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东西朝阳路 得名的朝阳区
本篇文章1348字,读完约3分钟
长春绿地覆盖率全国第一,素有“森林之城”、“花园之城”之称,朝阳区居全市第一。朝阳区位于长春市西南部,风景秀丽,面貌独特,街道宽阔,高楼林立,东北是该市重要的商业、金融、行政区。
朝阳区是长春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是东北沦陷后的新街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长春被指定为伪满洲国首都。日伪统治者将朝阳区划为“新城”,进行重点规划、开发建设。根据伪满洲国国家基本建设局的资料,“新城区”建设的主要项目是国务院和伪满洲国政府八大部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日本建筑、公园、大学、科研机构、来东北掠夺的企业办公楼。
1932年实施“第一个基本建设计划”,最初由伪满洲里基本建设局承担,后移交给伪新疆特城办事处工务部。到1937年12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1938年实施“第二次基本建设计划”。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建设中断。根据所谓的“一期基本建设计划”,建设范围是:以人民广场为中心,沿人民街两侧、团结路以南、大井路以西、沈畅铁路以东、南湖路以北延伸,基本上是今天朝阳区的雏形。
在规划中的“新城区”,日本统治者强行购买土地,重新安置居民。
“新城区”基本建成后,日本伪政府机关、俱乐部、高等院校、官邸、日式住宅多迁移集中于此。公园、赛马场、剧院等。供日本人尽情享受的“新城”也已建成。
当时伊通河西侧有几条支流。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沟渠经过多年的人工改造,现在许多支流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朝阳区曾经有一条黄瓜沟,发源于Xi安桥东南的黄瓜沟,流经以前的白山公园和今天的儿童公园,沿着现在的康敏路,在永安桥附近与兴隆沟汇合,然后流入伊通河。兴隆沟是市区南部最大的沟渠。主流发源于分水屯东北部,与工农路附近其他小河流汇合,由西南流向东北。1937年,在汇流点附近,沿工农路西南侧筑坝,截流后形成今天的南湖。多余的河水从南湖大坝流出,经过现在的动植物公园,与老虎谷汇合,继续流向东北,与黄瓜谷汇合,流入伊通河。老虎沟流经安德宇和长春动植物公园,最后流入伊通河。随着“新城”的建成,天然河流成为城市排水的明渠和涵洞,河流的自然特征基本不复存在。
1937年,伪新疆特城有12个城区,其中兴安区、顺天区、承德区、惠仁区都位于朝阳区。1940年撤出兴安区,划归顺天区。1942年,承德地区改为昔阳地区,惠仁地区改为安民地区。1945年光复后,国民党于12月接管长春。从那以后,朝阳区被分为三个区:中华区、西阳区和安民区。长春于1948年10月19日解放。此后,朝阳区被统称为中国区。1950年改为第四区。1955年,以东朝阳路、西朝阳路命名为朝阳区。
东朝阳路建于沦陷时期,位于朝阳区东北部,地质宫以东。1933年命名为东朝阳路,至今仍在使用。这条路东西走向,从东边的人民街到西边的朱敏街。它长1090米,宽14米。日据时期,许多日伪精英沿东朝阳路居住,形成由独立的“洋楼”组成的高档住宅区,一度是长春独特的文化景观。现在还是小区,街道干净,环境优雅。西朝阳路和东朝阳路同时修建并命名。它们位于地质宫的西侧,东起西朱敏街,西至安达街。道路长820米,宽28米。它是一个住宅和商业区。20世纪末,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在朝阳西路西端修建了一座立交桥。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提供)
标题:(文化)因东西朝阳路 得名的朝阳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