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4字,读完约2分钟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努力预防自杀”。日前,记者走进市心理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通过心理危机救助热线,感受到了人们寻求心理支持的过程,也体会到了接线员化解不良情绪,帮助人们走出情绪阴霾的艰辛。
“姐姐,我很不开心,觉得活着没意思。”“没有人理解我,我也很难找到一个人说出我的心声。”……接线员傅丽萍接了一个19岁女孩的电话。打电话的人刚刚高考完,考上了一所大学。她认为录取结果不理想,提出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但父母不同意。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与家人产生矛盾,有自杀的念头。有7年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傅丽萍耐心地听完了女孩的故事,给了她对自己规划未来的想法的理解和肯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的想法不错,但是出国不是小事,还有很多实际问题要面对。我建议你应该试着和父母沟通一下……”经过傅丽萍的劝说,女孩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来自我市心理援助热线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年1-8月,该热线的总电话数为10090,比去年同期增长6.7%。与去年相比,今年青少年用电量增加了3.3%。
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方方认为,有自杀想法的来访者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死亡与生存的冲突,另一种是冲动自杀,第三种是带有负面情绪的邪恶世界观。运营商通过共情和接纳,为来电者建立希望,给予及时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支持,最终解除其自杀念头和兴奋感。
方方承认,打电话的人中有很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少年自杀倾向与家庭出身和心理因素有关。比如受压力事件影响(父母离异),人际交往和学习成绩,挑战自尊,自卑。也有一些青少年通过抓挠身体来缓解内心的不适来伤害自己。这不是自杀,而是自残的非自杀行为。从长远来看,自杀是极其危险的,需要足够的重视。
方方说,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思维不够全面,很容易与父母和他人产生分歧。因此,需要家庭、教师和社会的引导,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认可。
记者王晶晶
来源:长春日报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城市热点)专家:请给孩子足够的理解和认同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