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赤柏松古城发现的 “苍颉”款石镇

(文化)赤柏松古城发现的 “苍颉”款石镇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19 19:48:01 阅读:

本篇文章2562字,读完约6分钟

仓颉的传奇肖像。(数据图片)

石碴的正面、背面、侧面和铭文。

赤白松古城位于吉林省通化县快达毛镇西南约2.5公里的山前低阶地上。北高南低,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墙周长1051米,四门三塔。城市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此后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而正式的考古发掘是在21世纪进行的。2005年至2011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两个阶段对城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主要是清理城东庭院和解剖城北城墙。城市出土的绳纹瓦、管状瓦等建筑构件具有明显的中国风,说明城市具有显著的中国文化因素;而生产出来的铁器在形制和年代上与西汉中后期和中原东汉中前期的类似器物相似。因此,学术界推断赤白松古城从西汉中后期延续到东汉中前期。关于城址的性质,挖掘者认为赤白松古城不仅具有军事要塞的功能,而且达到了东北县级市的规模,可能是中央管辖的汉代东北地区具有重要政治军事意义的城市。

(文化)赤柏松古城发现的 “苍颉”款石镇

本文介绍的这个石器是2008年在赤壁松市东部一个平台式排屋建筑的外侧出土的。它由滑石制成,整体研磨而成,呈矩形条状,长14.76厘米,宽3.76厘米,厚3.15厘米。身体下部有斜角损伤,表面有很多痕迹。身体两侧上部刻有“苍界”二字,侧面上部刻有另一个“苍”字。三个字大小基本相同,长约2.5厘米。篆书的风格是小篆,既有字体结构,又有方圆。线条很强,有笔画风格。从细致的观察来看,每一笔基本都是一次性完成的,几乎没有停笔断笔的现象。线条流畅自然的转折衔接。可以看出,雕刻师对篆书的形状和结构把握得相当熟练。从文字史来看,汉代继承了秦制,开始使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变直繁简,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广泛使用的主流文体,东汉进入全盛时期。目前,东汉碑刻、简牍等文字资料多为隶书,但篆书作品较少。所以推测这个篆书石刻工具可能属于西汉时期的遗物。至于物品的性质,考古发掘者暂定名为“抛光石器”。事实上,从这个器物的功能和属性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出结论:第一,这个器物是用滑石制成的。十种常见矿物中,滑石的莫氏硬度为1,是一种硬度小于石膏的石头。一般不会作为制作生产工具的材料,更适合制作饰品、摆件、观赏物件。所以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器物属于非生产性器物。2.在这个器物上刻上造字圣人苍介的名字,可以说是给它贴上了标签,其文化意蕴是显而易见的。第三,器物本体边缘有光滑细腻的磨损痕迹。据相关专家分析鉴定,应该是长期触摸和玩耍留下的痕迹。基于以上三点,作者推断该器物应为西汉时期使用的压舱物。

(文化)赤柏松古城发现的 “苍颉”款石镇

镇,一种压制东西的装置,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早期,镇上的船只被用来压座位和挂窗帘。大部分是石头和铜做的,大部分是动物形状。考古学称之为“座位”。关于贞芪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书房里的书案。第一,古代文人经常把小青铜器和玉器放在书桌上玩耍和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重量,所以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会用手压制文件。第二,受Xi镇功能的启发,由它衍生而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镇具正式进入书斋的时间不晚于南北朝,引用史料《南荣源祖史》“皇帝试图以书案下鼻为椽,以铁为书镇,十分兴盛,以备安全,欲更换人员”。到了唐代后期,杜光庭的《录异记异石》中也载有“惠济之士李条,偶拾小石,蓝黑相间,光滑可玩,可当书救镇”。这是古代人使用镇流器的最早文献记载。所谓“书镇”,就是文书之镇。纸发明后,人们开始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因此舒针也被称为“镇纸”。目前,我们在舒针看到的实物资料大多是宋元以后的遗物。前者实物产品相对较少,而舒针早在西汉时期就极为罕见。在通化赤白松古城发现的实物表明,舒针早在西汉时期就被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小镇的形状是长方形条状,类似于明清时期流行的尺形书镇。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城镇统治者的初始形态。根据考古发现,纸虽然出现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但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所以赤壁松古城的书镇应该用帛麻等书写材料压制,用石头压制,防止起皱和移动,方便书写。

(文化)赤柏松古城发现的 “苍颉”款石镇

城镇器物上的“仓颉”风格也有其历史文化背景,可以合理解读。

仓颉,又名苍介,原名侯刚,仓颉第一任教师。在历史传说中,他是黄帝的左臣,是造字始祖。他的身份和造词事迹自战国以来就广为流传。汉代及以前有很多相关的文字记载。如《荀子·解蔽》载:“好书流行,独仓颉也。”《韩非子·武记》载:“仓颉之书,前者,亦谓私由环,公由私。”《吕氏春秋君寿》载:“西仲是车,仓颉是书,后稷是粮,皋陶是刑,昆吾是陶,夏邑是城。这六个人都过得不错。”《淮南子·本·景讯》载:“前仓颉写了一本书,但夜里雨落了,鬼哭了。”《春秋·元·命苞》载:“闫隆微小,四目明亮,有实德,而你生而有书。所以穷天下之变,仰视魁星之势,俯视龟、鸟、鸟的山川,用手掌造字,天是雨粟,鬼是夜哭,龙是隐。”

(文化)赤柏松古城发现的 “苍颉”款石镇

汉代以前,仓颉为知识分子阶层所熟知,成为知识分子推崇的对象。尤其是西汉时期,他被神化到了最高境界。秦始皇并吞六国后,李斯丞相写了《仓颉》七篇,作为统一汉字的基础,写在《秦晓传》中。进入汉代后,该书以隶书的形式被改编和复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汉武帝时期,重视教育,建立太学,发展地方教育机构和私立学校。"写了一本书教后嗣,小儿子继承了赵,并谨守戒律."《仓颉》作为小学生使用的识字课本,随着政府的颁布和人口的流动,已经传遍了全国,并蔓延到了当地的县级。据考证,海外人士捐赠、北京大学收藏的竹书《仓颉》,年代最早,人物最多,即西汉武帝版本。据报道,“8820里至长安,480户,3360口”,偏远的城邦小国郭晶晶的废墟上也发现了仓颉的残迹,这说明这本小学生用的教科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事实上,《仓颉篇》不仅仅是一部字典,它还包含了西汉政权将中国文化输入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意图。汉武帝定居魏国后,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中部建立了四个县。县级官员由中央政府派出。政治、经济、文化法规基本沿袭了中国式。此外,大量中原移民的涌入对这里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化赤白松古城位于汉代四郡之一的宣图县。在学术界,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城址是汉宣图县下属三县之一的上因台县府。千叶松城古城遗址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文物,表明当时的城市居民大多是汉族人。这件“仓颉”石镇器皿是上述历史背景下的遗物,其历史文化价值十分重要。

(文化)赤柏松古城发现的 “苍颉”款石镇

(作者马红,吉林省文物考古学家)


标题:(文化)赤柏松古城发现的 “苍颉”款石镇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