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春早期电影放映那些事儿
本篇文章3068字,读完约8分钟
解放后的长春因电影工业发达而被称为“电影城”。长春电影放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现代长春,由于俄国和日本军队在这里修建铁路、车站和附属遗址,19世纪末诞生的电影被带入长春。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个80岁的老人,他说解放前在长春看过动画电影《唐老鸭和米老鼠》。长春早年能看什么电影?
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世界上第一座电影院在巴黎建成并投入使用。1896年8月11日,一个法国人在上海徐苑的“另一个村庄”放映了一部电影,从此电影放映进入了中国。20世纪初,长春有电影放映,但在不同的时期和地点,长春的电影放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俄罗斯人把电影放映带到了长春
上世纪初,俄国人在长春二道沟修建宽城子火车站和董卿铁路附属遗址时,在铁路职工俱乐部放映电影,当时都是无声电影。后来俄罗斯人把电影带到长春公映。据《盛京时报》1907年4月28日报道:“长春西三道街新开了一家俄罗斯人的电灯皮影戏,这个月12号已经开演了。”当时中国人把电影和皮影戏联系在一起,称电影为电动皮影戏、电动皮影戏或电动皮影戏。1913年11月15日,又有一篇题为《电影公司将开张:长春》的报道,上步路以东,一位俄罗斯领导人创建了一家电影公司,放映电影,从哈尔滨迁来。房间已经装修过了,过几天就要开工了。”
老城区和商业港口的电影放映
俄罗斯人在长春放电影后不久,中国人也开始放电影。当时有报道说,1908年底,长春市的一个茶园“开了雇影戏”;1909年初,“四道街的老香乐茶园开始上演电灯和皮影戏”。原来的胶片放映用的是手摇胶片放映机,胶片只有图像,没有声音。当时大部分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出品的风景片、时事片,以及其他中外公司出品的战争纪录片、搞笑片。
据《盛京日报》1915年11月26日报道,在商埠地区,“新到的延春茶园电影每晚开播,电影是欧洲战争的事实。国与国交战,枪重复(有声音),很真实”。1927年5月,吉昌社举行了两次露天放映,放映了《杭州风光》、《武昌起义》、《双十节》、《哈尔滨富家店中俄男女学生游行》、《卡普林失败》、《公理胜利者之骑》等6部中西电影。1928年,中国早期的无声武侠片《红莲寺》、《野河婆》、《关东英雄》等在长春各演出场地上映。后来,在世界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玉光曲》在长春上映,引起了轰动。观众踊跃观看,会场座无虚席。《渔光渠》连续上映半个月,上座率依旧不减。之后的《姐妹》《新女性》等进步片上映时也大受欢迎。
到1928年,商业区旧市场上主要有崇德茶园、商业区新市场上主要有爱国茶园、长春市龙春台、商业区东三路平康路的升平茶园、延春茶园等。从1934年到1939年,中国经营的电影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包括刘清街和桃园路交叉口的大光明电影院(解放后的解放电影院)、永春路的光明电影院(解放后的长春少年宫剧院)、永春路的金奎大电影院(解放后的前进电影院)、吴栋路的国泰电影院(解放后的群众剧院)、长春街的国渡电影院(解放后的红星剧院)。1937年,位于长春的龙春舞台被改造成长春第一家有声电影。它首播了有声电影《雨后晴空》。假币票价高达50美分,引起观众极大不满。
20世纪20年代,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进入社会,引起了行政当局的重视。1923年,时任吉林省省长的孙烈臣转发了中华民国内务部发布的《禁影城规则》,其中规定:“一切电机、电热板不得向外人借用”,“每天填写代理项目”。此外,政府还经常公布禁片名单。1929年5月3日,吉林省教育厅发布了《电影审查规则》,由16条组成,规定:“一切电影,不论是国产的还是国外的,根据本规则的经验,经审查批准后,一律不得放映。”影片的检验标准是:“不违背党的义和民族风格,不危害风化和治安,不宣扬迷信、异端和封建思想的人。”同年12月10日,吉林省教育厅转发了国家政府制定的《电影检查法》,共14条,规定:“凡违反本法规定的,可由申请人或放映人处300元以下罚款。”
早期日本电影放映
日本人在长春放映电影的报道始于1907年10月24日的《盛京时报》。据悉,“昨天在柴田副领事的宴会上,已有中日成员在馆内表演音乐和电影”。当时日本总领事馆还在长春,后来搬到了上海路,那里的电影放映更频繁。
1920年,日本经营的长春街区(现长春人民艺术剧院西侧)出现在满洲铁路附属区,专门演出戏剧和放映电影,成为当时长春的著名剧院。后来日本人修建了一批电影院,如位于东三条通(现在的东三条街)的纪念会馆(解放后的长春人民艺术剧院)、位于珠町(现在的珠江路)的新京剧场(解放后的红旗电影院)、位于新发路(解放后的人民电影院)的京都电影院、吉野镇银座电影院(现在的长江路)(解放后的)丰乐剧院(解放后的春城剧院)、齿轮街区(又名蒙特卡洛舞厅, 解放后的长春音乐厅)位于丰乐路(今重庆路)、朝日街区(解放后的儿童电影院)位于朝日镇(今上海路)等。 其中,丰乐剧场是长春最大的电影院。影院建筑面积4130平方米,造价35万元(假币),配有德国产“Super Simplex 91”电影机,画面和声光效果极佳,自称“世界级”、“东亚最佳”影院。
伪满洲国时期的电影放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的电影放映市场完全被日伪控制。日寇极力宣传所谓的“建国精神”,只允许电影院放映日本人制作的宣传殖民侵略政策的电影。影片主要是满洲铁道绘画班出品的新闻片。内容多为宣传“日满合作”,歌颂日本关东军的“功绩”,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春》、《满洲女使节》、《本庄将军》、《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国联满洲调查团》、《守卫热河》,以及1934年6月的纪录片《伪国务院情报处与伪满洲国红保会的合作》, 伪满洲国政府还制定并颁布了《禁映条例》,严格规定凡“侵犯皇室尊严”、“侵犯王道”、“违反民族合作(指日满合作)”和“丧失国家威望和官方宪法”者一律禁映。
1937年,日本人控制的满洲电影协会成立后,完全垄断了东北地区的电影生产、电影发行和进出口电影的管理。同年9月,满盈与日本各大电影公司签订协议,互相发行电影,与德意朝建立电影交流关系,并对美国电影实行严格限制。据当时的统计,“与1936年相比,日本电影从378部增加到6273部,增加了15倍以上;伪满洲国制作的电影从281部增加到1240部,增加了三倍半;美国电影的数量从2939部下降到225部,下降了92.4%。这一时期,满伪当局拍摄的电影首先在“新景”(长春)放映,由巡回放映机构以定期定点放映和专题放映的形式组织放映,由地方政府机关根据自身需要组织独立放映。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电影放映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长春进入苏联军事管制时期。苏联接管了丰乐剧场、朝日街区、银座影剧院,并把这些剧场作为苏联军队的俱乐部和聚会场所。1945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公司在长春成立。为了满足人们看电影的需求,东北电影公司组织人员为一些苏联故事片和纪录片打印中文字幕,并提供给电影院放映。与此同时,它还将满额接收的适合放映的电影出租给电影院放映。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占领长春后,丰乐剧场、朝日座、银座电影院更名为重庆大剧院、新中国电影院、怡广电影院,放映一些上海和美国电影。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各影院上映的电影主要有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桥》、短篇故事片《让他去打老蒋》、大型纪录片《民主东北》、木偶电影《皇帝的梦》、动画片《瓮中捉鳖》、科教片《鼠疫的预防》,以及东北电影制片厂翻译的苏联电影。
标题:(文化)长春早期电影放映那些事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人民大街上的老公园
下一篇:(文化)长春商号与华俄道胜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