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经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么,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呢?古茶和现代茶的区别是什么,口感有什么区别?小茶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理念?
【/s2/】西汉时期,皇帝开始喝茶。唐朝时,茶从宫廷流传到民间
可以说,茶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中国人是第一个发现和使用茶的人。茶叶的发现最早应该是在原始采集时代。茶叶最早的利用应该是先食用,再发现药用价值,最后才是饮用价值。“神农尝百药,一日遇七十二毒,以茶解之。这里说的茶,其实是指茶。在过去,人们称可食用和可饮用的叶子包括茶,所以茶指的范围比茶大。直到初唐,茶和茶还是分不清。比如Xi安博物馆藏的《西明寺石制茶坊》,上面的字是茶而不是茶。直到《茶经》出版,人们才开始广泛使用茶这个词。
据《华阳国志》记载,西周巴子国(今汉中安康地区)的巴人,曾在被伐灭后,向周献茶。汉献帝杨陵,加工茶出土。“而且是陕南茶,一叶一叶的芽茶,证明汉武帝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开始喝茶了。”三国时期,文人开始关注和描写茶,形成了茶文化。
唐朝全国统一后,南北文化融合,茶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从寺院走向群众,从江南走向北方。每年朝廷都要举行清明茶宴,要求清明节前使用的茶叶必须是贡茶。德宗大理五年(770年),湖州茶馆成立。中国人开始大量喝茶。唐玄宗开元年间,陆羽开始收集史料,游览名山名茶,撰写《茶经》。当时唐朝有八个茶区,陕西、湖北、重庆和四川广元以东地区称为山南茶区。陆羽以湖北的金州茶(安康茶)、凉州茶(汉中茶)、夏茶作为评价好茶的参考。《茶经》不仅规定了茶叶的栽培加工和茶具的设计,还介绍了泡茶和喝茶的方法。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茶业的规范都没有超过《茶经》,堪称当代世界茶道之源。唐太宗德宗贞元年间,茶叶总产量达1亿斤,当时人口5000万,人均年茶叶消费量约2斤。
【/s2/】唐代上层阶级饮茶追求的是真味,但南方民间还是“吃茶”【/s2/】
那么,唐朝的人是怎么用茶的呢?这是唐僖宗的李毅在送佛骨回法门寺时最喜欢的一套茶具,他刚刚登基,年仅十几岁。在其中一件器物的腿上,刻着李逸的绰号。这套器皿按用途分为茶具收纳、滚筒研磨、茶具筛选、储盐、煮茶五个部分,均为镀银材质。根据陈文的文字记载,银槎螺子的重量为1473克,银槎辊和土轴的总重量为1693克。工艺极其精湛。
唐代的茶是蒸青组茶。茶叶采摘后会蒸青,变成饼状。水干后,用纸包好,然后送到皇宫。喝之前,茶饼放在一个0号的镀银笼子里。准备泡茶的时候,把茶饼从笼子里拿出来烤一下,用小锤子砸成小块,放入茶坊里碾碎,然后用银萝卜,茶粉就会掉到银萝卜下层的盒子里。炒茶的时候用一些其他的器皿,有的用来放盐。水烧熟后,通过看水来判断水温。煮沸一次时(气泡像鱼眼),捞出水;煮两次(像朱利安那样的泡泡)时,扔茶粉;煮沸三次(气泡像汹涌的波浪)之前,再次加入舀出的水。煮沸三次后,水就不能喝了。最后把茶汤舀进碗里,里面有泡沫,有蛋糕,有花(稀的汤花叫泡沫,稠的叫蛋糕,淡的叫花)。注意泡沫和蛋糕的平均分布。
此外,唐人喝茶时会放一些盐。除了盐别放任何东西。
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代小说习惯称喝茶为“吃茶”?梁桂林说,茶经之前,古人用“茶巴”。这个茶篮是用洋葱、生姜、胡椒、大枣、肉桂、陈皮、薄荷叶等材料混合而成,还加了盐。“但在《茶经》之后,关注茶道的宫廷、寺院、文人追求的是茶的真香真味,所以茶主要是用来品茶的,而不是用来吃的。然而,南方人也有“茶”。这种茶是茶,可以用来填饱肚子,所以叫‘吃茶’。”
“点茶”在宋代开始流行,“炒青”是明代的主要茶
《茶经》中陆羽的泡茶方法叫“蒸青法”,沏茶的方法叫“炒茶法”。到了唐宋后期,沏茶的方法发生了变化,“点茶”更加普遍。
所谓“点茶”,就是直接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开水冲一冲。在宋朝的皇帝中,宋徽宗提倡“点茶”。此外,宋人还喜欢“斗茶”,看谁的茶在高冲击和低音符下泡沫高,谁的茶更有风味。
到了明代,泡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刻意追求茶叶原有的特殊香气和口感。在“蒸青法”的基础上,改进为更完善的“炒青法”,这是制茶史上的一次飞跃,至今仍沿用这种方法。
世界上的茶迟早直接来自中国
由于唐代茶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和开明的经济政策,茶作为和平使者传播到了国外。通过派遣唐僧,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通过朝廷的赏赐给外国使节和客人送礼;通过贸易,它被出口到世界各地,这联系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到目前为止,茶已经与可可和咖啡一起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有喝茶的习俗。
在日本,有学问的和尚带回茶籽和茶道。公元815年,日本朝廷首次饮茶。直到现在,日本流行的抹茶其实是唐代的“蒸青法”和“炒茶法”。(粗心振动)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
标题:(文化)唐代的茶是什么味道?
地址:http://www.jxjgzhdj.cn/jlxw/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