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本篇文章1528字,读完约4分钟
腊月,舒兰市天德乡新河村,一个省级贫困村,虽然严寒袭击了人们,但春天也来了。“李薇现在已经脱贫了。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在俄罗斯工作半年赚了2万多元。村里扶贫项目的养鸡场给他分红1000元。”村民说。像李伟一样,这个村9个穷人去年脱贫,全村脱贫。
去年,舒兰市10个省级贫困村被列入名单,2118名贫困人口被列入名单,摘下了“穷人的帽子”。去年,舒兰市委、市政府以非凡的努力和创新的举措,创建了“十个转变”的工作机制。这种机制就像“十刀十斧”在挖“穷根”,保证了舒兰市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准确识别。严格执行准确认定和准确退出的指标和操作程序,明确扶贫基础、原因和措施,确保群众认可,确保舒兰市贫困人口的准确认定率和准确退出率。
电网保障。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缘脱贫”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舒兰市24名市级领导、69个部门、25个帮扶单位、24名一秘、210个驻(扶)队准确到户,履行了扶贫的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
由组织驱动。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种农村经济组织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搭建贫困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目前,舒兰共有139个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带动了5692户贫困户,贫困户参与新经济合作主体的比例达到86.8%。
工业化的支持。大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新安黑木耳、平安有机大米、开元黄牛、七里苗木、天德肉鸡等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舒兰市实施特色产业项目112个,投资1.7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实现利润4531万元,带动贫困户6210户,贫困人口12187人,平均每户增收1200元。
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扶贫。各级政府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517万元,拉动社会投资1.32亿元。同时,社会资本进入光伏项目、光伏设施土地开发、特色产业项目开发等扶贫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参与。促进社会救助基金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变“输血”为“造血”,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重大问题的工作局面。舒兰市共投入救助资金589万元,其中吉林市市级部门投入153万元,市级投入436万元。
人文关怀。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并重,开展“春游”、“准备春耕”、“扶贫日”、“收获丰收”等吊唁扶贫活动,举办结对帮扶、教育扶贫、义诊送健、文化下乡、扶贫收贫、索微愿等20余次活动,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信息监管。整合大数据平台,建立扶贫信息监控体系,通过数据查询、信息管理、随机监管等方式,最大化责任压力,最小化扶贫监管成本。目前,舒兰扶贫信息平台覆盖24个省级贫困村和全市13446名贫困人口,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工作的高效发展。
标准化建设。在省级贫困村“八有”标准的基础上,建设东西部79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带,在8个省级贫困村建设19.65公里水泥路,建设8个文化广场,实施9个饮水安全巩固升级工程,完成593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在12个100多公里的省级贫困村重建低压电力线,在6个省级贫困村安装1500套地面卫星接收器,无障碍重建138户贫困户。
长期保证。落实医疗、教育、民政、社保等行业扶贫政策。舒兰市462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获得补助资金59.8万元,贫困人口参与率达到100%,收治贫困患者6398人,医疗费用补偿金额1314万元。同时,舒兰市为所有贫困人口购买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补充医疗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共保费165.6万元。5863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实现了政策保障。
“十个转变”的工作机制带来了“扶贫、扶贫、脱贫”,使贫困人口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标题:「舒兰市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