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红(中国文学批评家协会副主席)

前不久播出的纪录片《国宝若会说话》第三季,继续坚持前两季“国宝”和“说话”的定位,借助艺术创新和技术进步,18家博物馆的25件珍稀国宝逐一亮相,集中展示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几千种中华文化。

文物作为一种历史利益,是过去的结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现在就像一个千百年的“哑巴”,静静地站在那里,固化着时间的秘密,隐藏着曾经鲜活的生命,让今天的人们去观察、去揣摩、去想象。对于大多数没有完整系统的历史、考古、文物知识的普通观众来说,在这种沉默中我们其实并不容易理解这些文物的丰富内涵。很多人流连于博物馆,却常常路过这些文物的灵魂,留下许多遗憾。

(综艺)《如果国宝会说话》:解密文化基因 诉说国家记忆

《如果国宝会说话》抓住了这个“沉默的”空·怀特,它不仅向观众展示了珍贵的文物,也打开了观众的心扉,向观众讲述了千年的故事。既有文物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也有每一件文物的诞生故事和传播经历,以及这些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在冰冷阴暗的砖画中,我们看到了竹林七贤的灵魂;在多色调的镀金青铜龙身上,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龙马精神。无论是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还是技术价值,都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这些文物无价的稀有和珍贵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文物盛宴,应该说是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基础。

(综艺)《如果国宝会说话》:解密文化基因 诉说国家记忆

每件文物的展览时间只有5分钟,但却达到了与观众对话的效果,让观众听过去,诉说历史的沧桑,激起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和无限的想象力。很多人也会借此机会找到更多的史料,帮助自己更完整地解读这些文物所传达的历史文化信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充分利用了数字技术的特点,通过局部放大、变焦换轴、逐帧处理、甚至伪声处理,尽可能使用特效,使这些静态文物变得动态、场景化。在《洛神赋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Aśvaghoṣa的风声呼啸,潮起潮落,而她若然转过头来,微微一笑,就有一百个洛神的咒语;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的行书奔放流畅...这些过去只能通过想象完成的经历,现在通过电视电影直接呈现给我们,生动逼真。虽然这些特效“激活”了文物,限制了部分观众的想象力,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确实增加了他们传播的知名度和普及度。

(综艺)《如果国宝会说话》:解密文化基因 诉说国家记忆

文物是文化的地图集,是历史的镜像。这25件国宝大部分来自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大气磅礴、豪情万丈的时代,也是中国诗词歌赋的时代。其实这些“会说话”的文物,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慷慨悲歌和凛然正气。他们既有“酒和酒夜光杯”的活力,又有“在我面前,逝去的岁月在哪里”的勇气。在我身后,下一代在哪里?“。《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为文化保护工程的结晶,不仅仅是通过文物普及,更是通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天降,君子自强不息”。

(综艺)《如果国宝会说话》:解密文化基因 诉说国家记忆

当然,作为一个“百集”电视项目,坚持观念创新、艺术创新、传播创新,既重要又困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更饱满的节奏传达更有效的细节和信息;如何处理技术激活与静态文物之间的审美平衡;如何形成更具交际性和对话性的修辞和声音,以避免过于抽象和空一般的抒情性;如何构建5分钟小结构和25分钟大结构,乃至整个季节整体结构的相对统一和有机...这些都还是《如果国宝会说话》之后的创作探索中需要探索的创作问题。相信我们会继续看到“国宝”和“说话”最根本的定位,每一季都会有所深化和提升,引起观众一次又一次的聆听欲望。国宝就像跨文化、跨时代的使者,会唤醒更多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综艺)《如果国宝会说话》:解密文化基因 诉说国家记忆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