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谁提议为李大钊夫妇立碑?
本篇文章2635字,读完约7分钟
今年是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在关于李大钊的书里,有这样一张照片。1936年6月,李大钊的女儿李兴华带着李艳华、李光华和李新华三兄弟姐妹为父母扫墓。照片不清晰,构图不合适。墓前有一大片树荫,而四兄妹几乎到了照片上方的边缘线。
据李大钊的研究学者宋琳说,他曾经问过李兴华,她说是当时北大一位进步学生拍的。她不太擅长射击,所以她这样射击。
在这两块墓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先生墓”和“李夫人墓”。李大钊的墓碑明显高一些,“李先生墓”几个字垂直排列,略低一些,上面的空白处显然是为以后再次刻下李大钊的“身份”而预设的。
与胡适的友谊
胡适在1934年1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经过万安公墓,我们走进了李瑟娥寿昌的坟墓。去年他下葬的时候,我没送他。今天是我第一次致敬。他下葬后不久,妻子就去世了,葬在这里。两座坟墓里都没有石碑。孟梦麟编碑的时候。“从这篇日记可以看出,这两块墓碑应该是胡适主动立的。
胡适到了北大后,很快就和李大钊成了好朋友。虽然两人在“问题与主义”上有过争执,但争执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所以胡适在五四时期也被称为超党。
之后两者合而为一,涵盖了陈独秀南进党的形成;胡适提倡“好政府主义”,李大钊也签字同意。1926年夏天,胡适前往英国途经苏联时,写下了许多赞美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感想。通过与蔡和森、刘伯坚等共产党人的谈话,他表明了要建党,要“充分认识和执行社会主义的政策和主张”。
文章送回去发表后,李大钊非常高兴,立即要求胡适回来,仍然经过苏联,以便彻底争取胡适。这些文章的发表也引起了反动军阀的注意,以致张在北方逮捕李大钊、高仁山时,以为胡适也是共产党,想逮捕胡适。李大钊被害时,胡适在美国领取博士证书。回国后,鉴于北方的形势,他没有回到北京大学,而是留在上海担任中国公学校长。但是,他心里并没有忘记这个朋友。《胡村》第三集出版时,他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纪念最近失去的四个朋友”,李大钊排在第一位。他曾经告诉人们,李大钊是真正的宗教人士,献身于社会主义。
北京大学对李大钊家庭的帮助
李大钊去世时,除了已经长大成人的长子李,其他四兄妹还在童年。在周作人和沈的努力下,和于1931年夏回京复学,分别进入孔德学校的初中和小学。北大校长蒋梦麟也敢于为李大钊一家的困境承担责任。他不仅支付了李大钊拖欠的工资,还每月支付赵纫兰50元作为补贴。后来有人反对。蒋梦麟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有人能像李一样为社会主义献身,学校也会给他钱让他活下来。”
可能是听到了这些论调,1932年6月下旬,赵纫兰致信胡适,要求他向学校当局宣传:
恰当:两个月前给你发过一封信。不知道收到了没有。希望先和校方协商一下关于保留北大工资的问题!最好看能不能增发人民币!本来学校一个月只发50块钱;而这50块钱是不能按月支付的。家里没有收入,靠这个项目生活是不够的。而这50块钱工资还要发一段时间?你能把时间延长一点吗?请费心做所有这些事情!因为曾经和寿昌是好朋友,所以我才敢要求这个。祝你健康。李向鞠了一躬。
正是这封信告诉人们,李大钊去世后,北大每月给赵纫兰50元补助。根据相关价格数据,20世纪20年代左右,北京郊区一家五口每年可以维持100大洋的生计。顾颉刚在北大的时候,月薪在50元。
为了进一步帮助李家,周作人咨询了蒋梦麟、胡适,要求北大把李大钊留下的书全部买下。蒋梦麟完全同意,但提出了更好的想法。他认为光卖书卖不了多少钱,不如从老朋友手里买了送给北大图书馆:一是给寿长留个纪念,二是多筹点钱帮助寿长幸存者。
宋林评价:“无论从今年还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蒋梦麟的建议都是最睿智最深情的。”
1932年8月26日,周作人致信胡适,要求他再次出面。这封信的第一句话是:
寿昌的长女李兴华(现在是孔德学院的辍学生)卖掉了寿昌的遗书。这件事曾经被我哥和孟林校长说过,只有最近存了书的亲戚才会搬走,李家很尴尬,想尽快卖掉。孟林曾经建议大家收钱买下来送到图书馆留念,不然比从学校买容易。希望哥哥能帮忙,早点和孟林说这件事。文书目已由寿昌侄儿杨俊抄交孟麟。
为李大钊夫妇的墓立碑
胡适辞去中公大学校长,回到北大后,北大校长蒋梦麟几乎事事听取胡适的意见,才下定决心采取行动。他本人曾说,民国十九年(1930年)回到北京大学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我的‘参谋’是孟真。一切细节,都分两次讨论”。傅斯年曾说:“它适合教师和学者,学者住在那里。”他在去世前10天的一次演讲中说:“蒙林的学识不如蔡玉敏,但他的作品比蔡高明。我自己的知识不如胡适之,但他的作品比胡高明。”结果,蒋梦麟笑着回答:“孟真,你说得太对了,所以他们是北大的英雄,我们两个只是北大的工作犬。”
今年云南省委宣传部拍摄的纪录片《西南联大》第一集,说的是1935年北方教育界掀起反抗时,镜头是一群教育代表去胡适家开会学习,胡适站在门口笑吟吟地和大家打招呼。傅斯年后来的评价是:“当时中央军队和党部长期撤兵,平金教育界立即组织起来抵抗,强奸未遂一直到7月7日都是国家的长城。”可见胡适在当时的北大和北方教育中是很有影响力的。如果他愿意帮忙,他肯定会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从李大钊的书后来以这种方式捐赠给北大图书馆这件事来看,胡适并没有辜负朋友的要求。
李大钊死后,灵柩一直停放在浙庙。1933年,赵纫兰病重。三月底,李兴华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李大钊的灵柩已有六年不能安葬,他再次病重。赵纫兰觉得他应该再次向北大的同事寻求帮助,并实现了他最后的愿望。他拜访了胡适、蒋梦麟、周作人、沈、等人,蒋梦麟一一作答。随后、何、、沈、沈建世、周作人、胡适、马毓藻、、、蒋梦麟、、、钱等13人发起了公葬。4月22日举行公祭,4月23日举行葬礼。35天后的5月28日,赵纫兰因病去世。
在考虑安葬李大钊的时候,蒋梦麟选择了万安公墓。鉴于李大钊的身份,公墓经营者、原北洋政府交通部副部长蒋并不情愿。4月13日,蒋梦麟亲自出面,因为他是同乡兼北大校长,蒋侯斌才同意了。
赵纫兰病逝后,蒋梦麟在购买墓葬时做出了明智的决定。他一次买了两座墓,并预定了李大钊墓旁边的赵纫兰墓。但由于蒋不愿意,安葬之后,虽请刘半农题词,但碑未立。
胡适看到两座墓都没有碑,就有了建议蒋梦麟立两座碑的想法。对于李大钊夫妇的墓,胡适用了“哀”字,对于建议,胡适用了“告”字。胡适参加了李大钊公葬的印心,准备推蒋梦麟立碑。这是他对李大钊善后热情的体现。
(作者李传起单位:安徽省委统战部)
标题:(文化)谁提议为李大钊夫妇立碑?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清代东北的恰喀拉人
下一篇:(文化)婉容的旗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