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上的人民大街
本篇文章1084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市民路过长春市人民街,会发现建设正在昼夜不停地进行,铺设非机动车道,改建市政管网,种植园林植物……一项大型的人民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升级工程正在紧张进行。
人民街作为贯穿长春市的中轴线,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沧桑岁月,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人民街在建设之初是什么样子的?两边有哪些历史建筑和老公园?有哪些与这条街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本报以此转型升级为契机,向大家讲述这条街的沧桑。
回顾过去,人民街已经从一百年前的殖民地街道发展成为现代城市中宽敞美丽的交通要道和承载城市记忆的历史文化街区。旧面貌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整个城市的发展变化。
人民街,在历史上,被分为两部分:中央关和大同街。
从长春站到西公园(现在的胜利公园)的中央环线建于1907年。原名长春街,1921年后改名中环。中央链接长900米,街道宽35米。这段路以长春站为中心,与东街、西街一起形成放射状的主干道,成为当时满洲里铁路附属土地上的城市主骨架路。
因为这条街原本是作为官厅和公建街定位的,所以商业建筑并不太多。这条街最早要建的建筑有大和宾馆(金春驿宾馆)、邮局(现宽城邮电局)、警察局(原宽城公安局)、日本神社(现省政府幼儿园)、长春小学(现天津路小学)等。
满洲国成立后,满洲国先后修建了满洲国新京分社(现长春铁路局)、国都饭店(现吉林省第二招待所)、太谷大厦(现吉林省招待所南楼)、满洲国图书馆(原长春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伪满洲国通讯社和红保协会(现中国移动青岛路营业厅)、加油站、伪满洲国通讯社(现手机商店)
大同街北起西园(今胜利公园),南至伪满建国大学(今长春大学),全长7500米,宽54米。1932年动工,到1933年底,西园至大同广场(现人民广场)一段竣工。1935年后,该路段进入建设高峰期,各种官厅、会所、银行、百货大楼、写字楼等建筑开始陆续修建。到1938年,大同街已经基本建成,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北京第一街”。
大同街是伪满“新北京基建计划”中最重要的南北干线,成为长春新老城区的中轴线。道路采用“平面环形交叉口”方式,设计6个街道广场,包括站前广场、新发广场、大同广场、兴仁广场(原解放广场)、致胜广场(原自由广场)、建国广场(现工农广场)。主干道和辅道之间有绿化带,形成主辅分离的三级布局。
1945年东北光复后,苏军进驻长春,将这条街改名为斯大林街。1946年国民政府时期,街道分为北中山街和南中正街两段,中央广场同时更名为中正广场。1948年后,这条街被称为斯大林街。1996年5月1日,更名为人民街。
(作者方友良,长春规划研究中心历史城市部研究员)
标题:(文化)历史上的人民大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开国第一少将解方
下一篇:(文化)长春最古老的戏园燕春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