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代“艺考”那些事
本篇文章2536字,读完约6分钟
对于艺考生来说,今年春天无疑打乱了原本的备考节奏。各大艺术院校部分专业取消了校内考试的初试,要求考生通过提交作品、视频面试等方式进行评估。,高考后进行复试;有的专业干脆取消校考,直接根据高考成绩选择。艺术考生面临的挑战不是微不足道的。
在古代,不同朝代选拔艺术人才的标准是不同的,“艺考政策”随形势而变化,随君王的喜好而波动,或受社会习俗的影响而变化。如果统治者重视艺术,那么艺术教育就会受到重视,人才的选拔标准也会更加全面多样,甚至整个社会都会掀起学习艺术的热潮。
早在周代,贵族教育制度就要求学生掌握礼仪、音乐、射击、御术、书法、计数六项基本能力。在有一句话:“包之手谏王之恶,养国子用道,是六艺之教:一是五礼,二是六乐,三是五拍,四是五御,五是六书,六是九数。”这就是“贯通五经,贯通六艺”的“六艺”教育,这种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方案在当时受到高度重视。
西汉时期,音乐艺术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以抗击匈奴闻名的汉武帝是一位极具音乐天赋的皇帝。他创办了“乐府”,主要负责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培养音乐人才。董仲舒向汉武帝说明了“正四方风俗”对“正朝廷”、“正官员”、“正百姓”的重要性。他认为音乐是“纠正习俗”的最好方法。所以汉武帝选了很多乐府官员到处搜集民歌和歌词,任命音乐家李延年为协鲁队长,司马相如等数十人。这些专门的乐府官员会对收集到的民歌进行处理,创作填词,改编曲调,学习乐理,然后演唱演奏。合作作词的作家有几十个,普通工人约800人,大部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艺人。
汉代另一位热爱文学艺术的君主是汉灵帝,他擅长辞赋,研究建筑艺术,甚至设计了一整套宫廷给排水系统,在民间普及,希望“全民都能喝自来水”。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宦官们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的文学艺术学校——“红都门学校”。这个学派打破了学习儒家经典的传统,转而教授社会生活所需的诗、赋、书画,在“独尊儒术”的时代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据《后汉书·蔡邕传》“当初皇帝好学,作《黄西篇》五十篇,因引学生为编剧。这本书用的是儒家经典互相借鉴,而后者是那些写信的人和鸟,都叫,达数十人。把酒端给乐松和贾湖,吸引更多没兴趣做事的人,等洪都门的制度,皇帝对小事很满意,等着第二名。”由此可见,红都门派的学生一般出身都不算高,都是“为信而写,为鸟而作”的平民。他们必须通过州、县、三工推荐的考试才能入学。这些学生入学后,因其在文学艺术上的功德而受到凌皇帝的青睐,同时学习历史、艺术和书法,因为当时的风气是“史书为官”,这不仅促进了学习书法的热潮,也为隋唐书法和宋代绘画开创了先例。此外,洪都门的学生也享受工资待遇,相当于官员。他们中的许多人毕业后要么成为当地最高官员,要么在朝廷的中央部门任职,他们还被授予侯祠的称号,他们都有很好的出路。比如擅长写“八分书”,考入洪都门派的梁虎,就曾被任命为凉州的选拔大臣和刺史。在这方面,洪都学派一度兴盛,学生数以千计。
在古代,一个艺术家被伯乐皇帝发现是幸运的。“初唐四大宗师”之一的虞世南,是唐太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唐太宗给了他“五绝”的评价,即“德正、忠正、学识渊博、文章优美、书法出众”。空闲暇时,唐太宗还练习书法,拜余士南为师,经常临摹和研究他的作品。但余士南案与其说是唐太宗赏识,倒不如说与唐朝“以德治国”的风气和“任人唯贤”的选官制度有关。唐代科举打破了士绅的限制,为整个社会选拔人才。考生的答题卡比较符合自己的个性,答案要符合法律的国情,兼具文采。那些性格鲜明,才华横溢的考生像大鹏一样展翅,想考的人就在喉咙里。做学问之后,吏部要进一步考察考生的“言传身教”,即外貌、谈吐、书法、判断力。写句子要文艺浪漫,字迹要工整,避免乱涂乱画,更像是考察考生的综合“才华”。
如果考生遇到一个“艺人皇帝”,情况就不一样了。梨园之祖唐玄宗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酷爱音乐。根据杨的《李咏吹笛者》,评论乐器碎片:“坐朝时,忧忘,故怀于帝时,用手脚寻找,不不安。”此外,唐玄宗擅长打架子鼓,破碎的鼓槌可以装满三个柜子。除了作为一名音乐家,唐玄宗还非常重视音乐人才的培养。他经常作曲,改革乐队的演奏风格。他还在梨园举办工作坊,招收300名弟子,即“梨园子弟”。还在梨园律部设立了一个由30多名15岁以下儿童组成的“小音部”,为音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正是在皇帝的高度重视下,时期音乐教育体系蓬勃发展,诞生了、何、、黄希卓、李默等一大批音乐人才。唐玄宗对旋律极其敏感。当300个梨园儿童乐队同时演奏时,唐玄宗可以立即指出曲调中的任何错误。
如果你问美术生专业考试的压力来自哪里,大部分都会从命题创作来回答。早在北宋时期,宋徽宗就设计了这种考察模式,甚至有人认为是宋徽宗开启了“美试”。宋徽宗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瘦骨嶙峋的身体”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画大多是传世经典。他在位期间,非常重视绘画教育,将绘画纳入科学研究,亲自设计试题,选拔了一批中国美术史上的优秀画家。宋徽宗认为绘画必须有好的意境才能表现技法,所以他选择了前人有意境的诗化命题来作画,如“野中无人过江”。他欣赏一张卷子,摆渡人睡在船尾,耳朵里插着竹笛,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野渡无人的寂寞。还有“踩花去马蹄香”,难以表达香气。当一名候选人在飞奔的马蹄铁周围画一只追逐的蝴蝶时,他受到了宋徽宗的称赞。此外,“竹锁桥卖馆子”,宋徽宗对大部分卷子把馆子、小桥、河畔竹林画得相当不满。直到他看到一张从竹林里挑出的挂着酒篙旗的试卷,他的眼睛才明亮起来。这位候选人就是后来被称为“南宋四朝”之一的唐力。此外,宋徽宗非常重视宫廷画院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画家的地位和待遇,还亲自创办了书画社,制定了教学大纲,设置了专业课和公共课,资助了许多画家。其中,山东画家张泽端在宋徽宗的支持和关怀下创作了《清明上河图》。
回顾古代“艺考”的变迁,我们发现更多的是在考察方式和评价规则上的变化,而对“艺”的综合考量一直贯穿于不同朝代的选拔标准之中。特别是艺术的学习“不积步,不达千里”,不仅需要掌握技巧,更需要观察甚至理解生活。对于今年的艺术考生来说,虽然面对艺考的暂时变化措手不及,但这是提高综合知识水平的根本措施。
标题:(文化)古代“艺考”那些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清代小说中的南京
下一篇:(文化)宋是文人的黄金时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