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10:48:01 阅读:

本篇文章2524字,读完约6分钟

洪亮被称为“梁庄”系列,被称为“梁庄的女儿”。“良庄”系列是洪亮以其故乡“良庄”为叙事中心而展开的一系列作品。现已出版了两部非小说类作品《良庄中国》《走出良庄》和两部虚构类作品《神圣家族》《梁之光》。今年出版的《四象》是“良庄”系列的最新小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洪亮做客10: 00的《相信阅读的力量》,与读者分享四象内外的故事,畅谈自己对阅读和写作的看法。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四象》描绘了四个命运交织的人物,通过他们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村庄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和变化。洪亮说,这部小说借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大学生回家的机会,讲述了他遇到三个亡灵和四个人一起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故事,从而呈现了当代中国的各种社会事件。四个人物有四种不同的生活,分别代表了观察世界的四个维度:现实、历史、自然、灵魂。合在一起就是世间万物,故名“四象”。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回归柔和纯粹的情感

1991年,洪亮师范学校毕业,去县城的一所农村小学教书。师范生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安心,但洪亮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并成功获得了大专学历。在她离开小学的最后一年,孩子们不知道从哪里得到她老师即将离开的消息。他们放学后经常留在她身边,很久都不想离开。一天下午,洪亮带学生去河边玩。苹果树刚刚被种在河边。其中一个小女孩害羞地站在苹果树下,对洪亮说:“梁先生,别走。苹果三年后就会成熟。吃了苹果再走。”洪亮被小女孩的话深深打动了。后来,她把这个故事写到良庄的中国。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洪亮说,他的写作之所以不断回归故土,正是为了回归这种柔软而纯粹的情感。“我想念这条河,想念家乡的人们和我的眼睛。它们变成了一种欲望,一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召唤着我回到那片土地,寻找着什么。”从《梁庄·中国》到《走出梁庄》,从《神圣家族》到《梁之光》,从非虚构到虚构,洪亮的作品都是受这种情感驱动的。洪亮不断回归“梁庄”,把“梁庄”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加以发展和完善。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细腻的情感,充分的细节和精确的观察,一直是洪亮的写作受到赞扬的地方。洪亮特别注重作家的观察能力。她认为自己天性敏感,与常人的感知能力不同。与此同时,由于她长期在办公桌前写作的训练,仔细观察成了她的本能。“观察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训练。刚接触写作的人可以观察周围的事物。”疫情期间,洪亮被隔离在家里,只能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的世界,但她也仔细观察了社区里的一位清洁阿姨,她很小,经常独自在社区的路边打扫卫生。下雪后,洪亮又见到了她,并和其他清洁工一起出现在茫茫白雪中。洪亮认为,在疫情期间,大多数人被隔离在家中,少数人仍在工作。社会的有序运转离不开这些小人物的辛勤劳动。“像这样的人和事都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书写以防止遗忘

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时代的洪流下,很多事件和他们的悲痛都被遗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洪亮的写作只是为了对抗这种遗忘。她在《出梁庄吉》中写道,“愁与愁不是为了说话和哭泣,而是为了与遗忘作斗争”。根据洪亮的说法,人天生具有忘记和抵抗痛苦的本能。遗忘可以让人活得更好,但人一旦背叛记忆,就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遗忘需要对抗,遗忘过去意味着背叛,没有记忆的民族无法长久生存。”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冬天,洪亮去墓地看望父亲。“我听到了很多声音,很模糊但很急迫,很热情。他们与时间和空隔绝,只在黑暗的国度里回响。我想写下这些声音,我想让它们彼此听到。我想让他们陪着我父亲。我希望这个墓地有一个更真实的空空间,让人们可以看到、听到和传递信息。”洪亮说,这就是她写《四象》的目的,为了让被遗忘的死者重新开口说话,让他们能够以一种活泼丰满的方式重新生活。“逝者不会错过世间任何悲喜剧。”洪亮说。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对于那些被留下的人来说,活着就是一种对抗。“地球不是突然变白,而是雪花飘落,最后改变了地球的颜色和形状。灾难不仅仅是意外,它是从小事情到大事件的积累。也许一个作家的任务不仅仅是正面的写一场大灾难,而是在灾难形成之前描绘雪花的形状和微小的事件。这也可能是写作的意义。”洪亮的作品总能把读者带到微妙的地方。“描述进入事物的微妙之处。地方越微妙,越深刻。”她建议初学者更注重描述,而不是讨论。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写作源于孤独

作为家里的第五个孩子,洪亮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太多关注,这让她感到孤独。此外,童年在农村度过,经常接触大自然,外部世界的丰富性无形中增加了个人的孤独感。因此,阅读成了洪亮抵抗孤独的方式。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和姐姐一起读经典,比如《浮士德》、《红楼梦》。沈从文的《边城》给年轻的洪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结尾那句——“那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让她在当时的青春期悸动不已。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洪亮称自己为“读者”,并开玩笑说“如果你一天不学习,你会感到厌恶”。她最近在重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再次被莎士比亚丰富的语言所震惊。她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有“最强烈的情感,最丰富的隐喻,最优美的文字。”在现代文学方面,洪亮极力推荐英国作家奈保尔的作品:《大河湾》和非小说类的《印度三部曲》。因为他也从事非小说写作,洪亮深刻认识到印度三部曲的价值。“读印度三部曲很有必要,对文明的相互了解有很大帮助。”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当被问及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作家时,洪亮直截了当地记不起来了。但是不久前,当我读我童年时写的日记时,洪亮突然看到了写满“我想成为一名作家”的字迹,她记不起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据她推测,她写日记的时候对作家不是很了解,只是喜欢读书,读的多了就喜欢表达。例如,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老师布置的洪亮会每周写两次笔记。虽然老师只批改了第一份卷子,然后在第二份卷子上写了一个“读”字。但仅仅是“阅读”这个词仍然会让洪亮兴奋不已。看了他的日记,梁意识到他作为一个作家的种子早就被埋葬了。她说“只要种下种子,努力了就会发芽”,以此来激励年轻作家。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洪亮建议写作爱好者不妨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其次,要多读书,多读经典著作,无论是文学、政治还是社会学等等。“阅读和写作是互补的过程。读书促进写作,写作反馈阅读。”读了一定量,自然有写作的冲动,可以学着模仿大作家的文笔。"只有不断模仿,才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洪亮认为,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标题:(文化)梁鸿: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