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夕阳芳草见游猪图》考
本篇文章8870字,读完约22分钟
王、、合著的《猪又图》,1926年5月9日发表于《晨报副刊·星期画报》
1925年秋,在心悦学会的宴会上,梁任公以《夕阳草见游猪》这首诗写了第七个字,没人猜对,引为笑谈。画家王当场写了三只游猪,补了落霞草,作了诗,任公以楷书为绘画题材。这种游泳猪的画面在后来的流传中产生了几个版本,哪个版本是母的,母的存在地点一度成为疑问;有趣的是,像这幅画一样,这幅画背后的宴会收藏故事也发生了几次变化。
随着猪年的临近,一个萦绕心头许久的小故事被回忆起来。这是一个关于梁任公的故事,一幅关于猪的画。
梁启超藏文版猪游
在2009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传承与变迁——亚洲重要藏家收藏清末民国书画特藏》中,有一幅《夕阳草中见猪》(地段号356,长146.6 cm,宽44.2 cm,以下简称“猪游”)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27年,新会人梁任公请画家王画,并请友人作诗附言。
在画框右边缘中上部,有作者王的两行题词:“任公先生是个写字的猪,即请正确教导。丁伟六月,王云梦呗。”印章:王允(白色),朱,“破斋”,印在框的左下角,是王允的堂名。王芸(1888-1934),字白萌,江西凤城人。早年在泸州某银行当学徒,后随黄善寿、吴昌硕学画。民国初年,他北上司法部工作,结识了梁启超、余少松、陈师曾、姚茫父、陈半丁、齐白石等名家,并能观看公私珍宝的临摹。经介绍,王在32岁后担任北京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数年,后辞职。
画的核心是自上而下,逆云而云,草从画面底部由近及远延伸,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十一只肥猪三三两两地在草丛中漫步,或低头觅食,或昂首巡逻,或转身,或东张西望。颜色要么是纯白,要么是纯黑,要么是黑白。简而言之,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生动而淋漓,这使他们成为一个很好的系统。
在画面的左上角,姚茫父的长提问:
当你拿到晚霞草看游泳的猪,你得到五个字六个韵:不觉得畅快,猪在游泳。夕阳无处,草贴天。龙在牛羊外,望着山野秋色。尾巴摇红摇暗,蹄子认绿认蛮夷。我有幸无缘无故陪龙战,帮凤楼。三句话不要写错,求御题。
及跋曰:
去年任公说过这句话,“云是乾隆的御诗。”。梦是白写的,其余是补景赋唐人试法,故有龙斗凤楼之语。这件事发生在去年春天。过了几天,病就废了,任公公也是白做了一场梦,但他还是在之前的作品上签了字,尽力写着书,因为他记得。6月22日,丁卯是华钥的父亲。印章:(朱)、莲花(朱)。
以画框上方为中心,梁任公问自己:
夕阳下看猪。去日本木浦的凌涛馆,是诗迷戏,唐鹤安拿这句话盖住它的第七个字,不能一起拍。出原是干长御诗也。昨天年会上吃了首都的新月会。开会的时候我以为是喜剧片,但是我的梦想是白色的,父亲把它作为绘画题材,让我产生了很好的兴趣。我父亲试着背的时候能背出来。所以请两位先生编一个轴。齐超丁茂秋。印章:梁(朱)。
根据三人的题字,游泳猪的画像是梁仁恭于1927年夏向王重绘的。游泳猪的图片,原母是“去年”(1926年春)。在学会的一次宴会上,王与进行了现场合作。那么,“去年”的原母还活着吗?它的脸是什么?
简藏文版《图》与莽父铭文
妈妈的猪旅游地图
女家长“猪又图”下落不明。然而幸运的是,1926年5月9日《晨报副刊·每周画报》和1935年1月1日《北平晨报元旦副刊》都刊登了《你猪图》。
此外,《晨报副刊·每周画报》还同时发行了一篇文章,其中对作品的出处有更详细的描述:
我去梁丘任公先生那里招待心悦俱乐部的时候,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小俊,酒也是热腾腾的,所有的怪事都在一起听着笑着。任红音说:“我昨天读甘龙帝王诗词的时候,有一句话很奇怪。它的六个字我能背出来,最后的字留给大家猜,但恐怕不太好猜。”也就是说,郎音说:“夕阳下再见……”有方便的说“流浪少女里见?”任公道:“是歇息句,是畜生。”当时的猜者很多,牛羊都属于其中,能入诗的几乎都被引用过,但没有一个在中间。任公曰:“字不奇,‘猪’也。”所有的客人都鼓掌。覆盖古代帝王,隐居上元,不养牲畜,习惯了在村贩里看到,却又惊为天人,即吟诗作赋,描述所见,从而成为千古名句,耗费了大家的推敲。当时有两个画家在场,一个是王,一个是,两个人都想用纸画画。梦里白山画动物,抱细毛写三只猪,求父亲补晚霞草。《仁功》记录了甘龙帝王体系的名句。反复的,他父亲的兴趣还没完,就即兴写了一首诗。因为原句是甘龙写的,戏剧效果让它变成了五个字六个韵,在书的左边。当时就成了好故事。姚的诗不可读,记录如下:
它被赋予了五个字六个韵来看夕阳下游泳的猪:如果你觉得不畅快,猪在游泳。夕阳无处,草贴天。龙在牛羊外,望着山野秋色。尾巴摇红摇暗,蹄子认绿认蛮夷。我有幸无缘无故陪龙战,帮凤楼。三句话不要写错,求御题。
那是在日本人入座期间,和宰相斜眼谈起陶渊明的病情。盖涛的诗里有一句话“东篱下取菊花,悠然见南山。”不斜眼的话可以看到东篱下的南山,所以断定陶也斜眼。这个语言系的一位著名学者曾经逗过眯眼的艾菊总理,他的推理很精彩。孟的父亲在找一句话。听到这里,他写了一本书,说“我不觉得悠闲……”有人说:“乾隆也斜眼。”再次开怀大笑。亦足纪也。当天背诵这句著名的甘龙句子,在新月社的饭桌上好好珍惜。需要很多人去猜。如果写了一本书,揭示了朱香坊桥的两岸,无论你是谁,都不要去想它。
(见《晨报副刊·星期画报》1926年5月9日第1卷第34期第1页。作者:斜总理是指金彭云,1877-1951,又名易青,山东济宁人。(
虽然局限于当时的印刷技术,画面不够清晰,但仔细观察这个“猪游”不难看出:一是画面内容明显比任公1927年收藏的“猪游”短,猪只数三只。任公的题词和他父亲的题词也很简单——这和宴会现场的即兴之作是一致的;第二,屏幕上父亲和父亲的铭文位于左侧,父亲很小,靠近左边缘的下方位置。正如文章所说:“姚的诗不可读……”
这是与这次“猪游”有关的心悦学会宴会集最早的文字描述,也应该是最接近事实的。文章发表于1926年5月,宴席发生在1925年秋,也是母系“猪又图”的创作时间。但如果把1927年梁任公出版的《猪又图》碑文中所述的“去年”,那么心悦学会宴会集与其母亲的《猪又图》的创作时间则指向1926年,相差一年,难以解决。
王和画的题为《游猪图》,1927年,梁启超旧藏
有趣的是,9年后的1935年,正是猪年,《晨报》便在元旦副刊上转载了这一张“游猪”的照片,以及邙父的诗《赠晚霞草看游猪》,并附有社骨干黄的一段话:
新月舍是十年前胜利宴举行的地方。晚上常请任公、宗孟、孟府、京生、白萌等人赴席,把席给知模的地主也在席末被追。席间,他担任公开发言人:“昨天晚上,我翻着乾隆御诗,得到一句:‘夕阳草见你□’,最后一句话麻烦你猜猜。”有“人”、“女人”、“孩子”。任公曰:“须从奇处想。还有“鸡”“蛇”“牛”这几个字。任公频频摇头,徐对众人说:“是‘猪’字,所以你们的诗只要干就不算。举起你的座位笑吧。梦白擅长画猪。你为什么不写这个奇迹?于写了笔和纸,让大众先做名句。梦白是写三只猪,父亲是填晚霞草。都叫莽爸爸一个。
列表,当赋应作诗。莽父即席成五言六韵(莽父应作诗见十一版)。诗和书画是三个独一无二的东西,作为一个伊林的精彩故事一次性播出。风吹走已经10年了。如果你做出这张图,你的梦是白色的,你的父亲是失落的,那么坟墓已经被拱起了。回顾过去,会有腹痛。今天的价值是海穗,北辰社借此机会,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补充。画画的理由同上。子美吉。
毫无疑问,相隔九年的两家报纸刊登的游泳猪的照片是同一部作品。然而,由于版面的原因,第二次发表的图片左侧略有删节,姚茫父的诗不见了。
毫无疑问,相隔9年的两段,指向的是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作品,是当年新月社宴席上的作品。手稿的作者应该是事件的见证人。第一段作者不详,第二段指的是“”,即社会的投资人之一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谁是主持人——1926年,温说“去招待任公先生”,1935年,温说“我常请任公、宗孟、孟父、景生、白萌”,孰是孰非,一直难以确定。
那么,两家报纸上刊登的女家长“猪又图”还活着吗?委托人简其昌的侄孙简仁义先生写道,这幅画一直珍藏在苻坚,这导致了另一幅游泳猪的画。
简藏文版《游猪图》
简仁毅先生是贵州画家,他的父亲简夏鼐是著名作家。曾任贵州省文联主席、CPPCC副主席。在第106-108页,颜仁义先生讲述了端木蕻良在《乡土浮生之魂——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中所讲的“猪之旅”的故事:“有一次,著名诗人徐志摩在茶馆接待了一些艺术家和名人,梁启超、王、、和我的七位祖父。在生动地描述了宴会上绘画的盛况之后,简先生写道:
端木蕻良先生的这篇文章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在看文章的时候,画“夕阳草中见猪”恰好在我家。其实这幅画的原作并没有消失。经梁先生、王先生、姚先生同意,由我七爷爷从《晨报副刊》编辑部收回。它被珍藏起来,后来传给了我的三个叔叔,简贤达先生。
1964年,父亲去北京参加全国文艺代表大会,顺便拜访了三叔,三叔在家里发现了这幅画,一看就放不下。当时三叔因病半瘫,看到弟弟从千里之外的老家来看望他,非常激动。看到父亲一直在画前琢磨,就放弃了,交给了父亲,叫他好好保存。父亲回到楼里,把画挂在书房的墙上。
作者联系了简先生,渴望看到《母亲》和《猪又图》的美。然而,当照片被发送时,作者很惊讶。太有趣了——原来是另一张游泳猪的照片。
游泳猪的这张图和上面两张图明显不一样。首先大小不同。1927年“猪之旅”高146.6厘米,宽44.2厘米,长宽比一般为3.3比1;1926年《猪之旅》没有标注尺寸,但从画面推测长宽比大致为3比1;在剑家隐藏的这个里,很明显长宽比只有2比1。简藏文版《猪又图》中任公的题字与母本《猪又图》中任公的题字相同,但字体更接近乐谱。莽父碑文略详。临摹《浮德夕阳草》古五言体后,有一句附言帮助我们了解这部作品的来历:
冬至前两天,纪常得王云梦白作,为的是重录曾经为写的诗美。周大烈对昆曲的印象享受着柔韵,但实际上是一场没有得失的游戏。华钥是一位父亲。
从后记中可以看出,一念先生(姬昌)在1925年12月20日,第二个丑陋的冬至的前两天,得到了这幅游泳猪的照片。而新月社的母本“猪又兔”属于黄子美。苗吉常常是和梁任公志趣相投的同志,是心悦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她与、、王、等画家和画家都很友好。当王建的家人第一次感受到王和合写《游猪图》的异样兴趣时,他让重绘,并让梁任公和分别填题,于是做了这件作品。
在简仁毅先生的文章里,说新月社的《夕阳草见游猪》这幅画就在我家”,显然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各种“猪游图”及相关史实
至此,这些“游泳猪”的故事脉络大体清晰,可以概括如下:
1925年秋,梁启超、简其昌、林宗孟、、范京生、王等在学会聚会(按时间,是以黄的名义租在北京松树胡同七号院),黄、徐志摩也在场。任公以诗《夕阳草见游猪》射第七个字,无人猜对,引为笑谈。画家王当场写了三只游猪,补了晚霞草,在的诗中作了一幅五言古体六韵的画,任公以楷书为绘画题材。该作品是学会主要发起人黄收藏的涂的《母》,目前下落不明。
在1925年冬至的头两天,经常请王补画一幅会游泳的猪,并请作诗。姬昌死于1930年。这件作品被他的第三个儿子简贤达保存了下来。这是1964年送给他的表兄简·夏鼐的。目前由易收藏。
1926年5月9日,《晨报副刊·周画报》首次刊登了《女家长图》,并附有介绍社宴集故事的文章。作者不详。文章只提到“任公先生去梁丘招待心悦俱乐部,座位都坐满了俊”,没有其他嘉宾信息。
1927年夏,梁任公再次邀请王
白萌和姚茫父合写了一张游泳猪的照片,后来被转移到台湾。1998年收录于历史博物馆(台北)出版的《清末民初书画作品集》(第226页,图c59),2009年在中国嘉德秋拍《传承与变迁——清末民初书画特藏,亚洲重要收藏家》中出现。目前收藏者不详。
1935年元旦,《北平晨报》元旦副刊又刊登了《游猪图》,并刊发了黄本人写的一篇短文。文章中明确指出,这套宴席是“任公、宗孟、孟府、景升、白萌的宴席,往往在一个晚上就请到了,楼主也是在知模的追陪下”。
以上是早期有经验的人发表的三张游泳猪图片和两篇短文总结的基本史实。但是由于画不容易看,而且两篇文章很旧,出版物也不容易看,所以知道基本信息的人不多。早在20世纪40年代,《猪之旅》的故事就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信息扭曲和文本变异。
“猪之旅”故事的文本变异
熊佛西与猪之旅
1941年,在梁任公逝世14周年之际,著名戏剧教育家熊佛西为纪念此事写了《忆梁任公先生二三件事》,1943年2月发表于《文学创作》第1卷第5期。本文简单提一下“游泳猪图”的故事:
又一次,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名人突然说,古今诗人从来不用“猪”这个词来咏唱,而李先生却背诵了“夕阳草见游猪”这句话。
这是熊佛西的作品中第一次出现“猪之旅”的故事。虽然只有一句短句,但却是故事从一开始就变异的开始。1947年,熊佛西发表文章《王·故画家。再提“猪之旅”的故事:
我的朋友王的哥哥与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的画也很有趣。三年前在桂林的时候,看到了王军,拍了一张《夕阳草见游猪》,很像梦里的白墨,几乎可以乱真。它是一个图像云:
“十年前,我在老北京胡同看望过凤城画家王白萌先生,看到了他画的一幅会游泳的猪。梁任公先生题《暮草见游猪》,作乾隆御句。白萌先生告诉我,这幅画是一名公职人员即兴创作的。因为绘画和诗歌,这是一个古代从来不用“猪”字来吟咏的人。当时龚老师在场,说乾隆帝王诗词曾经追上来过,因为他背了一句“草泳猪”,记下了这么一段时间。白萌任公先生从那以后就去世了,所以这幅画不知道住在哪里。客人偶尔会想起这个汉模的因缘,模仿它的意思这样做。自乱以来,书画疏长,未能筹划。”
据我所知,题中“某公募饮”的“某公”也是新诗人徐志摩。当时,心悦学会成立于松树胡同,经常举行优雅的集会。除了任公、,还有、、凌叔华、梁思成、林。但画家只梦白,他喜欢和画圈以外的人交朋友。
据说三年前,1944年,我在桂林看到王的弟子王所写的一幅“夕阳下见猪”的画,“很像梦里的白笔白墨,几乎可以乱真”,画上的长题云“白萌先生告诉我,这幅画是某公募酒即兴写的”,可见王先生看到的是母亲的“游猪”画。至于喝酒的“某男”是谁?恐怕王在作画的时候已经失忆了,他显然是个陌生人。熊佛西先生写道:“据我所知,新诗人徐志摩是‘某公’的‘某公招饮’...除了任公、,还有、、凌叔华、梁思成、林。”这属于“小说家的话”。虽然他列举的五个人都与心悦学会有密切关系,但梁思成和林银辉1925年仍在美国留学。他们怎么会参加会议?如果是著名的徐志摩酒席,王怎么会忘了画呢?
熊佛西先生的“据我所知”不详。听起来像是“知情人”和“委托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是当事人,从他的“演绎”来看,他不是圈内人。这是已知最早的关于“游猪图”的故事文本的大规模“变异”。当然,熊佛西只是听说和转述,可见“游猪图”的故事在当时已经流传了很多版本。
刘海粟与猪之旅
著名画家刘海粟曾以“有经验者”的口吻谈起《巡猪图》的故事(刘海粟:《忆梁启超先生》,实为柯所作,最早发表于刘海粟《谈齐鲁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1985年。后来,夏晓虹主编:《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90-333页);
……
过了几天,志摩请朋友吃饭。除了梁先生,还有闻一多、王、、、胡适。
胡适说:“中国古诗很多,诗人吃肉,就是没有人写过猪。这个畜生从来没有进过诗。”
“未必,清朝乾隆写的那句“夕阳草见游猪”。”梁先生真是博学多才。
“有人会画猪吗?”胡适又提出了问题。
"没有人因画猪而出名,但他们会画画。"白萌先生接着说。
“你能画一个吗?”墨池也很开心。
“就用甘龙的句子作为标题。”梁先生喷着一卷卷的香烟,笑了。
“好!”梦白很快就画出来了。诚然,猪是很难给人美感的,需要艺术家的能力,用美的手段来表现。白萌的画,墨韵自然,强烈而鲜明,这是很难的。
那首诗是梁先生写的,莽的父亲又写了一首,发表在《晨报》的画报上。
在刘海粟的口中,宴会主持人按照熊佛西的说法:徐志摩,闻一多和刘本人都在与会者之列。文章采用对话式的写法,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在1981年刘海粟自己讲这段“轶事”之前,没有任何文字提到他也是《猪之旅》宴会集的见证人。令刘高兴的是,1986年,写了《刘海粟大师传》(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
年,第127-128页),在刘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演:
……
海苏从小满家回来,屋里很热闹。胡适之、志摩、芒甫、白萌围成半个圈看诗人闻一多的梁任公画像。
海粟一眼看去,一多的画线很牢固(后来知道他会刻),造型很准。宽圆的额头,方方正正的下巴,宽阔的嘴巴,微笑的眼睛,勾人如智者的神态。
“好~ ~!”海粟在招呼朋友前大声欢呼。
“我不是画家!你和姚先生、王先生都是训练出来的!”一多老老实实谦逊地笑了。
“你的诗很好,诗和画是分不开的。”海粟说。
“那你也写新诗,既然分不开。”不止一个“会”海粟军。
“我只会读书写字。莫若和莫芷也劝我慢慢下海,票友不会,还是画我的画吧!”海粟笑了。
“海叔也来个小品!”Shima有问题。
“我画不好,你赶紧做吧!”一多也在催。
“梁先生累了,不画了!”
“画吧,不要紧!”任公喷出一圈圈的烟,挺有意思的。
海粟很奔放。下巴方而厚,嘴唇突出,眼睛笑得微微干裂。
志摩从餐厅点了几个菜。除了曼夫和海苏,都是不爱喝莱文的人。
"古代诗人都吃肉,但没有人写猪."胡适抱怨猪。
“不一定,乾隆写的那句‘夕阳草见游猪’。”任公纠正了胡适的说法。
“有人画过猪吗?”胡适又提出了问题。
“没有人因为画猪而出名,但是猪是可以画的。”白萌回答说。
“你能画一个吗?”Shima又开心了。
白萌放下筷子,向海苏住的地方走去。比划了几下,就勾搭成猪了,莫云妙极了。
任公写一句话,让父亲写一首诗,后来发表在《晨报》上。这幅画的原作是任公送给他的朋友简其昌的,他住在贵阳老作家简夏鼐的家里。
刘海粟在京期间,是心悦社会的常客,经常在徐志摩主持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作品。他要么看了《猪之旅》和《晨报副刊·每周画报》发表的文章,要么听了徐志摩、黄等当事人讲述的“猪之旅”的故事。因此,半个多世纪后的1981年,刘翔科文慧口述《忆梁启超先生》一文时,使用了他惯用的“干坤大挪移”手法。,刘的名气使得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并被重印和收录在各种选本中,使之“影响深远”。
不可思议的是,写《徐志摩传》时,直接沿用了刘、柯的解释。更不可思议的是,徐刚在写《饮冰:梁启超传》时,也采用了刘海粟的“小说家的话”。于是,这个“小说家的说法”通过徐志摩、梁启超等严肃的传记,被世人公开接受为“历史事实”。由于篇幅有限,作者在此不引用二传中的文字。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探究竟,读一读,也不会笑。
普通小报作者出于好奇写奇闻轶事,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为人们写传记,尤其是像梁启超、徐志摩、刘海粟这样的历史人物,尊重史实是很重要的。怎么才能不像小报记者那样做考证?其实检索“猪游”的第一手资料并不难。徐刚已经提到了1926年5月《晨报副刊周刊画报》上发表的文章《在夕阳的草地上看到猪》,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接受这个最早的报道。半个多世纪后,我采用了刘海粟口述、柯撰写的一篇散文。另外,徐文把文章《夕阳草见猪》归于任公二哥梁启勋,但他不知道为什么。笔者推测,他在引用夏晓虹的《追忆似水年华》一书时,混淆了梁中策《舒曼室词》的两个注释。这两个脚注并列。第一个是作者署名的注释“梁启勋”,第二个是典故“夕阳草见游猪”的注释,节选自11
梁启超的弟子吴其昌在1943年写的《梁启超传》,是一部非常严肃的作品。遗憾的是,2009年百花文艺出版社重印了该书,附录甚至收录了刘海粟的《忆梁启超先生》,充满了“不真实”。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更好的说明刘海粟解读的《猪之旅》故事“影响深远”,甚至更为荒谬,就是对“更有见识的胡适、梁启超”各种版本的无聊解读。如林文主编《风总是被雨吹走:详述民国大文人》(现代出版社,2010年,第347页);孟江南写出了世界上最美的纳兰词(商务印书馆,2011,第146页);
王恩山主编《零散史》(新兴出版社,2012年,第233页);
黄安远《文人:影响近代中国的文化名人》(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6页);刘超《讲台上的中华民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1页);纪《小字:清末民国传书》(同心出版社,2012年,第
220页);王牧主编《微史:1840 ~ 1949百年家族》(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7页);
潘剑屏《民国课堂:达先生也很搞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31页)。
……
另外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所有这些对胡适、梁启超更深刻的津津乐道,都源于刘海粟的“补墙”,而上述作者都被引为“史实”。
结论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感慨:袖手旁观一个字也不容易!很难想象,如果上述三部作品(或它们的图片)都没有留存下来,只有文字流传,那么关于1925年秋在新月社举行宴会的真相会有多么混乱。无论如何,在口碑或文本转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衰减和变异。“猪之旅”的故事真是“形象即历史”的好例子!《游猪图》这个有趣的故事,让当时大多数经历过的人都乐于谈论,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在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变化,“添枝加叶”或许更有趣、更生动,但却在逐渐偏离真相。《猪又图》故事虽小,但其流传传承中不断演绎变异的过程,以及人们引用复述历史故事的态度,难道不值得每一位作者深思吗?它所反映的现象难道不值得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警示吗?
(作者杜鹏飞是清华大学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标题:(文化)《夕阳芳草见游猪图》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文人笔墨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