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10字,读完约9分钟
逢年过节,人们以各种方式踏上旅途,释放亲情,抚慰乡愁。沉重的行李箱里装满了亲人的殷切关怀和无限祝福。而我心中的离别乡愁,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情怀。
在没有高铁和飞机的古代,人们旅行有什么限制?他们的包里有什么东西?旅行者的亲朋好友会用哪些方式表达告别的心情?在没有微博和朋友圈的时代,古人在哪里写出了这种内心深处的乡愁?本期两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在中国古代,“父母在此,不远行,必行好”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古人出国一定要有正当的理由,包括经商、留学、访官、旅游、镇守等等。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住在故土不轻易迁徙是一种传统,远行的人往往被鄙视。所以那些“去故土,抛下六亲,荒废家业,四处游历而不归”的人,就叫做“野人”。尽管如此,古代的旅游生活还是很丰富的,皇帝、学者、地理考察、宗教远足、外交旅行等的旅游生活。,具有各种阶级和各种目的,构成了一幅多彩的风俗图。
古代车马的书信很慢,使得旅行者一旦离开故土就很难与亲人联系。如诗所言“要送五彩笔记尺,何处知山长水宽?”所以旅行对古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出发前要做好很多准备。
行
如果运气好的话就会停止
古人把对未知之旅的担忧寄托在对神秘自然的崇拜上,他们有在出发之前占卜和选择好运的习俗。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出门前就烧龟甲或兽骨,根据裂痕的趋势预测未来的好坏。预测结果为“幸运”的,按幸运日出行,预测结果为“凶”的,选择另一个幸运日或取消行程。据韩曙说,汉宣帝想去赵迪寺主持祭祀仪式,但在出发前,车队前面的骑兵丢下一把剑,插在泥里,刀刃对着皇帝的战车,吓了骑马的人一跳。汉宣帝召卜,结果“不吉利”,取消行程。
不仅皇帝旅行是为了祈求好运或厄运,人们也是如此。《睡云梦地》秦简中的《日本书》记载了大量“行宜忌”的内容,显示了当时民间旅行禁忌的严格性。
旅行禁忌延伸到后世时,有“黄道吉日”、“黑道恶日”之说。古人认为每天都有星神值班。如果值班的有青龙、唐明、金桂、天德、玉堂、思明等六大吉祥神,一切都合适,称之为“黄道吉日”;如遇天罚、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或日食、月食、彗星、陨落等异常天象,这一天称为“黑道凶日”。后来阴阳家用天干地支五行联系起来,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命名为吉凶。民间有句话叫“万幸去,万恶止”。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明清小说中,有许多关于人们选择在好日子旅行的记载。虽然这种方式被后世认为是“少测多错”,但这种习俗在民间影响深远。古人对择吉习俗的坚守,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旅行安全的担忧和对旅途顺利的祝福,也凸显了旅行在古人精神生活中的意义。
送你走
祖岛喂灞桥折柳
受现实限制,古人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旅行。当时的道路并不平坦,密林丛生,旅行生活充满了危险和障碍。苏秦《战国策》游学时,说自己“背负书籍,暴露尘埃,披霜露,渡漳河,称茧自缚,天天自暴自弃”,可谓是历尽艰辛。因为旅行不易,为了祈求行神的加持,古人也在旅行前举行祖先仪式,祭拜行神。
在古代民间神仙崇拜的复杂体系中,走神崇拜占有重要地位。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食”“饲”的内容,规定了祭祀的程序。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要选择吉祥的日子,包括设座、祭祀、许愿等。走神也叫“祖神”,走神祭祀也叫“祖道”。祖道仪式的主要意义是祈祷一路平安。据居延汉简记载,前往当时的祖道已成为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礼仪。从田字到庶人,都遵循这一礼仪规范,甚至西北边塞的士兵也不例外。
从古至今,最激动人心的先祖仪式,莫过于《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的燕太子丹在沂水为即将远行的荆轲举行的先祖仪式。据记载,燕丹王子和他的客人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沂水向荆轲告别。祭神之后,高见礼击楼,荆轲唱“风萧萧,水寒,壮士去Xi不归”,“士皆盲,手指于冠”。在这个有据可查的祖先仪式中,慷慨激昂的《易水之歌》成为了永恒的绝唱,祭神的主题悄然发生了变化,英雄的送别情怀成为了仪式的主旋律。到了魏晋时期,祖先崇拜对神灵的意义逐渐减弱,发展成为一种聚集亲友、抒发离别之情的仪式和习俗形式。
给即将远行的亲朋好友饯行的仪式,脱胎于祖传的仪式,王维的《送元儿到安溪》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潍城正面临风雨微尘,招待所绿意盎然。劝你干一杯酒,西方没有人。”折柳的礼物,早已是一种象征性的告别形式。其中《灞桥折柳》充满送别文化魅力。灞桥位于汉唐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以东的主干道上,人们经常在这里与远方的亲友告别。于是,灞桥成了旅行者集中表达哀思和离别的地方,后来成了离别的象征。人们选择折柳送给远行的人来寄托爱情。第一,因为柳树生命力强,走到天涯海角都可以茂盛;二、刘与“刘”谐音,意为“挽留”。因此,折柳成为影响旅行者深情告别的敏感文化符号,民间甚至出现了以“折柳”命名的流行曲调。孟郊《放歌折柳》里有一句话“柳更短枝,短枝更留。把“长累攀,软条纹垂”和“莫言有短枝,长相思在中间”的诗句送给别人。有时,人们也用《折柳》这首歌来表达旅行生活的苦闷和艰辛。
包装
在包里打个结
旅游和送行展示了古代旅行者的精神世界,包装准备是他们最重要的物质保证。古人在长途跋涉中带来的物品和器具称为“行李”,其选择原则与现代人大致相同,需要简单、方便、实用。人类早期的旅行方式是步行。继交通工具和船只的发明以及动物动力的发展之后,步行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旅行方式。徒步旅行时穿的最重要的是鞋子。在古代,鞋子是由鞋子和布料制成的,而在旅行生活中,鞋子是由五节芒的外皮制成的,由于其柔软的胎面和害怕打滑,成为旅行者的重要装备。莽鞋一般也指麻鞋和草鞋。在古代,“背着包,肩上戴着帽子”是周游世界的商务旅行者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可见,竹制雨具“兴带”也成为了大多数旅行者随身携带的物品之一。此外,一些旅行者还携带武器,以确保他们的旅行安全。
在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担袋担帽的商人和担书的学者的描述。据居延汉简记载,汉代长途跋涉后居住在西北的中原人,经常用“竹简”来盛装生活用品。大部分是布料做的,也有熟羊皮做的。除了日常用品,人们还用它来盛放干粮。路费代表旅途中的所有财物,所以路费是否足额成为旅途顺利完成的重要物质保障。
《诗经》中提到,旅行时,干粮是“包里”携带的。这里所说的“包”和“包”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是用来装物品的袋子。它们的区别记载在《说文解字》里:“有底的小叫包,没有底的大叫包。”随着历史的演变,唐宋以后,“袋”多指旅行时用来装钱的袋子,形状越来越小。我们现在所说的“囊中羞涩”源于古代的打包钱的习俗。在居延汉简中,除了布袋、棍棒之外,还可以看到镇守边境的士卒在长途跋涉中对稗子、稗子的使用。稗子和稗子最初都是竹编的器皿,里面装的是生活用品,后来又用其他材料制成。它们的形状和用途与今天的盒子大致相似。南宋时,有人把旅行的生活用品称为“手提箱”,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手提箱非常接近。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统治者推行的政策对旅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时期,重农抑商导致了当时高额的差旅费。商人和其他旅行者每次旅行都必须携带数量惊人的“行李”。汉代的旅行费用被称为“庄中庄”,大多是昂贵的珍珠和玉石,很容易兑换成钱或其他物品。所以秦汉时期,除了张骞、班超等官方使团外,民间出行者很少,这是重农抑商对出行生活的负面影响。
古代旅行者有生计所迫的“穷游”,也有排场奢华的“富游”。两者的区别在车辆发明使用后逐渐凸显。“徒步”和“打结”是两种不同的旅行方式,但曾被用来反映礼仪规范上的等级差异。春秋时期,具有一定身份的人不得不乘车出行,逐渐形成了礼仪规范,徒步开始被视为“穷人”的行为。据记载,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元去世,颜元的父亲因家境贫寒要求孔子将车卖给颜元,被拒绝了。孔子说:“我不只是走路,我想是的。我当了医生之后,就不能随便走动了。”可见,孔子强调“行”,就是违反“礼”。据史书记载,战国纵横士苏秦,穷凶极恶的时候就开始徒步游说外国。当初他“败于滕,然失书,形容枯槁黑”,连亲人都瞧不起。当他的主张得到君主的回答并担任首相时,他“一百次乘车”,他去的所有国家都受到高度尊重。可见“徒步出门”和“步行出门”是有区别的。
除了要不要坐公交车,旅行者穿的鞋子也成为他们社会阶层的身份。在《水浒传》中,史进和戴宗祖脚踏麻鞋,杨志则穿着“皮靴牛臂”,反映了他们阶级的不同。
在士大夫的旅行生活中,除了基本的行李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装备——“土里”。明代出现的“土里”,是士大夫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精致“工具包”。明代龙图《教科书仪器笔记》的“土里”篇中记载:“第一个小文具盒是紫檀制成的,里面有小刀子、锥子、耳朵、剔牙、新闻、指甲刀、掐手指、抠手指刀、剪头发、镊子等。旅行利用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刀具和awl是剪纸和装订的工具。挖耳朵,剔牙,修指甲刀,剪头发等。,让旅客随时清理个人卫生。工艺精湛、用料考究的“游利”,是古代士大夫专属的旅行“奢侈品”。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文化)古人远行前要做哪些准备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