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春城的老市场和新市场
本篇文章1222字,读完约3分钟
老长春的民间地名往往很直接,比如老市场和新市场,以及它们对应的老市场胡同和新市场胡同。很多老长春人一提到商埠就想到老市场,新市场。他们在哪里,他们有过怎样的繁荣?
繁荣的旧市场
上个世纪初,随着商埠的发展和扩张,与之相连的东三路,由于设立了平康里青楼区、延春茶园、升平茶园、崇德茶园,以及各种餐馆、水果店、药店、医院、妇产院、牙科俱乐部、理发店等,成为长春最热闹的地段。1912年,商人马炳谦、栾福志、刘乃刚从长春开埠局租下26亩土地,集资在商埠路以东的三四路之间建立商埠市场,后称旧市场。这条南北向的街道在长春县志中被记载为“延春茶园东胡同”。1912年3月旧市场开放后,这条街改名为旧市场胡同。
旧市场主要经营服装、鞋、帽、布、估衣、日用品等商品,也经营杂七杂八的服务业,如饭店、酒吧、酒店、理发店等。服装评价是指原材料差,加工粗糙的旧衣服或新衣服。旧市繁荣一时,却被两次大火大大削弱。1920年8月,老市场发生火灾,一户人家起火,连营地都被烧了,根本救不出来,整个市场大楼彻底烧毁。后来修好后又复业,繁华的地位依旧不亚于以前。然而,过了一会儿,旧市场又发生了火灾。虽然又修好了,但是经营状况不如以前。东北沦陷后,民族资本工商业、外资工商业、医药工业在商埠聚集。大型百货商店和洋货严重冲击了处于衰退中的旧市场,旧市场逐渐淡出竞争,被新业务取代。
新市场中的磁铁效应
1918年,道阴商埠监工陶斌在西四路和西五路之间开辟了商埠新市场。建立新市场后,他把原来的王石胡同改成了新市场胡同,解放后又改成了新民胡同。最初的新市场仅限于回宝镇饺子馆后面,但方圆只有100米远,商业和服务业很少,是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主要有荣家粥店、贾粥店、杨家餐馆、丁家餐馆和一些摆地摊的床位、食品杂货和干鲜果品。随着四周商业的发展和集中,就像一块磁铁,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各行各业开始聚集在这里。
1918年夏天,新市场正式开放。街道两边有许多商店和企业。主要行业有酒馆、茶馆、食品店、澡堂、理发店、鞋店、药店。尤其是长春有名的小吃都集中在这里。1920年,店主赵在新民胡同路以北,回宝镇饺子馆对面,建起了“爱国茶园”,代理销售茶馆。1921年租给侯、、陈光义等人,改名新民剧院。新民剧院占地1200平方米,两层,砖木结构,700余座。由于票价低,表演种类多,它已经成为城市里一个受欢迎的剧院。著名京剧演员严、童、周、邱,评剧演员艾连俊、肖桂华,河北梆子演员云、等先后在此演出。
后来,在新的市场上,海斯茶馆、百花茶馆、三江茶馆、福海茶馆等茶馆相继出现。每个茶馆都请了专业的说书人,每个茶馆也有固定的票友,也为茶馆增加了不少收入。同时还有东北“跳戏”剧场。20世纪20年代后,刘子玉于1926年经营的“长岳旅舍”、德清裕药店和新民洗浴中心在新市场常青胡同新设立,餐饮网点增至280家,有500多家网点和摊位。解放后,新市场胡同改名为新民胡同,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繁华。
标题:(文化)长春城的老市场和新市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