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李修文:为那些失意的人建一座纪念碑
本篇文章2138字,读完约5分钟
“像《山河物语》《致江东父女》断断续续写了十年,很多文章都是一次又一次改写的结果。”作家李秀文的新散文《致江东老人》近日出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他从未像现在这样热爱写作。当真正成为精神依赖的东西越来越少的时候,写作就成了他不可替代的内心依赖。
贾宝玉、林黛玉今日还在这里
“如果说有什么志向的话,我的志向就是下定决心,为失意的人建造一座丰碑。”李秀文说。
在《致江东老人》中,李秀文从一个孤独的民间艺人写到一个与孩子失散的中年人;从过时的女演员到生产线上的工人...这些典型的中国风面孔经过李秀文的提炼和再造,成为文学人物。它们超越了现实意义上的“真实”,成为李秀文作品中的美学。
我之所以写《致江东父王》,是因为李秀文认为,一些比较典型的中国风面孔,在今天的通俗叙事中是放不下的。“我想找到他们,写下来。”李秀文经常问自己,贾宝玉还在还贷的队伍里,在cbd哭泣的人群里,在吃素的队伍里,还是在长跑的队伍里?林黛玉还在吗?“我觉得他们还在,所以把他们写下来,写好,一直是我的夙愿。”
李秀文这次在写作中使用了不同的风格。《我也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就像一部个人口述历史,《白杨树下》是一部小说,《春天的哭泣》是一部僧侣和诗人的寓言,《车站秘史》突然以传奇的形式出现...写作领域正在扩大。
他说,山河袈裟之后,半年后开始写这本书。但是,十几年来,很多材料、人员、情况都和他不断接触。“在写《山河》的过程中,其实这本书的很多章节已经写得很多细节了。”此外,在他看来,比起《山河》,在《致江东父皇》中,生命本身的质感更为丰富。“希望通过《致江东父王》,让自己从一个有名有姓的写作,变成一个无名的写作。”
作家李洱评论说,李秀文又一次在风雪中看到了茫茫人海,听到了人们的叹息声和喘息声,写了那些失意者和跌倒者,特别温暖,特别凄凉,特别悲伤。
运用各种元素开拓散文领地
对于李秀文来说,要完成这本书,他还有另一个宏伟的抱负。他想写中国风的文章,想从自己的作品中召唤出具有源头意义的中国文章精神。
来自湖北荆州的李秀文满怀憧憬地说,楚国人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即使在晚上,他们也要建高塔,围着火堆唱歌,祈祷。在此基础上,屈原应运而生,产生了这么多阴阳难分的作品。“这些不仅是我的物质故乡,也是我个人的审美故乡。”他痴迷于家乡的文化体验,如楚剧、汉剧、豫剧、荆州花鼓戏、豫剧...他热爱各种戏曲形式,戏曲带来的滋养深深影响了他的文学道路。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李秀文自告奋勇地写出了类似《古诗十九首》的气质作品。《古诗十九首》每一首都深深地矗立在日常生活中,清澈、坚实、静水、深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恰到好处的氛围。这样的作品不仅是风格,更是风格的源泉,不仅是个人审美,更是个人审美的源泉。”李秀文说,当他走在李白、杜甫、王安石、苏东坡的道路上时,他感到一些古老的传统和一些古老的情感被激活了。在李秀文看来,古人不会拘泥于某个职业生活。他们的文章只是他们在世界上生存和奋斗的证据。他们睁开眼睛看风景和时间。他们让自己的身体充当接受风景、历史和时间的容器,同时让自己的身体充当感受它们的强大而敏感的神经。最后,通过这次相遇,他们完成了自我命名和与时代的共鸣。
李秀文想写中国风的文章,但这是现代人的中国风文章。他运用戏剧、音乐、电影、小说等各种手段,让这些元素都作用于散文。在他看来,这是为这种风格开拓领地的正确方式。”在《致江东父王》这本书里,我有时用小说的手段,有时用口述历史和书信体等。这无非是一种解释。希望我们的散文重新开始,触摸到一种能够尽可能承载更多美感的生命力。”
文学评论家张莉说,在散文慢慢被鸡汤搅得焦头烂额的今天,作家们回归文学传统,寻找中国式的文章对李秀文来说非常重要。
当一个编剧失败时,他会提高写作水平
许多年前,李秀文写了小说《泪滴》和《注定要上天堂》,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但他的第三本书不见了,所以他停止了写作,开始写剧本。
几年后,李秀文回应说,他前后写了十几部戏剧,但实际上只创作了两三部。“我写完两部小说后,一个字也写不下去了。没有办法。当我想到自己喜欢影视剧,喜欢歌剧的时候,我就出去跑来跑去,和一个剧组一起工作,但是我几乎没有做过一份工作。”他说那几年影视行业特别乱,很多项目听起来都像花一样,但是老板两天就被抓了。他经常花半年一年,但很快就被别人无缘无故的扔了出去。
然而,他感谢作家的事业,这种地位在他身上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李秀文看来,有很多不擅长讲故事的作家,但当编剧就不一样了。他们必须向制片人、审查者和合作者讲述故事。而在一遍又一遍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确认自己和效果。“所以单就这一点来说,对我的写作态度和与观众的关系影响很大。”李秀文说,电影和电视不仅仅是写作。他们要经常出去和别人合作。空的领土不断扩大,过去越来越多的人遇到陌生人和不熟悉的情况。正因为如此,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地理步调和内心气象是宽广豁达的。
参与影视剧的工作对李秀文来说几乎是救命稻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十几年泥牛下海,我的写作还能继续下去。”那些年,李秀文躺在河岸上,半夜被叫醒写东西,甚至在老板们的酒板上写东西。他笑了,现在他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写作了。
标题:(文化)李修文:为那些失意的人建一座纪念碑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