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非遗“文化年货”,让春节更“厚重”
本篇文章1131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文化旅游部要求各地在2020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以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组织非遗团队到县以下乡镇社区和学校,广泛开展“不落下过年,把文化带进千家万户”系列文化活动。“新年遗风,文化进千家万户”系列文化活动,涉及传统戏剧、民间艺术、传统体育娱乐和杂技、民俗风情等诸多非遗产范畴。覆盖全国142个贫困县,26个省(区、市)组织了140个非遗团队,举办了约300场文化活动,向基层送去丰富的“文化年货”。【/br/】又一个春节将至,中国将上演无数欢乐祥和的亲朋聚会画面。现在的中国人在春节期间基本上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同时对自己的精神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原因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诞生并传承下来的,而不熟悉的原因是现实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接触相对较少。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进一步发掘和呈现优秀的传统非物质文化是文明社会的必然追求。组织300场文化活动,把非遗文化送到基层,把“文化年货”送到基层,其具体的现实意义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助推春节,既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让春节更有趣味。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无形的“文化年货”是送给贫困县的老百姓的。与其他地方相比,贫困县的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非常强烈。开展“不落新年,文化进千家万户”等活动,不仅是对贫困县人民的尊重,也是一种激励和鼓励。
今年是脱贫的最后一年。值此之际,更加关注贫困地区的精神文化方面,也在释放一个信号,即摆脱物质贫困不是目的,需要进一步努力摆脱精神贫困。只有这样,贫困地区的人们才能感受到温暖,看到更多的希望。【/br/】从此次活动的细节来看,不仅有非遗队前往县级及以下乡镇开展非遗演出等活动,还有各种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民间活动。充分发掘和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兼顾不同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开展元宵节、花会、歌咏比赛、秧歌节、舞龙舞狮、掀亭等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民间活动。还将广泛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利用好春节、元宵节这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时间节点,依托当地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非遗活动
事实上,在贫困地区给人民一场精神盛宴只是一级追求, 同时寻求贫困地区非遗产文化的根源和传承创新,甚至让文化实践更好地反馈到扶贫本身,使“非遗产+扶贫”更好地融合,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活力,凸显温暖,让希望之火熊熊燃烧,这是深层次的追求。
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让满意的笑脸浮现,奏出新时代动人的交响曲。我们相信,“文化年货”的非遗会让这个春节更加“厚重”,让传统文化实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给有需要的人带来温暖和幸福。(莫城)
标题:(文化)非遗“文化年货”,让春节更“厚重”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小年”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