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0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音乐系列纪录片的兴起,音符中的时代记忆被更多的挖掘出来
用动人的旋律讲述一个纪录片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牛
近年来,随着各种音乐综艺节目的播出,各种音符和旋律一直萦绕在观众的耳边。但音乐的艺术价值并不局限于作品本身,它背后的故事和音符中的时代记忆也显示出它的价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录音频道近日播出的音乐系列纪录片《踏》,将音乐作为纪录片影像的丰富素材。当歌曲流过时,故事方便观众把声音留在心里。
音乐融入主题形象,让更多旋律进入观众视野
屏幕上《声入人心》《乐队的夏天》《rap听我说》等节目将美声、乐队、Rap等更多音乐可能性带入观众视野,发掘少数民族音乐的宝藏。当音乐以纪实影像的形式呈现时,旋律内涵的展示会更加饱满。踩重在挖掘民谣的魅力。说到民谣,更多的听众会有“流浪”、“远方”之类的刻板印象,但《舞蹈》用七集在生活中寻找歌手,聚焦于脚下的真实土地和身边活着的人。七个民间音乐人,像植物一样,扎根在家乡的土壤里,感受着时代的温暖、纠结、挣扎和成长,披着灰尘,开着不同颜色的花。影片展现了民歌的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了民歌的温度和真实性。
进入张穆导演的音乐世界,他把民谣理解为民谣,即民间音乐。许多音乐家继承了中国自古以来歌唱和吟诵志愿者的传统,现在从当地民歌中吸取营养,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民歌。这些民歌可能不流行,但生动活泼,带有时代的印记和土地的味道,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确定民谣候选人时,差异成为筛选原则,地域、音乐、人物的差异帮助观众随音乐同行,欣赏不同时代的风景。
探索音符的内涵,旋律永存,传承精神品质
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音乐的舞台可以让歌曲飘向远方,而更多的精神内涵需要通过纪实影像来讲述。纪录片《倾听中国》从“声音”的角度出发,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一批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以“倾听”的方式传达其魅力。聚焦遥远的纳西古乐,尝试用影像点燃日渐苍凉的纳西古乐会,寻找更多年轻的传承人。在《踏》中,音乐家小河一直在思考这个时代给孩子留下了什么歌曲,一直在胡同中寻找老北京童谣。镜头下,老人哼着很久以前的儿歌。很多乐谱找不到确切的出处,旋律的还原只能靠老人的记忆。即便如此,美好的旋律也不会在岁月中消逝。影片展现了童谣的美,也记录了这些值得代代相传,隐藏在旋律中的故事和精神。张穆介绍:“在过去的两年里,小河游遍了北京、杭州和上海...每次他寻找民谣时,他都邀请老人、孩子和观众来现场,让那些老歌穿越时间空,它们在当下得到复兴和回响。以小河为系列结尾,正是因为小河为现在的孩子保留了即将逝去的诗意和美好。”
虽然耳边的旋律稍纵即逝,但从纪录片中挖掘出来的音乐存在的意义和它所承载的精神,随着影像的叙述,在观众的脑海中缓缓流淌。音乐继承了时代的记忆,突出了作品背后的内容,强化了音乐本身的魅力。
在歌唱中奏响时代的旋律,倾听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大型音乐纪录片《岁月留声:新中国唱片60年》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与不同年代的旋律变化联系起来。每一首歌都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脉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勾勒出祖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歌曲的旋律不断变化,让观众感到兴奋,爱国热情在胸中不断激荡。
写在中国大地上的音乐,诉说着个人成长的故事,反映着不同地方的地域特色和风俗习惯,激荡着每个人的家国情怀。
在纪录片《踏》中,伊势乐队、五人帮等音乐人用歌声记录了家乡的变迁。虽然方言的唱法很难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喜爱,但每一个字都传达着浓浓的乡愁;他们在歌曲中记录了无数年轻人怀揣着自己的心,在异乡漂泊的心路历程;回望家乡,有对过去的回忆,但从今天的发展来看,家乡是一个已经不是从前的陌生景象,也是城乡不断发展、新旧交替的缩影。张穆说:“这些当地的音乐家通过歌唱来表达他们与时代的关系,把音乐变成了一段看得见的历史。”
来源:光明。com-光明日报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电视剧)用动人旋律讲述纪实故事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