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王兆胜:在“散文时代”的众声喧哗中,寻找经典之美
本篇文章4283字,读完约11分钟
[现代散文的经典化之路比以前更加艰难]
徐芳:古文中有很多著名的古文,有韵味,有结构,有节奏,有境界,有余味。它有时是为了阅读,当你简单地看它时,你经常会知道它;有时候用来大声背诵或者默读,几句话就可以欣赏。那么,所谓的经典是怎么产生的呢?也许现代散文的经典化过程更为复杂?如何才能在“散文时代”的喧嚣中找到散文的古典美?
王兆声:中国是一个诗文大国,“诗”和“文”就像两根弦,奏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光辉。翻开《古文观》这本书,那些经典章节向我走来,令人陶醉。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经典著作,其中《温孤管子》只是最大的一部。成了被封为圣徒过程中留下的日月星辰。
经典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现状和机遇,最重要的还是时间的冲刷,就像新疆玉龙喀什河和田籽玉的形成一样。有人说一部作品经过50年的考验就不行了,但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只有经过几千代才能流传下来,才是最珍贵的经典。
其实经典的形成还有其他的条件,这是由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方式决定的:就像和田籽料一样,越硬越经得住翻滚、澎湃、碰撞、摩擦的考验,经典作品越有境界和味道。
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因“前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耀眼;欧阳修的《秋生赋》有一句谦虚的话“为什么要与草木争光?”,由此生出人生智慧;徐霞客的游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很让人佩服,“人在没去过的地方,会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很多方面全力以赴,期望建立自己的领地,在奥运失利后再停下来”。
在传播方面,专家文集、个人文集、通俗读物三者必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成为经典的载体,让经典散文成为一艘“扬帆起航,直上我浑浊的风帆,在深邃的大海上架起一座桥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典主要是从专家选集和个人选集中获得的,它们是从大量作品中选取的。从未进入专家选集和个人选集的作品最终成为经典的概率很低。
现代散文的经典化比以前更加复杂和困难。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太贴近时代,那些作品也不远,有的在家里,不经过时间和火的考验,很难说是不是真的经典。二是时代变了,大众文化尤其是新媒体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追求经典的人少了,热衷于世俗生活的人多了。媒体也改写了传统的印刷、制作、阅读和收藏习惯,变得更加扁平、生活化和快餐化。第三,人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在下降,导致美丑难分、善恶难分、雅欲不明的困境。
这也是低品位的作品被捧上天,优秀的作品被留在后面的原因之一。
以散文集为例,中国古代能出版的人并不多,即便如此,淘汰率也很高;如今,发表散文的门槛已经低了很多,各种文集层出不穷,将来成为经典的概率更低。
报纸副刊和新媒体散文的写作会被更快淘汰,这就决定了这种形式很难生存,更谈不上成为经典散文。
这对当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和致敬中国古典散文,从中受益,重视、创造和提升现代散文的境界和品质。也许现代散文的经典化之路比以前更加艰难,但认为它为后人成为经典铺平了道路,就会获得更大的勇气和力量。
[“放弃和收集”是来自地球的“经典化”的呼唤]
徐芳: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经典化必然会发生,因为人性中潜伏着这样一种文化保存机制:放弃与收藏。当我们不反对某种文化意义上的优化规则时,只能等待某种结果:自然淘洗?也许所有入选的作品,比如年度评选或者百年评选,其实都是为了在众多作品中选出最好的,这也是实现经典化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王兆生:本质上,自然是最好的筛子。它可以过滤掉所有的乌云和风暴,让美丽、自由、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地辉煌,百花齐放,万物闪耀,人们微笑。
所以天地人心法则是公平的,它会通过自然的淘洗留下那些真正的经典,丢弃那些不经典的作品,哪怕表面上经典,现实中不经典,时间短了不经典,时间长了不经典。
从这个意义上说,“舍与取”是来自地球的“经典化”的呼唤。
但是,如果地球上没有收获,又怎么能“舍本逐末”呢?土地贫瘠的时候,不是好年景,是坏年景。我们不能“放弃”,所以我们不能“收藏”。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历史的演变中,有些朝代的诗词辉煌灿烂,收集得很好,而另一些朝代的诗词却阴郁黑暗,什么都没有留下,就像那些冬天光秃秃的树和山。
其实我们今天面对的景观,是满山遍野,丰收丰收,而它的价值却少了收藏家。换句话说,只有高原,没有山峰。
文学经典需要一个高峰,这是许多高原上的高峰,值得在历史的滚滚波涛中岁月淘洗。在我看来,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有太多的作家被功利主义所驱使,以加速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自由写作。
只要能出名,能得奖,能得到支持,能赚钱,经典不经典都无所谓,所以不断有太多粗制滥造的产品产生。
不要像司马迁的《史记》,或者《红楼梦》那样说“半身隐忍,字字血泪”,“十年检讨,五次增删”,那就是现代作家鲁迅的“慎言”,刘清在皇甫村十四年的生活和写作,路遥换来的《平凡的世界》,这些大概都是最好的。
这就是当今文学经典面临的困境。散文写作也遇到了困难和瓶颈。碎片化、虚无主义和泛文化写作使得散文经典的生成越来越困难。
所以散文经典化面临的问题是,经典本身很少,怎么经得起时间的规避?
【这个时代也不是不可能离开技术含量高的网络散文经典】
徐芳:在技术时代,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标准化。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理性方式,技术似乎渗透到了所有存在的事物中...即使在最大的怀疑技术最终会把生命化为一种方法的情况下,技术会不会不再起作用?就像有些文字开始越来越雷同(同质化),或者到了一定的规模,所有的技能都会转化成同样通用和一般化的技术产品?这是怎么造成的?如何看待当今激烈的科技时代文艺,尤其是散文的经典化?
王兆生:今天,技术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方式发展,这是包括文学和散文在内的许多方面都必须面对的。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技术。第一,技术异化人,通过扁平化、模式化、标准化来制约和制约人的发展。所以要看到技术对人的现代化和文学散文经典化的弊端。第二,技术帮助人。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未来,并为之插上翅膀或套上智脑,就像网络散文和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
还有,在未来的智能世界里,人的个性、创造力、审美能力会越来越重要。本来人们一直低估了智能机器人的水平,但是阿法尔狗和围棋大师对战后,他们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大开眼界,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机器人将在情感、神经系统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但是,我们必须坚信,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对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失去信心,人类应该永远保持自信和冷静。
值得考虑的是,在互联网上,尤其是智能机器人时代,人们可以借助技术力量获得新的超越性发展,并将这种新概念方法应用到散文创作中,从而创造出全新的经典流程。
比如在未来人类的长河中,离开我们这个时代的高科技网络散文经典也不是不可能。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服务于技术,而应该与技术和谐发展,同甘共苦,共创辉煌的未来。
[需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一些传统文化、文学和散文资源]
徐芳:学诗的人应该都知道李白和杜甫的诗,都说“杜丽的文章很有文采”,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李代表浪漫主义,杜代表现实主义...李白散文传世,经典文集《温孤管窥》收二本。所以有一种说法,很难确定施立和杜氏的优劣。但在散文方面,李白超越杜甫很多,最难得的是社会文字能不朽,说明还有另一种写法...按现代散文来说,更多的是西式?今天我们在回望传统,学习经典,比如在追求古文的诗化结构,文字的疏密和弹性等方面。——这应该是我们特有的营养库,能不能深入挖掘?
王兆生:杜丽双峰的确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骄傲,也是经典作家的代表。至于他们两个谁高谁低,往往很难判断,也无法比较是否有文章进入《温孤管子》和文章选编的数量,因为自古以来就有“文非第一,武非第二”的说法。最重要的不是区分杜丽和他的妻子,而是充分肯定他们都是经典作家。李白的文章除了才华之外,还能被收入《古文观》,这就在于他的志向和自我推荐的力量。
当然在简洁中也包含了李白的纯真,尤其是天地情怀。一句话:“天地之夫,万物之逆程;时间是百代的过客,但活得像梦一样是一种快乐。古人在夜晚借着烛光旅行的时候,会过着短暂的一生,所以需要敞开心扉,体验这个世界的生活,用无与伦比的精髓和无尽的韵味去书写。
现代散文是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鲁迅的《野草》,以及林语堂、梁遇春、何其芳、余光中等许多后来的“新散文”作家。西方文化和文学,尤其是散文传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散文的转型,从而带来了现代性的需求,这在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中最为明显。
但也要认识到,在四大文学门类中,中国现代散文最接近传统,是继承中国传统、进行现代性转型的最佳方式。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是一个有个性的儿子。父亲在胖胖的身体爬上车站站台时,不厌其烦地买橘子,从而激起父子深情,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连接与转化。林语堂和余光中的散文在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活化与创造性转化方面颇具代表性。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散文远离了中国传统的崇高背景,一些传统文化、文学和散文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如典雅、精致、意境、纯洁、简洁,以及对天地自然、仁爱的朴素看法,进而还有“天地大道”所蕴含的内在骨劲和大神精神。
可以说,中国现代散文受“人文学”的束缚太多,应该借鉴中国传统的“天”的观念,克服“人文学”的局限性甚至狭隘性;同时,要利用人的主观价值,超越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散文对人的忽视。这就是林语堂所说的“控天不逆天”。
目前,太多的散文结构松散,篇幅长,文笔冗杂,精神松懈,缺乏高尚的境界和情趣,导致散文的衰落。
今后要在结构和简洁上下功夫,用“形不散,神不散,心不散”的散文理念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走上散文经典化的发展道路。
【嘉宾简介】王兆生,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副主编。他也是鲁迅文学奖评委、《文学批评》编委、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常务理事、文学批评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林语堂文化情怀》《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林语堂传》《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王兆声学术自选集》《新时期散文发展方向》等16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约300篇,从《新华文摘》转出论文60余篇。著有《中国精神散文百年》、《散文诗集精要读本》等文集20余篇。散文随笔有《天地之心》、《逍遥境界》、《负道持器》、《一句情话》等。作品大多入选中学课本、中考试题、散文选集。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第四届全国报刊散文奖。
标题:(文化)王兆胜:在“散文时代”的众声喧哗中,寻找经典之美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