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9月18日,白皮书《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正式发布。中国首部海外维和纪录片《蓝色防御》也在当天上映。《蓝色防御》是30年来第一部以战场纪录片形式真实展现海外维和行动全貌的电影。这部电影是从350小时的真实材料中挑选出来的,其中大部分是由士兵拍摄的。其中,
真实展现中国第一个维和步兵营
《蓝色防线》由阿里巴巴影业联合出品,淘宝电影和中影联合发布,是中国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所有官兵的个人记录。经过5年(2015-2019)的跟踪拍摄,横跨中国和非洲大陆,真实展现了中国在南苏丹维和任务期间,第一个成立维和步兵营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故事。
影片展示了第二批赴韩国杨根思的维和步兵营,主要由“陆军”组成,“杨根思军”是抗美援朝战争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英雄军队。电影首映式上,鲁成君、刘健、傅小飞、姚道湘、陈秋岑、杜锡麟等。经历过电影录制全过程的,穿着维和制服来到现场。这是一些士兵退役后第一次与老战友团聚,为观众分享他们参与维和行动的初衷和收获,谈论军事使命和难忘的维和记忆。
在谈到为什么大家都自愿参加维和行动时,曾担任南苏丹第二批维和步兵营政治指导员的鲁成君说,所有人的初衷都是忠诚报国,为国效力。在和平年代,只有选择去最危险的国家南苏丹,经受生死考验,经受血与火的洗礼,才能真正考验中国军人的精神。在成功完成为期一年的维和使命后,大家最大的收获和经验就是,我们八九十年代的年轻官兵是可靠的,他们懂得报效国家,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
不煽情的是忍耐和艰难
苏丹军队的王镇是南杨根思维和行动的见证人。他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原创,没有艺术夸张,展现了我们维和人员的真实生活,展现了我们中国军人的本来面貌。”在电影前的一系列路演和放映中,该片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几乎所有观众看完电影后都热泪盈眶,肯定了电影所传达的意义和价值。
导演周德新说,创作团队的定位是“我们是这部电影的记录者”,所以“真实性”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这部电影的联合导演和剪辑导演刘鑫获得了大约500小时的素材,其中包括350小时的一线素材和150小时的正片补充素材。之后,她带领团队采访了十多名回到南苏丹第二批维和步兵营的中国官兵,拍摄了100个小时的采访资料,收集了20个小时的新闻资料。最后这600个小时被剪辑重组成一部90分钟左右的军事纪录片。
刘鑫说,350小时的素材大部分是军人拍摄的,很多枪战的画面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在看这些资料的时候,刘欣本人被感动过无数次,但她在剪辑资料和选图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克制的态度”。“感情不是这部电影的目的,我们追求的是克制和留白。”
刘鑫表示,相比《狼斗士》、《红海行动》等剧,《蓝防》中的维和部队有自己的使命特点。“他们外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难民,完成联合国交给的任务。我们想展示中国维和士兵的忍耐和艰难。”
战前鲁成君的信让眼泪流下来的那一刻
18日,鲁成君的儿子和妻子来到首映式现场。那个问爸爸“你不会死吧?”健康地成长为一个高大的男孩,甚至向爸爸赠送了一幅《我眼中的维和爸爸》的素描,作为父亲参加维和行动的纪念,永远保留了他一生中最帅、最高、最英勇的形象。所有观众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鲁成君自己写给妻子和孩子的战前信件。
鲁成君是在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局势急剧恶化时写下这封信的。他在信中写道:“我们营里的所有人都会有危险。作为一名士兵,你已经为牺牲做好了准备。这方面你也要做好准备,要坚强,不要哭。”他在信中感谢妻子多年来的付出:“跟随我这么多年。因为军人管不了家,管不了你,让你辛苦。”他告诉儿子:“健康的成长,不仅仅是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意志,正直,善良。要乐观,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退缩。我们一定要积极,不管有什么困难,都不能当逃兵。”对待父母,也是想隐瞒,不想让老人受刺激。这些发自内心的对家人的劝诫,真诚朴实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孝心,让人久久心生感激。
北京青年报记者小杨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影讯)《蓝色防线》因真实而“催泪”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