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清平福来”:午门上的齐白石
本篇文章2875字,读完约7分钟
展览:清平富莱-齐白石艺术专场
【/s2/】时间:武门展厅(至8月12日)、西岩翼展厅(至10月8日)【/s2/】
地点:故宫博物院
2018年7月18日,齐白石登上故宫“制高点”的午门,看着不远处的文华堂老师吴昌硕的个展。20世纪金石学和书法的两位旗手,在21世纪的故宫里隆重相遇。
半条命就来了
“清平福来”是齐白石艺术的一个综合性、综合性的专场展览,不仅表达了齐白石一生的志向,也表达了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的全体中国人的志向。
齐白石
齐白石,生于1864年,伴随着晚清风雨飘摇,从湖南湘潭星斗堂爆发出一条非常不寻常的艺术之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956年4月,世界和平委员会授予他一年一度的国际和平奖。1952年,他创作了一幅和平的画面,画面中一只墨鸽蹲伏在大雁的红色中。齐白石自诩为鸽子,活到老。齐白石画了一生,巧妙地捕捉了天道的利益,把人生的智慧融入其中。晚年经常喜欢以“清平福来”为题作画。在这个展览的第一个作品中,一个老人背过身,抬头看去,左手高高地举着一个绿色的瓶子,吸引着一只蝙蝠飞来飞去。标题:白石老人雕像。艺人明确告诉观众:这个老人就是我,我的祝福终于来了。正如“国际和平奖”所说:“……我热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所以我用一生的时间,用绘画和诗歌来描绘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受。直到最近几年,我才意识到我追求的是和平。”
和平地图
白石,死于1957年,活了94岁。他没有虚度年华,把自己所有的艰辛和期待都写进了画作。在西雁翅的广阔展厅里,有一幅很容易错过,但又极其重要的小画。这幅画是焦墨画的。一只蟋蟀消失在稀疏的杂草中,轻轻地摆动着触须,收紧尾巴尖,寻找食物。好像我们能听到沙沙的声音。画名叫《偷草之作》,题字写着:“是一个垂死的学生所作,12月20日”。这是齐白石1919年在家乡遭兵匪劫难后的真实写照。战争与浩劫,宏大而沉重的主题,齐白石用小生灵诉说人生的艰辛。
清平福来
齐白石一生最有创意的题材无疑是花、羽毛、果蔬、草虫。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齐白石除了表达生机勃勃的生活状态或好运等人生愿望外,还极大地拓展了“花鸟画”的题材范围,融入了道德情操。许多过去被文人画家忽略的普通物件,都在他的作品中繁盛起来。他画了《走出去的声音》。在长1米,宽只有15厘米的纸卷上,最右边画着一个郭郭。刚从陶罐里放出来,在左边巡逻。它被一大块空白隔开,最左边的角上有一个红色的印章。
齐白石很好地利用了空.篆刻的呼应他一生管理了大量的海豹。在这次展览中,北京画院从300件藏品中挑选了102件印石作品,在武门门的正厅进行了陈列。如果观众有时间,他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品味课文。齐白石更善于在题目识别中运用诗歌,赋予普通物体以深刻的内涵和鲜活的情感。比如“柴耙”,在一个窄窄的竖轴上,刻着两段很长的文字,右手:“我要翻箱倒柜,把几个小时用的物件一件一件画出来。”左边铭文:“像爪子,不像龙和鹰。寻死爬烂都是轻的。进山不拿绿。遇到草,梳头鬓青。到处都是松针和衡越路,还有半林枫叶山前亭阁。孩子经常在一起玩,想骑竹马。”这幅画是用篆书的一笔做成的,泼辣、简单、直白,充满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展厅里,一面配着另一面——“用农机具谱传承我的后代”,表达了他作为农民的真实本性。怀念家乡的风景,他的诗、画和印石都充满了乡愁。衡越竹笋、松山真菌和大白菜是白石最喜欢的三种蔬菜。展厅内“冬笋松菌”直立,自上而下绘制出大大小小的15个竹笋,都是湖南故里山的特产。新鲜的细菌插入其中,它们以相同的大小分散开来。齐白石用两种不同的墨色混合了竹笋与空的关系,用干湿两种颜色表达了从泥土中挖掘出来的时间。即使从西方现代绘画的构图来看,这也是一幅奇葩:点、面、线都在自由行走。我觉得齐白石对这种工作也很满意。请看展示柜有两面:“老平”的意思是“从树上摘花”。大师也会以这种微妙的方式沾沾自喜。
冬笋松茸
白石心中的纯朴情怀,对家乡土壤的热爱,对一切生物的热爱,总能一一画出来,给人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本次展览共分四个部分,从各个方向、各个角度呈现齐白石勤奋艰苦的探索,对故土的乡愁,苍老不凋零的豪情,刀痕之心。他有个印章,“又高又健康,不肯当神仙”,一生辛勤耕耘砚田。在南瓜的图片上,他写道:“昨天刮了大风,我没有画画。现在我补,一天不教。”
我一生都在砚台地里辛勤劳作
以虾画为例,可以知道齐白石的辛苦。展厅里有三件相同主题的作品。在一幅画有12只虾的题字中,他写道:“剩下的虾的画已经换了几次了。刚开始只是略有相似。一旦它们变成真的,它们就在深度上改变颜色。这三个变化也是。”在另一张芋头虾的图片上,画了五只虾。在芋头叶的左边,他写道:“剩下的虾变了四次,这第五次也是。”齐白石的虾闻名于世。原来是50多年的不懈探索,让他既有精神,又有形体。但是,如果一个大家庭要养活自己,卖画换饭吃,又怎么能对市场无动于衷呢?齐白石知道不容易,就特意刻了一面的“为什么要出名”,告诫自己要保持“孤独之道”(另一面印的),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画家。
展厅里最惊艳的作品是一系列bug。在略黄的宣纸上,只画了一只小虫,它在休眠、爬行、搜索或飞行,在空周围留下一片白色,但它给观众带来无限的想象。想必,这一组精彩的草虫写生,是白石老人利用自己的好眼力和稳笔,为了满足晚年客户对绘画的需求而创作的作品。当时他可以根据买家的需求在空白处添加花草。
勤奋不仅是手脚勤快,更是头脑勤快。齐白石勤于求变,贯穿早、中、晚三年,尤其是56岁左右。最后,他以金石为画,将拙味与喜庆祥和融为一体,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局面。展厅里有《鲤鱼跃跃欲试》,齐白石用民间传说“鲤鱼跃龙门”画了一只蝌蚪变成青蛙后的聚会。他巧妙地把这个名字像谜语一样,用幽默的语气表达了自己为上游而奋斗的精神追求。蝌蚪变成青蛙还是鲤鱼变成龙,这个比较难,答案就在观众心里,尤其是白石老人的毅力。
鲤鱼为改变而战
齐白石出身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一生都在学习和创作传统的诗歌、绘画和书法,但表达的却是家乡老百姓的心声。他童年生活在贫困和困苦之中,这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底层人民的处境,并塑造了他的性格、人格和艺术风格。齐白石在与老师和朋友的交往中,善于从丰富的传统中汲取精华,汲取养分。他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人间的烟火,使他在坚持传统或追求西方的艺术思潮中独树一帜。而他质朴的纯真和天生的兴趣,都来源于他的农民出身。他年轻时的农业生活虽然艰苦,但让他永生难忘。齐白石最著名的印章“中国长沙湘潭人”,被放大了数百倍,放置在展厅入口处。故土是老画家所有创作灵感的源泉。他还刻有“鲁班门”、“木菊石”等印章,以纪念他早期的艺术学习生涯并以此为荣。
“知天道酬勤”
如果你问举世闻名的齐白石,他一生中后悔过什么,他又一次用诗、书、画、印表达了他的心境。《悔亡堂》大印,一首《蟹图》诗:“梦回寒夜水难回,双亲远矣。在没落的岁月里,我将不愁客串,我将用酒诗舔螃蟹。”齐白石虽然一生如此成功,却深深自责自己没能孝顺父母。他通过绘画和书法赢得了这种永久的遗憾。
标题:(文化)“清平福来”:午门上的齐白石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北大荒版画获数字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