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栖”村干部多些“理解之同情”」
本篇文章1412字,读完约4分钟
现在有些村干部“平时住在城镇,忙的时候回村里工作”,“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留在城里”,被称为“两栖”村干部。“两栖”村干部是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是基层治理的新局面。由于这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从更具包容性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它。我们既不能从过去的经验判断正确,也不能从道德制高点批判道德。更科学理性的态度是多站在两栖村干部的角度思考,多给他们“理解同情”。
说到理想的工作,很多网友的标准是“钱多,工作少,离家近”。如果以这个标准来判断,村干部的工作显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理想工作。首先,村干部整体工资低,很多地方一个月也就一两千元。如果靠这个工资养家,村干部就挺穷的。所以很多村干部会做一些兼职来赚取更多的劳动报酬,比如开小店,打零工,跑运输。其次,关于村干部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扶贫、农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大背景下,很多村干部陷入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即使是基层,也有很多村干部因为任务多,压力大,选择了辞职。最后,现在很多村干部“白天在村里,晚上在城里”两头跑,上班也不离家近。可以说他们的交通成本和上班时间成本都很高。
由此可见,“两栖”村干部并不占据“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同等地位。对于这样一批基层一线村干部,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坚持。他们选择“两栖”,有的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在城市上学的孩子;有的比较适合年老体弱的父母;有的是改善生活环境...无论什么原因,“两栖”作为村干部的个体理性选择,都无可厚非。
很多网友质疑,既然两栖村干部“离家远,钱少事多”,为什么还要做这份工作?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农村是熟人社会,被村民选为村干部是莫大的荣誉。村干部虽然不是“官员”,但就村上而言,也是大大小小,社会地位高,话有分量,受到村民的尊重。甚至,在一些官本位比较严重的农村,当村干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此外,一些“两栖”村干部是当地的致富能力,赚钱不是他们工作的目的。你之所以当村干部当村官,只是出于一种乡土情怀,希望你能参与家乡的发展,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更有甚者,一些“两栖”村干部不仅没有领到工资,还主动出钱修桥修路,捐钱帮助学生,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对于这些两栖村干部来说,当村干部只是回馈家乡的一种形式。
当然,话说回来。一些两栖村干部选择当村干部,并不是没有经济利益。村干部虽然收入不多,但只要顺利完成任务,就可以有固定收入。这种收入补贴家用,满足日常开支,还可以缓解很多经济压力。其次,不管是在外打工还是开店,人们都愿意和村干部打交道做生意。换句话说,村干部的头衔在经济活动中可以客观地给他们带来一些便利,或者说是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
毕竟,当人们质疑两栖村干部时,并不是要求他们必须在村里吃饭和生活。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是否“各得其所,谋其政,尽忠职守”,是否能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只要“两栖”村干部能在工作时间高效工作,做好村民关心的“关键小事”,带动村子的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致富,至于村干部是否“两栖”,其实并不太在意。
“两栖”只是村干部选择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并不违反相关规定,也不能得出工作不称职的结论,也不是小贪的证据。退一万步说,如果村民真的不认可村干部的两栖生活方式,他们跳槽的时候可以用脚投票,在心里选择合适的人选。如果还没到这个阶段,不妨对两栖村干部多一些“理解同情”,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去面对新情况,看待新事物。(沈道元)
标题:「对“两栖”村干部多些“理解之同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物修缮经不起坐而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