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幅清末长春城地图背后的故事
本篇文章5925字,读完约15分钟
宣彤二年(1910)四月绘的数据图《长春程响地区全图》。
宣彤二年(1910年)六月绘制的长春程响地区全图。个人资料图片
2019年12月,吉林省档案馆与长春市档案馆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项目《长春市历史地图集》出版。长春市档案馆副馆长赵鑫担任总规划师,由长春市两位历史专家赵红和方友良主编。该地图集是东北三省第一部古代地图集,具有很大的历史和制图价值。它包含了100多幅与长春市有关的区划图、街道图和规划图,并首次出版了大量珍贵的地图。因此,本报邀请长春历史学家杨洪友选取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图,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讲述地图背后的历史细节。
在《长春市历史地图集》的“街道和道路地图”部分,收集了两份“长春市程响区全图”(以下分别简称“全图(1)”和“全图(2)”。这两张地图收藏在长春档案馆,可谓市政厅之宝。更可贵的是,都是手绘的,从古代地图的分类上也可以称之为珍品,承载了一段清末长春的历史,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城市。
两张“全图”的来龙去脉
这两个“完整地图”来自同一个文件。《全图(一)》没有地图名称和绘制时间,右侧写着“贴”,馆藏档案目录标注为“宣彤三年(1911年)绘制的长春府城详细地图”。全图(二)上方有“长春程响地区全图”八个字,右侧有“贴说”数百个字。没有具体的绘制日期,藏品中的档案目录标注为“1913年绘制”。作为长春市第一张正式绘制的地图,全图(一)受到高度重视,成为长春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地图。它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出版物或与长春历史有关的博物馆和展览馆。比如长春规划展览馆放大,做成青铜壁画,挂在展厅里。但《全图(二)》,还是因为标明是民国时期画的,多年来没有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余靖先生在《长春史》的一篇文章中引用“贴说”的内容时第一次提到。在编辑《长春历史地图集》时,赵红通过这条线索注意到了这张地图,并把它包括在内。编辑组深入挖掘,发现市档案馆清末长春政府与吉林省民政厅之间的几份公文都涉及到这两张地图的“贴纸”。基于此,编委会成员认为,这两幅地图分别绘于宣彤的4月和6月,名称相同,均为“长春程响地区全图”,从而恢复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
每张地图都有其绘制背景和目的,两张全图也不例外。他们是为了配合清末地方自治而画的,也就是长春府的圈子。
光绪末年,面对内忧外患的危机和日益觉醒的民众,清政府被迫实施预备立宪运动。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之一是颁布《乡镇地方自治宪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协商机构,促进地方自治。这些议事机构主要承担与当地社会发展有关的事务,如学校事务、卫生、道路、农业、工商、慈善等。自治辅助官治,最终走向宪政,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至于如何划分城镇和乡镇,清政府已经明确规定,每一个州县的政府所在地都是城市,其他镇、村等地五万以上的都是乡镇,五万以下的都是乡镇。《乡镇地方自治宪法》也明确规定,每个市、镇和乡镇的议员人数与人口有关。根据这一要求,每个市、镇和乡镇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区域范围,进行人口调查,然后才能计算自己的议员人数。
俗话说“本村人在本村做事”,在所有的乡镇,具体经营自治工作的不是各级衙门,而是士绅设立的自治组织机关和自治研究机构,其性质是监督私人机构的官方。吉林省由民政部门地方自治筹备办公室设立,派人指导各地自治筹备工作。2002年3月,吉林省要求长春市率先推进自治,其首要任务是划分自治区域和统计人口。长春市早在宣彤第二年就成立了负责自治的阜城自治组织办公室。除长春阜城外,长春整个A乡首先划分为30个乡镇,考虑到自治区过多、人口分散等原因,改为6个镇14个乡镇。2002年3月初,吉林省民政厅厅长、吉林省地方自治筹备办公室主任谢汝琴向长春市政府发文,要求明确划定各乡镇的“自治区域”,尽快开展人口调查。他还明确要求长春市“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接到正式文件后10天内“画出长春程响地区的精细地图”,为下一次人口调查做准备。
时任长春知府的许元稹将这份正式文件转发给长春市涪城自治组织办公室,要求立即处理。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云台和承担此项任务的调研员张,在“缺少旧地图”的情况下,迅速“划定清楚地区并完成了绘制工作”,并于4月16日向长春市政府报告,同时附上长春市地区的地图和说明。谢汝琴接到后,不同意长春市政府上报的程响自治区范围,特别对地图绘制手法提出质疑,认为“一般的绘制规则都是由北向南,地图由北向南倒,没有用,应退回重绘”。我们现在看到的“全图(一)”应该是谢汝琴回到长春府的地图。
经谢汝琴批评,长春市涪城自治组织办公室根据要求重新定义了长春程响自治区,并于6月底上报长春大厦。新任知府何厚琦不仅将新画的《插画》上报省自治组织办公室,还要求自治办公室“再画一份送去封存”。7月初,长春市政府收到补充的“城市区划说明”并“存档备查”。我们现在看到的全图(二)应该就是这个补充图。
当长春政府第二次报道《插画》时,谢汝琴已经辞职回贵州老家了。这次的审稿人是吉林省新任民政特使邓邦殊。7月25日,他批准了分区规划,但认为地图比例尺不符合官方规定。“图纸不是画成正方形的,但还是转到办公室查了一下我们办公室发的图例,然后就画好了,提交了。”。8月底,长春市政府上报了一份“画正方形的图”。可惜这张地图在长春档案馆没有找到。从历史档案中可以看出,清末出于实施新政的需要,长春市政府被要求提交各种地图,如区域地图、房产地图、河图、公安机关分布图等。,但只绘制了一幅地图并提交给上级机关,没有保留任何副本。但现存的两张全图中有一张被上级批驳,另一张是长春知府索要的复印件,也说明了长春府圈定的重要性。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3月,长春府改为长春县。同年,县办公室根据要求重新提交了长春自治区的子地图。这两幅原始存档的全图可以作为参考,所以它们被放在相关官方文件的末尾,并一直保存到今天,这就是为什么全图(二)被认为是在1913年绘制的。而两部《全图》的档案,经过近百年的几次变动,散落在三个档案中。如今,为了保存历史档案的原貌,它们没有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因此,没有人将这些档案与这两张地图联系起来。
长春市区域界定与扩展
历史上的长春府城位于于恒乡571A内。长春涪城以东是伊通河,人们称之为“东大河”。长春阜城东岸是福安乡的边界。从1825年到1910年的80多年间,长春城从未大规模东渡伊通河,只在南关永安桥形成了南岭等几个村落。同治四年(1865年),长春城范围确定为挖池筑墙,防止农民军攻城。随着营口港的开放,长春处于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关键节点,贸易日益发达,人口不断增加,商业大量开放。长春市西部“双桥”与西门之间300米长的道路两旁,成为货代的立足之地,服务工商业十分繁荣,形成了西陵商业街,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商号被称为“西陵八大宗师”。从“全图(1)”来看,这条街应该属于五虎屯的范围;此外,城西还有贾珠大屯、义和团、黄瓜沟等村庄,与长春市仅隔一条西河沟。在城北,长春廷黻人判李今庸于光绪十年(1884年)买地修建郑阳书院、杨基学院等公共设施,说明当时长春的建筑已经饱和,或者地价比较贵,迫使长春在北门外开发。
长春西大门、北门外地区虽然接纳了一些城市内的商业、文化、教育机构,在功能上与城市融为一体,但仍属于57类。根据全图(一)中的“贴纸”,1910年长春市区边界为“西双桥子,北北门,南永安门,东东门”,与同治四年确定的市区范围大体一致。
谢汝琴明确了什么是“程响地区”,即“城内、国内”。宣彤元年(1909年),吉林省咨议局曾将长春府的面积界定为“南有杨家屯,北有四道沟,西有孟家屯,均往城120里”,使长春市的面积扩大了至少七八倍,几乎占于恒乡571A面积的一半。此外,长春府城户口调查员还提出了自己的勘界方案,即“东至大江,西至大佛寺,北至商埠,南至侬寺”。对于以上两种提法,长春府城自治组织办事处的士绅认为,前者“似乎感觉有点遥远,侵占了乡镇边界”,后者“把区域定得太近”,于是作出了妥协,建议“凡是离开农村五里,距离乡镇十里以内的地方,都要划入市隔区”。这也是位于伊通河以东、西门外的五里堡、八里堡等村落被纳入全图(一)的原因。
《乡镇地方自治章程》第三条规定,“边界不明,或者必须单独分析的,由主管地方官员作出详细划分,报本省省长批准”。《全图(一)》提交后,谢汝琴认为计划没有说明“这样划分的理由”,“不是很彻底”,侵占了571A地区,以后肯定会有冲突。他还指责即将调离长春的县长许元稹“在城市自治的意义上,随意推进城厢区”。谢汝琴明确要求长春政府必须“邀请一切士绅,按固有境界”,共同商讨确定,再画详细报告。
在《全图(二)》中,对长春主干道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南至永安门,东至东门,尚旧”,北起商埠,西至西门外,在“张榜”中充分说明了西、北两个方向扩张的原因。这个分区被批准了。根据地图,长春市政厅的范围大致是大佛寺以东,伊通河以西,西路管理局以南,农神寺以北。城西的西陵商业街、皇姑沟、义和团、贾珠大屯、永安门以南的南陵、小南屯都在城市区划范围内。在这种划分的帮助下,长春实现了城市地图的第一次扩展。根据这两张地图上近1000个字的“贴纸”,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长春市的原始规模和扩张过程,因此这两张地图是研究长春市发展变化的重要史料。
清末程响人口与长春自治
长春程响地区的划分为计算各地区的人口奠定了基础。早在宣彤元年,吉林省咨议局就在确定长春程响地区的同时进行了人口普查工作,当时的结果实际达到11.4万人。2002年7月,宣彤长春户籍调查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春大厦的人口只有4.7万余人,人口差异接近60%。由于人口与涪城议会的议员人数有关,根据前者,将有42名议员,而根据后者,只有20名额定议员。这个巨大的差异让吉林省民政特使、吉林省地方自治筹备办公室总理邓邦殊感到不解。他要求长春市政府解释“为什么谬误至今”。长春市政府基于原来的军事统计、部分流动人口、地域变化等原因作出了答复,但邓邦殊没有作深入研究。但长春地区上报的人口表显示,长春程响人口为47300人,但省自治编制办公室查表后发现只有46000人,相差1300多人。邓邦殊痛斥长春政府的这个低级错误是“粗心大意”。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当时长春市政府和长春自治机构并没有认真对待自治。
由于人口不足5万,根据《乡镇地方自治章程》,长春市涪城区议会有20名额定成员,均为长春市绅商名流。
2002年10月,以薛景洲为第一发言人的宣彤长春府城理事会正式成立。然后成员互选后,组成五人董事会,长春中学校长胡云藻当选校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清末长春自治的历史很快成为历史。
姊妹图的异同及制图技术的改进
两个“全图”是为同一件事画的,是典型的“姊妹图”。但两种地图的画法差异较大,所绘地物也各有侧重,从中可以看出晚清地图画法的变化。
在古代中国,地图是国家领土的象征。两国争夺领土时,败者要先出示自己的地图,象征着把这块土地交给WINNER的管辖权,于是就有了“描述不全”的历史典故。中国一直有在各个历史时期绘制地图的传统,很多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全图。传统地图往往采用绘制实物(如风景、森林)的方法来表达地理要素,而不追求精度和比例尺。到了清代,随着对地图科学的理解和掌握,一些包括经纬度和比例尺在内的科学制图方法逐渐被人们所采用。这种变化明显体现在两张全图中。整个地图(一)是从南到北,左东是从右到西,没有比例,有传说。地图中的街道、河流、边界和道路的表现,以及城门、拱门和影壁等传说,追求形象化,表现出典型的中国传统地图绘制特征。长春老城区占据了地图的主体部分,而城北的商埠则被压缩到约三分之一的面积,这也是传统地图绘制手法的重要体现。
全图(二)标注了地图名称,标注了从北到南的比例尺,以及指向北方的图例和方向。街道、河流、边界、道路基本符合长春市的真实情况。城门、政府机关、学校等的传说。改变了最初的比喻表达方式并使用了符号。这些符号大多成为民国地图中的通则。此外,图例中表达的对象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除了常规的河、墙、池、路、桥,全图(一)传说中表达的对象还包括墓葬、牌坊、影壁等。只有水系可以分为河流、沟渠、沟渠等。但整个地图(二)删除了不必要的特征,图例名称更加规范,如将“庙”改为“庙”,将“路”改为“路线”,使后者具有现代地图绘制的特点。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当年6月,省自治组织办公室发布了指导性的绘图规定。
《全图(二)》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还是有传统地图的影子。比如在展示重点上,就像《全图(一)》一样突出长春老城区,把城北的商埠面积缩小到一半左右。如前所述,省自治组织办公室仍然认为整图(二)不合格,除了比例尺,主要是“图不画正方形”。正常情况下,有比例尺的地图不需要使用绘制平方米的方法,这也说明晚清官方传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总的来说,这两部《全图》是清代地图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有力证明,是研究中国地图学的重要参考。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当时科学测绘的知识和方法已经传入长春,为士绅和一般知识分子所掌握。
一百多年前长春市的面貌
1800年,为了管理流入内蒙古的民众,清朝“借地立政”,建立长春堂,并在新立城设立衙门。今天的长春在当时只是一个叫“宽城子”的小村庄。在随后的25年里,宽城子向北发展,成为一个5街2000多户的村庄。除了最早的泉安街,从头道街到四道街,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线,东西都是鱼骨形。宣彤元年,从长春市北门到满洲铁路附属地的地区被正式确定为商埠。
这两张“全图”虽然是为了确定长春市政厅的范围而绘制的,但却标注了大量的地物和信息,使其发挥了街道地图的功能。
两幅地图中包含的要素各有侧重。全图(一)侧重于长春市内外的街道、胡同、道路桥梁、沟渠等地理要素,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如新旧路局、巡马队的位置,东莞、西关“双桥”、“双门”的具体位置等。从图中还可以知道,知府衙门前的西四道街上有一座巨大的牌坊,东门外有一座僧坟,市内的后堡等一批村落都修建了影壁。
全图(二)重点是城墙走向、城门位置,以及当时有重要影响的政府机关、学校、银行、医院、宗教场所等机构分布情况。比如巡警局、布道中心、阜城自组织办公室、二级审判大厅都标在地图上,还有“税司现已改为经济征收局”等表述,可以确认长春市政府的新机构,它们的分布和新政改革带来的变化,有效弥补了相关史料的不足,让我们对一百多年前的长春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作者杨洪友,长春市社会科学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
标题:(文化)两幅清末长春城地图背后的故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清末长春金融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