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健身花样多 家门口养老 老年人迎来新生活
本篇文章2827字,读完约7分钟
饭菜很好吃
上午11点开饭前半小时,北京丰台区卢沟桥镇庄羽社区服务中心老年食堂迎来了顾客。老人是邻居。见面就说说笑笑,“饭前会”就变成了社区沙龙。
87岁的白玉兰点了一份肉炒花,一份素炒茄子,一份馒头。"食物很软,可以咀嚼。"木兰花老人笑呵呵地说。
白玉兰住在五里店北里社区。自从2015年社区服务中心为老人设立餐桌后,她就一直是这里的常客。“荤菜8元,素菜6元,老人卡半价优惠。刚才打的那一餐其实是两餐的量。算了一下,一顿饭不到5块钱。”
老人餐桌上大约有十张桌子。据社区服务中心经理张测算,每天约有100人来此就餐。
"老年人的饮食问题终于解决了。"2号楼居民郭志全感慨地表示,做饭需要刀和火,存在安全隐患。外面餐厅的菜油盐重,老人难以接受,价格也不便宜。
前不久,国家老年办公室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的老年人中有40%以上需要“老年餐”。老年人的餐桌问题一直是我国养老领域关注的焦点。
以五里店北里社区为例,1200多居民中,中老年人占1/3。现在,等负担得起又卫生的老人餐桌来了,老人中午就可以不凑合了。
70岁的唐树春,几乎每天都来。他认为在家养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吃饭,因为孩子不在身边或者做午饭不方便。唐叔叔说:“这几年午饭一般都是在老人桌边吃。味道比较清淡,价格也不贵。一个月120元左右。”
老人餐桌的负责人张告诉记者,为了让老人吃得健康,食堂一直坚持低盐少油,还提供客房服务。90岁以上的老人和身体有残疾的人可以通过电话订餐。
"老年餐应该尽量减少利润,由老年人买单."卢沟桥乡郭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王秋菊说,在这里的居民食堂,老人吃饭打五折,馒头卖五毛钱,打折后只卖二十五毛钱。为了维持老人食堂的正常运转,十几个工作人员的人工费加上水、电等费用。每年需要补贴100万元左右。
除了社区和养老机构设立的老年餐桌,一些企业还推出了外卖“老年餐”。比如北京老字号通和居,在外卖平台推出了老年餐,很受欢迎。
但总体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支持,企业很难坚持提供老年餐。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文勇认为,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培育市场,使“老年餐”的商业模式更加成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健身模式有很多
在天坛公园,不管夏热冬冷,老人总是准时出现在天坛,有的手持名贵的健身器材,有的在做令人眼花缭乱的健身“绝活”,旁观者哀叹“师傅在民间”。这样热爱健身的老人很常见。
何先生在河南郑州退休一年多,每天早上去小区的公共健身场所打门球成为他的必修课;入夜后,在小广场上跳健美操成了何先生妻子的主业。像这样的健身“夫妻档”在何先生所在的小区很常见。
何先生说:“退休后有很多闲暇时间。打门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交新朋友。很多同志和我都觉得很好!”何先生的女儿也很支持。她说:“我和老公工作比较忙,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看到他们把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作为孩子的心也很踏实。”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到2018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到2.49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头等大事。因为老年人健身时间多,健康意识强,自然成为全民健身的主力军。”中国老年体育协会副会长文汶介绍说,近年来,我国老年健身活动呈现出集团化、娱乐化、合理化、科学化的趋势。
来自北京的吴女士介绍,为了方便小区老人锻炼身体,街道办专门开设了免费健身教室,每天安排各种健身节目,还有很多志愿者为老人授课。有了老师,有了同学,有了教室,老人出门健身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近年来,中国老年体育协会在各地组织了气排球、门球、健美操、垒球、钓鱼等各种交流活动,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很明显,老年人近年来参加的健身项目更加多样化。”文汶建议老年人不要锻炼太多,而应该注重锻炼关节的灵活性。不建议老年人尝试“硬核”健身。“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机将在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血压、心率等指标,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建议。”
它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纲要》,提出了“推进重点群体体育活动。制定并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群体、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并“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依法建立老年人体育协会”,自上而下设计,规划布局老年人体育健身环境。
家庭养老金
在接到社区老年大学合唱团的彩排消息后,徐婆婆走来走去,来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离家很近,步行5分钟,有很多老伙伴陪我。我每天都很开心,家人可以放心。”她说。
走进禹州路街的一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可以看到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里有三张棋牌桌,每张桌子旁边都有老人在下棋。棋牌桌两侧有休闲娱乐功能区和文化教育功能区。最里面是托儿所和养护区,有26张床,都被占满了。
“不像传统的养老院,因为家就在附近,孩子们上班的时候经常来看看。”据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供养的老人大多是附近居民。他们不想离开常年居住的地方,也不想离孩子太远,所以社区养老成为老年人的首选。
打牌、下棋、学习书法、跳舞和唱歌...在禹州路街的一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除了被照顾的老人,每天都有几十个日托和社区的老人来这里娱乐。
老年人可以享受电脑教学、体检、美发、手工训练、按摩、理疗等免费服务,也可以享受借书、与朋友聊天、结对辅助等免费正常服务。花了一定的钱后,可以享受棋牌、护理、洗浴辅助、清洁等服务,钟点工、干洗、送外卖等上门服务费也更划算。
禹州路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社会力量组建,由民营企业以公共救助的形式建设,步行20分钟即可服务1.6万老年人。
在附近的红浦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站还组织了专门的社工队伍,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工作站配备专职社会工作者2名,社区工作者1名,服务人员1名,志愿者团队1名。
养老服务站的社工根据辖区户籍拟定探视名单,进行家访。有自主权、会使用手机的老人可以通过微信或电话随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对于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服务站的社会工作者将定期上门服务。
有一次,小区里的胡老先生摔在家里,住进了医院。由于工作繁忙,孩子们不能总是照顾他们。在胡老师把情况告诉社工刘后,刘联系了社区养老中心,为胡老师找了一名专业护士。
“我经常给小刘发微信,让她帮忙买菜,理发,找快递,告诉小刘她马上就来。”胡老先生很满意。“有时候很尴尬,不发微信。结果小刘主动找上门,怕我一个人不安全。”
很快,更智能的养老设备将被用于豫州路街和红浦社区的一个社区的养老项目中。当时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感知老年人的生理和环境数据。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接预约居家养老服务,更加方便。
近年来,重庆启动了社区养老服务“千工程”,到2020年将新增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10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何)
标题:{健康新闻}健身花样多 家门口养老 老年人迎来新生活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