诚实守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要着力培养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新人,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培养和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生产传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国家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做起。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继承和创新,让中国文化展现其永恒的时代魅力和风格。
忠信恭敬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信条。子曰:“自古有死,民无信。”“别人不相信,不知道也可以。大车没有脚镣,小车没有脚镣。为什么能做到?”诚实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础,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美德。诚信,从小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基础,人离不开信仰;发散是行业的自律,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行业不诚信,只能自掘坟墓,自取灭亡。此外,诚信与社会氛围甚至国家的时尚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有关。诚信可以立业、安家、创业,提升国家的威望。只有强调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稳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如何做到诚实?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一天三次拯救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时刻意识到自己,面对现实,才能培养自己诚实的性格。同时要有健康的兴趣态度。意大利著名学者坎帕内拉在《太阳城》中提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因为它会引起人的贪婪……”,即过分追求物欲可能会蒙蔽人心。事实上,在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下,应该鼓励个人追求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然而,对人类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各种纠纷和冲突。所以,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发自内心地以诚为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从基础教育入手,从幼儿开始就注重良好信用品质的培养。幼儿教育不仅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能力和优秀的人格素质形成了基本特征。就像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的那样,“教每个人去寻求真理,学每个人做一个真正的人”。从婴儿期到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要足够重视信用教育,以适应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每个阶段的信用教育。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把诚信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实践。诚信教育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操守。对社会来说,它指的是社会道德。如何将这种个人伦理从内而外推向他人,并外化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是当务之急。以诚信建设为核心,加强道德教育,形成诚信、自律、修养、宽容、善良的道德风尚。通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光辉事迹,全社会都将学习先进,努力做到先进。加强事业单位廉政建设,鼓励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处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以欺诈、失信为耻的氛围。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了无数优秀的道德品质,其中诚信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颗明珠。以诚实守信为荣,不仅是中华民族每一个公民立足于世界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支柱。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以诚待人。把“诚信”这个词内化到内心,外化到实践,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孝道)诚信是立人之本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