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麻烦”成拒绝高频词,公筷革命需强力干预」
本篇文章1345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连续三天挑选了100组路人,在街上采访他们。从结果来看,家里不用筷子的原因是“家里不需要”、“不习惯”、“太麻烦”,而在外面吃饭不用筷子的原因是“餐厅不提供”、“不是所有人都用”、“不习惯”、“亲戚朋友不需要”。(北京青年报,6月10日)
调查显示,公共筷子的推广和使用并不理想,要么是餐馆没有配备,要么是每个人都不使用。核心要素还是太“麻烦”了,不能视而不见。偶尔食客在餐厅使用公共筷子,会在不经意间混淆视听,使公私分离失去应有的意义。如果人的习惯没有养成,主动参与意识不够,行为没有自觉,就很难形成文明饮食的习惯,也很难形成大众文化。
从外观上预测,有疫情防控的趋势,有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加持。这种顺势而为的举动,一度让人对形成新时尚、好习惯的前景非常看好。共用筷子和勺子将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整个社会的用餐文明程度也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然而,抽样调查的结果无疑给乐观的估计泼了一盆冷水,也对改变公众不良习惯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理性的面对、客观的理解和正确的估计。
围着桌子吃饭不用筷子是有风险的,提供了一种传播病毒的便捷途径。除了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其他传染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这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常识,已经宣传普及多年。通过2003年非典疫情的防控,开展了大规模、有影响力的宣传,使筷子和勺子的使用以及用餐分享制度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这样一来,公众认可是一回事,政府宣传鼓励是一回事,最后行动又是另一回事。
显然,筷子的使用和分餐制的推广实施不应停留在宣传普及的层面。如果只有“软诉求”,没有“硬约束”,实际效果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现在疫情还处于正常防控水平,还没结束。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遵守公共文明的要求,因为太“麻烦”。在家庭用餐等私密性较强的场景中,使用公共筷子显然更难实施,成为摆脱传统陋习的最大羁绊。
从科学常识来看,养成一个好习惯离不开时间的积累,属于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倡导,但行动意识的产生需要更强的约束机制。这方面有很多经验教训。例如,公共场所的禁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倡导和要求。因为没有罚款等行政处罚的后续,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再比如闯红灯和酒后驾车的行为。即使存在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和血淋淋教训的风险,仍然无法防止“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酒驾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只有当“最严格的交通法规”出现时,不良行为的数量才逐渐下降。
怕麻烦,冒险是人性中的天生缺陷,也是很多坏习惯一时难以改善的真正原因。社会治理和文明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完全通过集中宣传来解决,而是通过宣传立法来解决。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目标定位,明确责任主体,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持之以恒。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在手段方面努力提高效率和效力。我们不仅要有软宣传,还要有硬约束。特别是,在法定责任的基础上,必须明确相应的处罚者,实现责任和权利的平等。比如对不遵守和执行相关规定的责任人,要采取适当的罚款等行政处罚,发挥风险成本的反向作用,从而减少公众的烦恼、阻力和侥幸,增加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互影响形成集群效应,进而改变习俗,树立新的风格。(唐奇伟)
标题:「“太麻烦”成拒绝高频词,公筷革命需强力干预」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