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季羡林为写作找出路
本篇文章680字,读完约2分钟
1946年,季羡林从德国回来后,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他是个游手好闲的人,除了做好日常的教学和行政工作,还得找点事做。他想写,但他写什么?他犯了个错误。
此前,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期间曾研究过梵语、吐火罗等古代东方语言,相关研究已有良好开端。然而回国后,这类信息完全没有了,只好暂时搁置。写小说?他不想,因为他讨厌小说;写散文?没有太多真情可以表达,也没有一些花里胡哨的话可以炫耀。他羞于做那件事。
这些都行不通。怎么办?那段时间季羡林非常痛苦。无奈之下,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搞翻译。
他从翻译德国小说开始,并于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了《安娜·塞格斯短篇小说集》,向读者介绍了20世纪最伟大的德国女小说家。然后,将翻译视角扩展到梵文和巴利文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罗摩衍那》,印度两大史诗之一。
“文革”期间,季羡林遭到攻击。他被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的位置上推翻,被监督进行劳动改造。前期主要做挖粪浇菜园的工作。后期负责看楼门,保管电话等杂事。
那段时间季羡林坐在门房里,除了打电话、发报纸、写信,真的很无聊。于是我想到了翻译《罗摩衍那》。当时,这部作品在印度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但除了英语,世界上没有其他翻译。
在当时,阅读和翻译被认为是“修正主义”。白天人多,不敢。晚上,他把原文的一小段抄在小纸条上;白天工作后反复琢磨打稿,没人的时候偷偷把翻译写在小纸条上,晚上整理。从1973年到1983年,季羡林终于翻译了这部9万多行5000多页的巨著。《罗摩衍那》中文版一问世,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座丰碑。
标题:(文化)季羡林为写作找出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胡适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