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春“马车地号”的由来
本篇文章970字,读完约2分钟
长春市宋家洼子蔡氏北街东侧,有一处距离宋家明沟和环路约100米的地方。宋家洼子的老人通常称这个地方为“马车之地”。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产生的?
长春站建设与运输发展
这得从长春站的建立和“三不管”的出现说起。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董卿铁路长春以南的权益。1907年,日本人开始在头道沟修建长春站。长春站的建立,使长春成为东北乃至全世界著名的产品集散地。长春周边的农产品,尤其是大豆,不断从长春站送出,从大连、营口运来的日用品被疏散到长春站,使得长春站附近日益繁荣。
长春站产品的聚集和疏散导致了周边地区车厢运输的兴起。运输是当时中短途货运最重要的工具。长春站十几年前建成后,汽车货运逐渐兴起。当时的恒一街,后来改名为日出镇,可以说是繁华,形成了马车街。大多数运输经营者都是一家独大。为了操作方便,运营商尽可能把家放在长春站门前,长春站以北500米左右的“三不管”区域成为首选。
在“三不关心”区域被绑在车上、养马、从事运输的人员
“三无”区位于当年二道沟与其北支之间,靠近合流区,现已迁至长春第一热电厂。长春站建立之前,是一片只有几户分散家庭的广阔田野。20世纪初,随着俄罗斯铁路用地和满洲里铁路附属用地的形成,成为夹在俄罗斯铁路用地和满洲里铁路附属用地之间的一块地方,超出了日俄的控制范围,中国政府无法顾及。
这个地区聚集了很多社会底层的居民,还有一些外地的移民,城市里的农民,马车夫,小贩在这里盖窝棚,盖小房子,形成了一个大的棚户区。一些小店、作坊等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以拴车养马的方式从事交通运输的。因为靠近长春站,所以交通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今天的地名起源于伪满洲国“新京”计划的重新安置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伪满洲国建设计划第二阶段,将“三无”区改造成“新北京”轻工业区。大约从1939年开始,这里的居民被统一迁出,定居在“新泾”的各个地方,包括那些被绑在车上、养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
宋家洼蔡氏北街靠近环路,已经成为拴车养马家庭的安置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马车之地”。即使多年后马车经营者不存在,但“马车地”这个名称一直被使用。目前随着旧城改造,大量城市居民迁移,知道“马车地”在哪里的人越来越少。据一些文字记载,当年杨家围子和八里堡也有“马车地”这个名称,但具体位置一直不清楚。
标题:(文化)长春“马车地号”的由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看盐仓如何变身“皇宫”?
下一篇:(文化)寻本溯源话长春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