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阿来:十年后的安魂曲一场对消逝和重建的慰藉

(文化)阿来:十年后的安魂曲一场对消逝和重建的慰藉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02:16:01 阅读:

本篇文章2357字,读完约6分钟

《一个纪昀》结尾,阿来写了这两行字:“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开始写。2018年国庆假期完成。”

一本被视为“安魂曲”的书,就像一座静静矗立的纪念碑。

阿来曾经解释过这段“失语症”。“我自己也有一种警惕,觉得面对汶川大地震的巨大现实,文学应该写一些更有价值,更值得探索和挖掘的东西。但到底是什么,我当时没想清楚,但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写出来的。”

云中基的时间线从村医阿爸离开移民村回到地震后荒芜的云中村安慰死者的第一天开始,到第二天、第三天、第七天、第一个月、第六个月结束,直到云中村因山体滑坡完全消失的那一天。

“云中村”是一个古老的藏族村落,“云中村”可能是中国任何一片土地上中国古代村落的缩影。

在春风读书会的前几天,钱江晚报的记者与阿来进行了对话。

年度白金图书奖得主:阿来

十年后的安魂曲

对消失和重建的安慰

十年后的感动

三个月完成初稿

钱江晚报(以下简称钱宝):《云中村》是完全虚构的,是有现实原型,还是凝聚了无数村庄的象征?

阿来:四川岷江周边有很多这样的村子,那种村子很典型。说起这个“云中村”,我还是希望作家写的小说要有现实主义的地理感和自然环境感,否则就是空洞。不要模糊小说的空,否则真实感会降低。

钱保:书的主角阿坝,从一个半职的祭祀老师学会了做一个真正的祭祀老师,最后选择和云中村一起消失。阿坝为什么是你经过十年思考沉淀给读者的最后一个“第一人”?阿坝有原型吗?

阿来:我住在成都。那年地震我是有限的参与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在灾区工作了很长时间。我想,我该写什么呢?怎么写?灾后是一个漫长的恢复和重建时期。重建更多的是心理问题而不是物质问题,那种修复是很难看到的。

Aba有一个原型。有一天,摄影朋友扔给我一张照片。他说,你知道某个村子吗?地质调查局说它最终会消失,所以他们移民了。那个村子里每年都有一个人回去祭奠死者。照片里的男人,牧师的装束很特别。这件事触动了我,但我当时并没有多想。

当我写格萨尔王的时候,我写了一半。突然地震来了,我离开办公桌去做志愿者。当我回来拿起我写的东西时,闹钟突然响了,已经是十周年了。我不能马上做这件事。我几乎控制不住,放声大哭。于是我锁上门,放下情绪至少半个小时,然后开始写这部小说。我写的时候完全是活灵活现的,太熟悉了,味道和场景。三个月,初稿完成。

文学不应该只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钱宝:你很接近自然。这些年你是一直生活在城市里,还是一直有时间在大自然中徜徉?

阿来:我每年都不写很长时间。我经常只是去散步。当我们走过城市时,城市生活是自然的,但我们真正不理解的是农村问题。无论我去哪里,我都说我想去乡下看看。农村确实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农村真正的变了变了,农民从意识和文化的角度变成了现代人,才能完成。

每年都有很多时间去旅游,去农村,也发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学向来自然,比如山水诗。张岱的《陶安梦》和《西湖寻梦》,一半是自然,一半是人文。我很喜欢杭州。这十年来,我每年在杭州住一个月,游遍西湖。

今天的中国文学过于拘泥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大的关系中。有了植物,有了动物,有了山有了河,我们都有了情感上的慰藉。当我们在人类社会得不到安慰时,我们就在大自然中寻找。

钱宝:你在书中也提到了人和语言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例如,阿坝人使用汉语时,他们采取另一种形式。

阿来:少数民族语言中,有书上写的真挚庄重的语言。至少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我已经表现出来了。但不急于下结论,更重要的是客观呈现。

我觉得对于作家来说,和语言也有关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越来越广泛,但大多没有2000年的历史,是低俗的文字。亚正的语言是我最喜欢的。人家做的那么好,我们做的不好。真可惜。长江黄河到底是什么感觉?一个作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尊重,首先要注重语言的表达。

钱宝:《云里的故事》既是一部关于灾难的安魂曲,也是一本关于“文明冲突”的厚重之书。书中处处都有古代习俗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你写地震,你也写一个村庄百年的发展史和灭绝史。

阿莱:我内心有某种东西。中国文学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就是过分追求某种思想内容。我觉得文学的深度是情感。过于追求主题会导致文字单薄。

现在的世界,小到一座城市,小到一条街道,小到一条小巷,都在变化。旧文化的消失和新文化的出现会产生冲突,这应该通过人们的生活来表达。消失的就是消失的,生长的就是生长的,不然地球容不下。

比起绝望,我更喜欢审美

钱宝:这本书还谈到了记忆和遗忘之间的矛盾。移民村的人普遍认为,不到一百年,云钟村就会被彻底遗忘。你曾经说过“我不认为所有的旧东西都应该被保存”,但凡事都有发生也有消亡的时候。你怎么看待遗忘和记忆?

阿来:我觉得遗忘是主旋律。在遗忘的过程中,有一个过滤器,精神上的东西是否可以传承。人们说旧的东西变了。我觉得对旧物的留恋,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留恋,而是一种集体的谎言,或者说是一种表现,一种潜意识。

我觉得梭罗已经在装了。

钱宝:《云中录》主要突出灾后家园的重建和灵魂的还原,善与美的力量是全书的主要支点。有没有故意隐瞒人性消极的事情?

阿来:我觉得从《诗经》来看,世界文学主要是向善与美的。以我个人的经验,我更喜欢欣赏审美,而不是绝望。在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我也更喜欢写真善美。虽然人性中有各种黑暗的邪恶,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真、善、美熄灭了,地球会灭亡吗?

解构不是终极之道。解构就是拆房子。问题是,我们如何构建它?我觉得建设更重要。拆了之后就不行了。

在生活中,我们仍然希望得到一些安慰。对我来说,文学是通往救赎的道路,我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安慰。不然我们不就成了我们鄙视的“那些人”了吗?

标题:(文化)阿来:十年后的安魂曲一场对消逝和重建的慰藉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