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二人转齐名的东北大鼓
本篇文章1700字,读完约4分钟
东北鼓表演(网络图)
东北鼓是曲艺鼓书和鼓乐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即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曾流行于沈阳,清末沈阳曾被命名为奉天鼓。民国18年奉天改名辽宁省后,曾被称为“辽宁鼓”。
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子弟书演员黄从北京来到东北,把子弟书的唱法介绍到沈阳,然后与东北民间结合,逐渐形成了奉天鼓。当时的歌手大多是子弟书词人,所以也被称为“印青少儿班”,现在被称为东北大鼓。东北大鼓最初的唱法是歌手在小三弦上弹唱,腿上绑一块“结板”打结,也叫“黑仔书”。后来发展成一人一书鼓,一人一简板表演,还有人表演大三弦等特长的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言。
早期东北大鼓盛行于农村,俗称“屯鼓”。它唱的曲子是当地人熟悉的,歌词也不是很讲究。很多艺人甚至在演出过程中当众翻看抄本,按照剧本表演,俗称“用栈讲故事”。演出以中篇为主,包括徽北集、瓦岗寨、彩云秋、四马铸唐、白玉楼等。19世纪末,东北大鼓入城,以唱短节目为主,歌词移植了一些儿童词。著名艺术家包括车德宝、门振邦、王德胜和张万生。
东北鼓(数据图片)
清末民初,大批女艺人进入东北鼓乐表演,男艺人退隐陪伴。女演员之后,她拍板,由弦乐老师伴奏,被称为“女鼓”。当时著名的女艺术家有刘、金、尹联富、侯等。其中,刘曾获“奉天大鼓王”称号。被誉为“书店的姐妹花”的朱希真和朱是西的妹妹“朱家坂”于20世纪30年代在天津演出,朱希真被誉为“辽宁大鼓皇后”;傅灵格和他的四个女儿傅风云、傅翠云、傅桂云、傅惠云带着东北大鼓来到北京。
30年代左右,东北大鼓发展到鼎盛时期,在沈阳的茶馆、北市、小河岩随处可见。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随着地狱、风俗、人情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20世纪中期的《风调》《东城调》《江北派》《程楠调》《西城调》等。,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项目。
《风调》以沈阳为活动中心,唱得比较慢,抒情性比较好,演过《露泪》、《忆真公主》等多个短节目,代表艺术家有霍书堂;《东城调》以吉林为活动中心,以演唱《三国演义》、《红楼梦》为主题的节目为主,有任展奎等代表性艺人;“江北派”以哈尔滨松花江以北地区为活动中心,代表艺术家有刘同喜等。《程楠调》以辽宁营口、盖县、岫岩、海城为活动中心,唱腔激昂,适合唱《三国演义》等马铁金歌故事的歌曲。代表艺术家有徐相久等。;《江北派》和《程楠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演的多是《胡家将》、《薛家将》等长书;《西成调》以锦州为活动中心,唱腔悲凉低沉。擅长演绎《罗城唤关》《孟姜女寻夫》等悲剧故事,有陈庆元等代表性艺人。
东北大鼓第四代传人夏晓华在表演(数据图)
东北大鼓表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还有胡俟、琵琶和扬琴。演员的自擂鼓,也叫书鼓,形状为扁圆,两面覆盖,放在鼓框上,用鼓箭(竹制)击打。木板有两种,一种是由两块木板(多为檀香木制成)组成;另一块由两片半月铜片或钢板组成,俗称“鸳鸯板”。东北大鼓的音乐结构属于板腔,歌词的基本形式是7句上下句式。有大嘴慢板,小口慢板,26板,快板,散板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悲调、西成调、歧口调等小调作为其辅助人声。
东北大鼓的演唱风格是在黑仔的书和帝子的书的基础上,吸收乐亭大鼓、京韵大鼓和二人转而逐渐形成的,曲调丰富,演唱风格流畅,表现力强。它是一种人们喜欢听和听到的艺术,主要出现在说唱的中长篇书中,大多以戏曲、小说、传说为题材。
东北鼓传统曲目约200首,今天约150首。可分为子弟书段、三国段、草段三类。帝子的书大多取材于明清小说和通俗戏曲,歌词典雅,文采丰富,少数作品反映了清朝的真实生活。三国部分,有关于刘备、诸葛亮、关、张、赵、马、黄五虎的歌曲。草段是民间艺人编曲表演的流行歌词,题材广泛。
建国后,东北大鼓的创作和表演中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改编自文学作品的重要新节目包括长篇书籍,如《火与金钢》、《红岩》、《杰振国》、《杨靖宇的大口袋阵》、《白求恩》、《渔父恨》、《毛主席来到十三陵》、《刑场婚礼》、《冯小屋》
2006年5月20日,曲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整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标题:(文化)与二人转齐名的东北大鼓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