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8字,读完约2分钟

原标题:定价没有标准,内容参差不齐,盗版侵权频繁。知识支付市场需要解决监管问题

【/s2/】工人日报(记者于灵阁)【/s2/】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给在线知识支付发展带来机遇。随着知识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仍然存在定价不规范、内容不均衡、盗版侵权频繁等问题。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白领贾楠在一家微信官方账号的推荐下,以99元“优惠价”购买了一门讲解金融知识的网络微课。她发现课程内容很“水”:“讲师没有过硬的资历却被包装成精英,内容基本都是从入门级的财经类书籍里带出来的。”微课在线社区,不断推荐收费较高的高级课程,让贾楠觉得“套路”。

目前,知识支付主要包括奖励、付费会员、付费社区、付费个性化咨询等支付形式。各种产品的定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行业内没有规范的定价标准。

中国应用法律研究所副所长范认为,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支付都是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为,这种交易模式的“致命弱点”是双方信息不对称。“知识信息难以评估,无法对信息内容制定具体标准,在权利义务方面是否等同于付费。”

内容同质化、内容注水、良莠不齐等问题突出,导致用户在付费后发现自己在购买“劣质商品”,感觉“被坑”。

记者在一个网络课程微信官方账号上看到,很多畅销课程号称“在家做副业快速赚钱”、“实现流量分红的技巧”,讲师大多被包装成“大V”和行业明星,很难考察其真实资质。此外,缺乏平台对内容制作者的监管也会影响内容的健康。之前某知识社区的一款app因为纵容群主在付费群里分享色情相关内容,被下架整改。

知识付费领域的盗版侵权也是有争议的。据公开报道,在电商平台和qq群中,很多店铺复制知识付费的产品和音频,低价打包二次销售,甚至形成灰色产业链。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如果没有著作权或者未经著作权人授权,通过付费销售或者传播,将构成著作权侵权。范指出,知识支付者是否有权随意使用和处分所获得的信息,涉及版权、商业秘密、声誉、隐私等问题。但是在目前的知识支付平台上,并没有相关的规则。

针对知识支付市场暴露出的问题,法人建议消费者擦亮眼睛,理性消费,科学消费;权利人应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采取投诉、举报、诉讼等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知识支付平台还应完善版权保护机制,采用技术和人工手段及时处理平台上的不良内容;监管机构应加强事后监管,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民生)存定价无标准等问题 知识付费市场需破解监管难题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