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要多些“用户思维”」
本篇文章1339字,读完约3分钟
大学生是国家的支柱和未来。他们的思想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一点也不能马虎。10月9日,部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素质,掌握知识和技能,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怎样才能做好高校思想政治课,怎样才能让大学生爱上思想政治课?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一定要有更多的“用户思维”,用精心打磨的课程优化学生听课的“用户体验”,让思想政治课真正走进头脑,从而达到道德修养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三多三少”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故事多,理论讲座少。高校思想政治课内容抽象,逻辑性和思辨性强,让很多大学生望而生畏,不敢走近。因此,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决不能把理论挂在空,而要讲理论。相反,我们应该讲更多的思想政治故事,以缩短与大学生的距离。“我听过很多理由,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思想政治课如果只停留在说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人生方法论没有帮助,那么部分大学生就会产生思想政治课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思想政治课如果全是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课堂会很有趣,气氛会很活跃。毕竟谁不喜欢听故事呢?其次,在故事中解释思想政治理论,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具有影响力。最后,听故事和理解故事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寻找的过程,它点燃了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大学生听到的理由太多了。如果思想政治课老师还板着脸说教,那是缺乏“用户思维”的表现,是对大学生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的表现。
多互动对话,少说话,少听。思想政治课是“建在人心上”。既然是施工,就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不可能“剃光头挑担子”。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宣传工作,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要求学生“我说你听”,把思想政治课变成了一堂课,一个人热情地自言自语,完全无视大学生听课的感受。其实对于这样的班级,大学生的心会自动屏蔽。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无法进入学生的内心,更何况什么“精神建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重视与学生平等的互动对话,倾听学生的声音,甚至将思想政治课的时间交给学生组织讨论。思想政治教师只要能在与大学生的互动对话中及时引导和纠正自己的一些思想,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妨多留点时间,多创造机会,在互动对话中与学生碰撞。
更多的有效性意识,更少的任务思维。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最有发言权。然而,一些高校并不太重视从学生的维度来评价高校教师思想政治课的质量,或者学生评价的比例很小。于是,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不努力”、“用一个课件几年”,只想完成教学任务,做“规定动作”,而不在乎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思想政治课逐渐成为大学生眼中的选修“水课”。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课,必须引入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特别要注意收集和尊重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有效性评估,从而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有效性意识。高校思想政治课不能光工作,不要问效果。相反,只要效果好,工作可以做得更灵活。换句话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主动从“打卡”转向“要求有效教学”。(沈道元)
标题:「高校思政课要多些“用户思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