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头条)用心感知博物馆的厚重
本篇文章759字,读完约2分钟
放慢脚步,深入参与,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传承和人文情怀,与博物馆建立更深层面的联系
博物馆打卡是当今休闲旅游的一种新方式,拍照留念是必不可少的。打开手机摄像头,关掉闪光灯,匆匆对焦,按下快门,上发条朋友圈分享,然后继续下一个文物。这种“过客”式的展示模式,虽然留下了形象的纪念,但从视觉层面获得的快感更多,知识更少。
很多人也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展品介绍中不时弹出李、子、子等不寻常的词语,但没有更多的注释,只能困惑地阅读。
那么,如何与博物馆和展品建立深厚的联系呢?吸引观众的“文物美图”启发了我们。博物馆承载的历史是非常沉重的,想要顺利的迎接这种厚重,需要博物馆的开导和引导,也需要参观者细细的感受。
据统计,去年全国博物馆接待游客12.27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多人。“10亿+”释放了双重信号: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获取知识,在几千年前的文明信息中找到属于当下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旺盛的观光需求也迫使博物馆创新设计和展示理念,综合运用各种展示方式讲述文物故事。展览语言从最初的品牌分类描述,到精致的叙事美学,再到“沉浸式”和“体验式”服务,形式越来越丰富。许多博物馆改变了单向的文化交流模式,注重游客的感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无论是单展厅的展览,还是气势磅礴的全景展览,把文物放在第一位永远是参观者来博物馆的理由。对于游客来说,放慢脚步,深入参与,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在更深的维度上与博物馆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参观博物馆的收获感。在考古学家眼里,文物是记录历史和文明的载体;在摄影师眼中,文物是呈现视觉美感和艺术信息的“模型”;在游客眼中,文物是一种从历史深处流淌出来的亲近感。
8月,大部分博物馆恢复正常开放时间,期待观众进来,打开更多新知识。
人民日报(2020年8月3日第12版)
标题:(旅游头条)用心感知博物馆的厚重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