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在长生殿里,我们在寂静的午夜世界里偷偷告诉了对方。我们希望在天堂飞翔,两只鸟合而为一,在地球上一起成长,一棵树的两个分支..”诞生于天地之间的浩瀚星空空和广袤大地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遐想,自古以来就产生了无数关于天、地、人的动人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作为这类故事的代表,在中国大地和汉字文化圈流传,一直延续到永远。
远远地看着牵牛织女星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们祖先想象的结果。
“日日有序夜凉如水,坐观牵牛花织女星。”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在童年的一个七夕之夜,都依偎在母亲(或祖母,或祖母)身边,聆听牛郎织女传说的美好回忆。听完故事,你会经常在大人的带领下仰望星空,寻找银河系旁边最亮的织女星,以及从织女星到银河系东边的河对岸的牛郎星。
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已经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诗经大东写道:“有汉,狱中有光。三个中的三个,织女星,一天七次。即使织女很忙,她也织不好条纹。照顾好牵牛花,而不是服务箱。”这段话说明,早在近3000年前的西周,我们的祖先就把天空中的两颗行星命名为“晨牛郎”和“织女”。诗中称织女星为“非报”,暗示当时民间已经把织女星想象成一个纺纱织布的女人,称牵牛为“不在箱子里”,是牵牛作为祭祀用的天牛的形象。
织女星由一颗大星星、两颗小星星和三颗星星组成。其中,织女星是全天第五亮的恒星,也是北高纬度空夜晚最亮的恒星,一年中的大多数月份都可以看到它。织女星一定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在中国最古老的时间知识文献夏郑潇中,织女星出现在七月和十月。其中对七月织女星的描述如下:“七月……韩案。寒心。开始晕倒时,织女正在向东走...斗柄垂了下来,然后是丹.“根据柳宗棣教授的研究,织女星呈三角形排列,“织女星向东”是指两颗暗星形成的开口向东开放。这个星象所指示的时间节点是七月将至,秋天将至,所以应该是收获的季节。织女星面向东方,那么东方有什么?在织女星面对的银河东岸,让织女星一年只向往一次七夕的,无非是牛郎星。
七月初秋的夜晚,银河刚刚转向南北方向。这时,人们仰望星空空,以及隔在银河两岸的牵牛花和织女,隔着河面对面。当古人抬头看这种星象,看到这一幕,我们熟悉的牛郎织女传说就崭露头角了!
在石浦寺,提供“石页”
梁武帝就职典礼第三年(公元前120年),为了训练水军,“祭司穿昆明池”,为了对应天象,在昆明池东西两岸分别立起了两座用火成岩雕刻的大型石雕——牵牛花和织女像。两个石雕的雕刻年代比霍去病墓前著名的石雕群早三年,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石雕文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在唐代以前,长安的老百姓就已经把这两个石雕称为“石页”和“石陂”。据史书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修建了石页寺和石陂寺,两庙相距三四里。此后几千年来,寺庙被摧毁和建造,但香火一直很旺盛。
如今,位于Xi长安区斗门镇附近的“石坡寺”每年七夕都会举办庙会。庙虽小,庙会却很有名,信徒大多在关中、陕西,远至甘肃、山西、河南等省。庙会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好男人好女人蜂拥而至,为石婆祈福。人们相信石波可以治病。据说摸一下石波对应的部位,就会好起来。所以大厅里挤满了请石波“看病”的人,虔诚的朝圣者排队触摸石波。人们还在石坡寺用树干搭起简单的桥梁,称为“鹊桥”。都说过了桥就能得到幸福的婚姻,于是年轻男女争相过桥。晚上,女孩们会用稻草把她们绑成一米多高的“古桥”(也叫“巧娘”),给她穿上绿色的外套和红色的裙子,给孩子们提供水果和水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豆芽和葱牙,在古桥面前举行占卜和乞讨活动。自汉唐以来形成的七夕祈祷守夜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夜幕降临,寺庙外到处都是守夜。传说睡在这里可以获得石陂的精神感应,消除灾难,获得帮助,这也让我们想起了白居易《长恨歌》中描写的场景:唐高宗杨贵妃七夕在万寿堂守夜,祈求夫妻之爱天长地久。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牵牛织女石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的实物遗存。牛郎石雕高2.6米,跪身,略向左翻,大眼睛宽鼻子,表情憨厚。织女石雕高2.3米,上身略向右扭,眼神沉重,表情忧郁,处于笼袖编织的位置。他们对视着,默默地诉说着相思之苦,就像古诗词里说的,“一路到牛郎星,娇娇河汉姑娘”,“一路到水,无话可说”。
据唐迟教授考证,现在供奉在石陂寺作为织女星的石雕其实是牛郎石雕,而人们认为是牛郎石雕的石雕是织女星,当地人把牛郎和织女星两种石雕混为一谈。村民们对此大吵大闹,认为世世代代供奉的牛郎织女可能搞错了。
专家说有依据。当年汉武帝模仿天象建造昆明池,昆明池为天河(银河),牛郎星在天河东边,织女星在天河西边。地上的牛郎织女石刻,自然应该是东边的牛郎,西边的织女。如今的石坡寺位于昆明池东侧,石坡寺供奉的石雕也不过是高大朴素的牵牛花石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发生了变化。虽然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弄错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牛郎织女的虔诚信仰。在被视为织女的“石页”之前,他们仍在石陂寺祈福烧香。
天地相映在怡园
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牛郎织女传说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了山东沂源县的山水和人民的口头传统,成为沂源最具影响力的风景传说。
沂源牛郎织女的传说主要流传于县城南部的雁崖乡,与当地山河交融。沂河发源于沂源县庐山,自北向南流经雁崖乡,在牛郎官庄村向东转入继续南行。正是在这个转折点上,形成了今天迷人的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景区。沂河南岸面对牛郎关庄是大仙山,河边的悬崖叫“燕子崖”,因此得名雁崖乡。雁子崖半山腰有一个洞,洞内有四个醒目的大字,“织女仙洞”。沂源县牛郎织女的传说就从这里开始。
燕子崖和织女洞这两个名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如何才能与怡园结下不解之缘?分布在大仙山的碑刻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线索。
现存最早的大仙碑文是宋元丰四年(1081年)立的一座丰碑。这座碑虽然存在于织女洞,但从碑文上看与织女并无联系。大仙山上还有一座金代石塔。石塔上有金代六年(1206年)太和的线刻人物和铭文。碑文主要记述了活了318年的道士张道统的事迹。值得注意的是,张道统游历大仙山,在金代太和碑铭中的织女崖定居六年:“游于此,谓山名圣贤,织女崖□,乃同门之人登上山顶,山美水清,乐在其中。”这里的“织女崖”是我们见过的最早的与织女有关的记载。
今天三仙山上的明代碑铭,为我们解开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和发展之谜提供了重要依据。明朝郑德六年(1511年),他站在山顶的玉皇阁里,“重建玉皇庙的神仙观”,其中解释了大仙山和应县观的由来:“所谓山中大圣,又名织女;看神仙的也是活在过去。”大仙山圣人是织女,迎仙观仙是张道统。织女的所谓“贤者”,强调的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贤惠女子之德。
我们了解沂源牛郎织女传说最重要的史料出现在明万历七年(1579年)沂水县重建织女洞的故事中。碑文中解释了洞穴命名的原因:“唐人听到扎扎机的声音,所以给织女命名”。在这段话中,也很难得地透露出牵连织女和牛郎的机会:知县视察大仙山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生出了一种异想天开。他向主持道观的人讲了玄妙的道理,说仙洞一定是“秘”“虚”,而道士则说“守者必有公意,即多金小米之礼必显其力,反者必牛。”一谈县太爷之谜,居然引起道士把织女洞和牛郎联系起来,马上付诸行动。第二年,牛郎庙(牛宫)建在织女洞的对面,沂河岸边。"所以,在自然界中,它就像一头大象,但在地下."
此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如何与沂源县大仙山的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沂源还有一句话,牛郎官庄村的牛郎是孙氏的祖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牛郎官庄村的出现以及孙氏家族与牛郎的关系?
万历时期道士在织女洞对面的沂河岸边修建“牛宫”时,牛宫周围有没有人居住,有没有村庄?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明那里已经有人定居或有村庄存在。也许,人们在那里生活和耕作过,但村庄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也许没有村庄的名字。
民国26年(1937年)定本的《沂水孙氏简谱》,为我们提供了牛郎官庄村孙氏一家迁居此地的最初时间。据的侄儿、民国山东省议会议员顾世涛说,“在沂水牛郎关庄住了十几年,一直到明末易年间”。到了中华民国,当家谱写出来的时候,这个沂水孙氏已经繁衍到了15世纪。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推断,明末孙氏一家迁居沂水,定居沂河畔时,“牛公”建于万历年间,因位于牛公附近而得名“牛郎官庄”。毫无疑问,牛郎官庄村是以牛郎庙命名的,其建立时间应该比建庙时间晚。
至于牛郎官庄孙氏姓与当地传说一致的原因,更难追溯。据李教授研究,在山东的地方戏中,有一个叫的牛郎。也许是受到了这种地方民间戏曲的影响,或者其他我们还不知道的原因,也因为历史巧合,孙氏搬到沂水,定居在牛郎庙旁,牛郎关庄村的孙氏被称为牛郎的后代。
“十六岁”保持平静
在闽南和台湾,中国情人节崇拜七娘十六岁的习俗正在流传。
在福建和台湾,织女被称为“七娘”。据洪淑玲教授考证,七夕祭拜七娘的习俗最早记载于清代乾隆初年编纂的《重修闽台府志》:“七夕,又称七夕,是乞巧会,家家备有祭祀礼品、水果、花粉,晚上祭檐祝七娘生日,端午剪烧男女扎彩线。或者每天都有魁星诞生,文人墨客很多,所以魁星会在晚上举行,准备食物和饮料。村子特别繁华。”
为什么称织女为「七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一般都说这和牛郎织女传说有关。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织女不仅相识相恋,还生了一对儿女。生孩子情节的出现,更增加了女主角织女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珍爱之情。原来闽南有七母信仰。在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将织女作为母亲与民间流传的七母信仰相结合。七妈在中国情人节的时候成了孩子的守护神,接受了人们的崇拜。
崇拜七位母亲最典型的仪式是十六岁。“十六岁”是一种成年礼。孩子小的时候,就把七位母亲当做“母亲”(就像世界上的教母一样),在七位母亲面前佩戴香包,受到她们的祝福。当你16岁的时候,你会举行一个“16岁”的仪式。到了七母庙或者自己的神案前,会向七母祈祷感恩,从纸做的“七母亭”钻下来代表“嫂子”。从此你就成年了,有了“过礼”的意思。
台南凯龙宫的主神是七母。凯龙宫每年都会举办七夕“十六岁”活动,影响全台湾。在《台南七夕》一文中,朱峰这样描述凯龙宫的七夕:“这一天是七星夫人(俗称七娘)的生日。我市中心区的凯龙宫,供奉这位神...全城妇女远道而来,虔诚焚香,一心一意朝拜,为孩子的成长而奋斗。除了去凯龙宫,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富的祭祀仪式,下午在大殿祭奠七位母亲,尤其是有16岁孩子的家庭。除了准备祭品,我还从纸店买了一个华丽的‘七娘亭’,结合了亲朋好友送的礼物。”
日本人传播谱的新篇章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牛郎织女的传说也传到了海外,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在日本,伴随着中国情人节的牛郎织女传说流传甚广。根据毕教授的研究,牛郎织女的传说早在汉代和魏晋时期就随着纺织技术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人的信仰、祭祀和生活中的。此后,隋唐时期,随唐朝使者来华的留学生又一次把牛郎织女和中国情人节的传说带回日本,形成了以七夕在宫中讨巧饮为中心,唱牛郎织女的诗宴,逐渐在上流社会流行起来。到平安中期,唐代宫廷七夕仪式逐渐融合,形成了以展示丝织品、书写唱和为中心的乞求技艺、馈赠礼物的宫廷仪式。江户时期,宫廷礼仪渗透到老百姓中,逐渐演变成城里老百姓的七夕习俗,并传播到农村。
冷泉佳,家住京都,是日本最著名的官宦贵族藤原家族的后裔,以写作、吟诵、唱歌为家业。冷泉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它是日本宫廷上层阶级继承牛郎织女传说和中国情人节习俗的典型代表。毕曾在2018年详细调查描述过饮料。
京都冷泉的庭院很小,有黑色瓷砖和白色墙壁。是按照江户时代羽林家300石的标准建造的,算是公开课。如今,这座豪宅是日本唯一的现代公共住宅,并被指定为重要的国家文化遗产。在乔奇节的晚上,当你走进宅邸时,你可以看到院子里已经布置好了献给七夕的“星屋”祭坛。“海星”(宝琦等)等两套仪器。),“邢珊”(茄子等。)和琵琶摆放在两个高层的桌子上,周围挂着五色绸缎,继承了和平年代礼书《蒋家词地》第八卷
仪式在晚上6点开始。首先,第25代冷泉家族介绍了乔奇饮料千年的历史概况。然后,耶律奏乐,三男两女身着嫁衣,琵琶、笙、钹、笛子出现在平时宫廷服饰中。《风华》的演出有四首曲目,分别是平调、乐典、王昭君、郎勇。招待结束后,冷泉家族的后裔冷泉·桂诗子讲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并主持了歌唱仪式。钓鱼是一种提高唱功的仪式。七夕钓鱼的主题是牛郎和织女,参与者是一男两女,他们像音乐家一样穿着和平的宫廷服装。钓鱼的具体过程是:男人先唱,两个女人跟着唱,最后三个人一起唱。
讲座快结束时,天已经黑了,点灯仪式开始了,先对着两颗星星,然后在七夕点着祭坛,最后点着院子的四个角落。瞬间院子里的灯光星罗棋布,气氛变得更加浪漫朦胧。
这时,进入“刘れの席”是祭酒讨饭仪式的高潮。先是一个助手在会场中央铺设了白绢(代表银河),然后出现了五对身着平安宫服饰的男女,在白绢的两边相对而坐,然后助手用墨水和纸把他们放在了彼此的面前。街对面只有一排男人开始打坐。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在纸上写字,然后递给对面的女人。女人带着粉丝。看完之后,有的沉思起来,有的马上开始在纸上写字,递给对面的男人。这是和平时期在皇宫里开始的一项活动,男女模仿牛郎织女银河互相交谈,给予解答。和歌的主题基本围绕牛郎织女团圆的喜悦,短暂的团圆和惆怅的分离,唱出现实中男女的悲欢离合。最后看了几首当天五对情侣做的和声,无非是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来表达现实中的男女感情。仪式于当晚8: 30结束。
冷泉的乞巧饮料继承了日本宫廷的七夕习俗,每年7月和8月举行的七夕节可以视为日本平民节日文化的代表。江户时代是日本庶民文化的繁荣时期,从贵族社会传承下来的七夕礼制开始渗透到庶民阶层。特别是江户幕府将五个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正月初七的人民节、三月初三的上思、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七夕、九月初九的重阳),七夕很快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平民习俗,在城市流行起来。1872年,明治政府改历为西历,废除“五节”后,传统节日衰落。此后,直到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二战后,传统节日和习俗才呈现出全面复兴的势头。
仙台七夕节,位于日本东北部,是本市七夕节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节日。它与神奈川县钟平市的七夕节和爱知县安城市的七夕节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个七夕节。
仙台七夕节始于伊达政宗江户时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仙台七夕节最大的特色就是制作明亮巨大的“七夕饰品”。所谓“七夕装饰”,就是把五颜六色的纸团、五颜六色的纸条、各种纸鹤、五颜六色的充满祝福的短书挂在十几米的竹竿上,在商店、街道上装饰。
城市七夕节的主要活动是祈愿。来自中国的刺绣在这里演变成各种愿望和祈祷。他们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一个短的五色本子上,然后挂在篮子上。祈祷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爱情成功、家庭和睦、学业成功、工作顺利、世界和平平等,几乎包含了日本人的所有诉求。在日本人眼里,织女似乎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尤其是在爱情和学习方面。所以经常看到夫妻和孩子认真写愿望。
中国的七夕传统在日本城市的七夕节基调中仍有描述。在日本城市的七夕节宣传中,首先描述了中国情人节的起源和中国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最典型的造型是牛郎和织女手拉着手,身着中国古装对视的画面。仙台市七夕节,还有一尊织女手持织梭的塑像;大阪Yono City把织女星设计成可爱的“卡哇伊”小仙女,大眼睛一闪一闪的,头上两个高高的圆包子上有三颗小星星,排列在车站和马路两边。大阪的Yono城和梅方城分别以织女和牛郎为文化意象。两座城市正好隔河相望,共享七夕传说的文化资源。
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生活在天地之中,与日月共光,牛郎织女的传说将会随着星光和人类的情感继续被吟诵和发扬光大。
(作者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文化)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