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本篇文章858字,读完约2分钟
“第一次看到有收藏证的虎头鞋,第一次看到有精美饺子的彩绳,第一次目睹整个搓的过程,第一次现场听东北大鼓……”一位市民告诉记者。12日,在巴蜀项英商业街购物的市民们刚刚赶上了由长春市文化旅游局主办、长春群众艺术馆(长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20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走在无形的“美术馆”里,人们兴奋地四处张望,有时还会加上一两件第一次见面的“珍宝”。许多非基因遗传者在过去的六个月里第一次做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功课。
互动:“看人,看事,看人生”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我市举办了一系列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互动”成为当天的关键词。
“这冲天马修生动!”公众的一句话吸引了人们的观看。这时,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协会萨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高其昌正在现场拓片。他在石板上刷了一层胶水,铺上皮纸,用吹风机吹干,然后用沾有墨水的摊袋轻轻摊在纸上...不一会儿,一张马图诞生了。“我也想试试!”听到一个孩子发出“互动应用”,高继昌马上开始教。
“无形的艺术是在‘看人看物看人生’中传承下来的!”高其昌说。
创新:为传统添砖加瓦
“这只大蝎子很特别。下面挂着扫帚和葫芦,上面还有一条龙。”看到大众如此喜爱端午系列产品,徐中国结第四代传人徐晓雪解释说:“端午安康饰品采取端午画龙舟、包饺子、挂扫帚、葫芦的习俗。用绳索技巧编织的龙舟。”
为了给传统锦上添花,黎族手工刺绣的传人也有一个好主意:给孩子穿一双虎头鞋,鞋头绣老虎,鞋面绣人参,鞋底绣六花...这些鞋子,被赋予了吉祥长寿、六六年好运等美好的含义,以后可以收藏。
传承:艺术符合时代气息
“这东北大鼓唱得很美,‘剧情’跟得上时代。”宋先生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的传承人王春玲正在台上演唱《拥抱新时代》的原创歌曲。“豪情拥抱新时代,让伟大的祖国强大起来……”歌词给人一种亲切感。王春玲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许多段落。“我想把东北大鼓更好的与时俱进,保持原味,让它跟上时代的步伐,让非物质艺术有传承的生命力。”
标题:(文化)长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