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老长春村落集镇如何在蒙古王公放牧之地诞生?
本篇文章3259字,读完约8分钟
1825年,原位于新立市的长春办事处北移至宽城子。宽城子,又名宽庄,此后成为长春会馆的政治经济中心,是长春建设城市的起点。在更早的时候,宽城子的区域是什么样子的?清代长春地区是蒙古王侯的牧地。在清廷严格的封禁制度下,宽城子是如何改造成乡村的,宽城子是什么时候建立城市的?
历史上,辽金时期长春繁荣,但元朝占领东北后,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商业和手工业衰落。虽然明朝在长春建立了伊屯河卫队,但由于人口稀少,没有有效的农业发展。
清军入关后,大批人随清军入关,留在东北的人口很少,只有少数旗人和百姓。清康熙九年(1670年),清朝建立了新的柳条边境线,主要目的是保护清朝皇室的发源地和清朝的东北三陵。同时划分了满蒙边界,既限制了蒙古人向南流动,又限制了流民向北越境。为了区分清中叶以后的流民,清朝称陈敏为入关前在此居住的人,或沿康雍三朝来到这里的人。新柳条边建成后,旗手的村落都划在边内,而人则分散在新边内外。所以今天长春附近的柳树边外,只有几个村的人和旗手住在一起,户数很少。他们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宽城子的开始与蒙古王公的招募和开垦密切相关
宽城子所在的地方属于清代蒙古郭尔罗斯前旗所拥有的土地。郭尔罗斯前旗土地面积广阔,相当于吉林省松原市、长春市、农安县、德惠市县、长岭县、甘安县全部,以及九台县、怀德县的一部分。作为龙兴之地,清朝对蒙古土地的管理非常严格。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朝廷颁布全面封禁蒙古,加强管理,并多次告诉吉林将军严禁跨境开垦游牧土地。旧金山研究所的官员被派去与当地官员一起检查,将违法者绳之以法。相关规定非常严格。
据记载,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前郭尔罗斯旗贡格拉卜坦开始招人开垦,土地荒芜。从此,河北难民开始大量进入长春。但毕竟是侵犯了神圣生命,当时的惩罚也是相当严厉的。所以一开始的填海是秘密的,范围也很小。从1789年到1800年,嘉庆元年(1796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试探性的,后一阶段由于帝国行政的放松,郭尔罗斯前旗呈现出大规模开垦的条件。
嘉庆皇帝即位后,比他的父亲乾隆皇帝温和得多,心胸也开阔得多。认清长春市废弃地和复垦地的现状。开垦未开垦的土地仍然受到严格禁止,并规定“难民的任何进一步进入都应受到严格处理”。然而,由于利益关系,地方官员对流离失所者的监督仍然流于形式。从现有史料来看,嘉庆皇帝并没有实质性地与吉林官员打交道。嘉庆皇帝的态度纵容了开垦土地的行为,也导致了地方官员对蒙公的纵容,使前十年耕种的人数增加了七八倍。
此外,于乾隆年间攻爵的孟共工格拉布坦决心上进,千方百计起死回生前郭尔罗斯旗。每年他都增加对李的进贡,并得到李的赏识。通过各种途径发展草原经济,开垦是其措施之一。清乾隆四十九年,在李·的商议下,贡·格拉坦恢复了扎萨克的职务,重新主持了旗政。他攻打贵妃后加强了与李的联系,这一次取得了成效。他借此增加自己在朝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为他在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推行弃荒地政策提供了权力保障。随着朝廷压力的减弱和内部权力的巩固,贡各拉屯招人开垦土地,增加了库甫的实力。从嘉庆元年开始,他就在长春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半露天开垦。
据史料记载,长春的大规模土地开发和流民入境,始于嘉庆元年。比如《长春县志》记载,万宝山和清嘉庆初年人越来越多;朱家城子:嘉庆初年朱来此耕种。这种记载在《长春县志》中屡见不鲜。《伪满时期在郭尔罗斯大旗开辟蒙古土地考察报告》记载了当时的扎萨克在郭尔罗斯大旗的秘书苏·的考察情况。苏也明确指出,长春是郭尔罗斯前旗开放的第一地。《东三省政策战略》明确记载,长春政府征地时间为“嘉庆初年”,涌入的难民除直隶山东等地外,还包括定居盛京的第二批移民。时间上有两个阶段。在空,整个长春地区也是两次开发,从边墙开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呈现出扇形辐射扩展和深度的过程。第一区,即长春堂建立时,先设四乡;第二个街区空的发展,也就是随着难民的增加,农安乡和贾茜荒以及木石河金笳荒在道光两年间被加进去。由此可见,宽城子的确切起始时间应该是清朝嘉庆元年,也就是1796年。
老长春管辖的大部分重要村镇形成于嘉庆
从1800年长春堂的建立到1889年长春府,随着大量人口的进入,长春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乡镇。据记载,当时长春有五个乡,分别是福安、于恒、怀化、穆德、农安。《长春堂地全图》附文说:“同治三年,调查大小乡镇五百余村。”在这张地图上,25个地名用省略号圈起来表示它们的重要性。长春县方志,重点是长春市政府管辖的十大乡镇。由此可见,从同治三年(1864年)到1924年长春县志的最后期限,已有60年的历史。可见长春堂这十个乡镇的重要性并没有改变,依然人口密集,是最繁华的居住区。《长春县志》详细记述了十镇的开垦和建立时间:
新立城:(1800)随着长春堂的建立而兴起。
东卡隆:位于长春院以东60里,清嘉庆二年设立。它是十个城镇中最繁荣的。
万宝山:北方八十里治,清嘉庆初年,越来越多的人被耕种,他们成了城市,他们互相需要。他们只有床,卖小生意。
朱家城子:治东北110里。清朝嘉庆初年以前,朱氏来此耕种,有一土城,故名。继承人培养人,于嘉庆十三年建立市场。
鲍家沟:前清嘉庆年间,鲍氏来此耕种,后嗣越来越密集,于是设集。
小高龙:清朝嘉庆年间,耕种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建立了市场。
小霜堡:土地属于荒地,清道光七年开垦设立。
翁克:藏品建立于清朝咸丰年间。
烧锅店:清嘉庆六年,嘉庆二十年,山西人派吴设立瑞幸党,二十二年加瑞幸烧锅。
西大岭:嘉庆时期收藏。
在上述重要城镇中,清代嘉庆时期形成了八个,道光、咸丰时期分别形成了两个。嘉庆八村中,东卡伦、万宝山、朱家城是嘉庆初年形成的。这说明从1791年到1795年,出于对乾隆皇帝的恐惧,不是孟公大规模开荒,而是嘉庆皇帝继位后才加紧努力,长春地区的大规模开荒和大规模开荒导致形成了10个比较大的村落。此外,宽城子和万宝山、朱家城、小恒隆、东卡伦、小霜城堡一样,距离最近的也就20公里,距离最近的也就50公里。可见宽城子和十大乡镇一样,都是同时诞生的,都是蛮荒之地的产物。宽城子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早就被难民占领,是越南难民最早的落脚点。
历史数据记录了宽城子建市的准确时间
在清代长春堂管辖的十大乡镇中,《长春县志》记载了它们设镇的时间,但《长春堂迁地》没有记载宽城子的创建时间。宽城子最迟出现在清朝嘉庆元年。这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根据长春堂全图所附文字,长春堂位于吉林省省会的西北角,距省内280英里,即宽城子。属于郭尔罗斯的公有土地。始于嘉庆元年。地图上还明确标明“长春堂是宽城子”。
1906年创办的《盛京时报》也明确记载了长春饥荒的时间。1908年《盛京时报》记载:“长春自嘉庆元年建立,交易公平,交易可靠,绝非其他城市可比。同治四年,马贼猖獗,吉林、奉天两省仍遭贼袭。长春靠商铺的力量养胆子挖修城门,市场靠它保存。”据《盛京时报》的这条消息,宽城子的开垦时间是“嘉庆元年”,与《长春堂地全图》记载的长春开垦时间一模一样。在记载中,“建立市场”就是建立市场,开始商业交易。这种交易不仅仅是宽城子村民之间的交易,周边的村子也会来这里买卖;还会有具体的交易日期,比如每周三,周六,九月。《长春县志》初稿写成“十大镇”时,人们去市场的具体日期,要么258,要么369等。
《长春县志》记载,这十个镇中,有五个有一段时间是农民聚集起来,然后建立集市的。比如万宝山,“清嘉庆初年,人越来越多,把自己定为城市”;朱家成子,“清朝嘉庆初年以前,朱氏来此耕种...耕种的人多了,市场是嘉庆十三年设立的”;肖和龙,“清朝嘉庆年间,耕种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建立了市场”。然而宽城子并没有“多培养人”、“天天多培养人”的时间过程。参考其他乡镇的建市过程,可以得出结论,宽城子早在嘉庆元年就应该存在了,无论是人口还是商品经济的潜力都有“建市”的基础,所以嘉庆元年不可能建村。
标题:(文化)老长春村落集镇如何在蒙古王公放牧之地诞生?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正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