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篇小说《守藏》 讲述故宫文物千里南迁的传奇之旅
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2020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600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小说《守藏》,由青年文学畅销书作家黑黑最新修订,导演晓寒作序《我在故宫博物院修复文物》。这是一部与故宫、故宫文物南移、抗战密切相关的作品。也是暗黑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哑舍(精装)系列之后的合作。
《守藏》讲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北平故宫博物院接到文物南移的指示,一群不同身份的“守藏官员”护送国宝列车。真实的历史背景,轻松诙谐的文笔,重述了“13427箱文物,跨越2万里,14年,一场战争,毫无损伤”的传说。小说融合了古董、国学、历史等元素,在读者面前再现了世界文化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过程最艰难的文物迁徙。特别难得的是,这部小说里,把古董的不可名状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正如导演晓寒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所说:“紫禁城里成千上万的国宝从来没有完好无损地躺在展厅里。当国难当头时,他们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冒险。黑黑的小说《守藏》根据故宫南迁的故事,讲述了文物史上的“传奇之旅”。故宫文物南迁,是故宫乃至中国文化史上永远值得回味和追忆的一页。从过去到现在,从沙漠敦煌到故宫深墙,从民间小巷到血腥战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永远闪耀。可能很弱但总是很亮。”
“守藏”的历史背景很清楚:1933年至1947年,故宫为了躲避日本战争,曾有一次庞大的文物南迁——13427箱文物分五批运往南京,“七七”事变后,又分南、中、北三路西迁,利用水陆交通在安顺、贵州、乐山、峨眉山“避难”七八年。
守护着国家的宝藏,民族的尊严,领土的完整,无论什么身份,每个人都是“藏民”。在《守藏》中,无数人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保护的不仅仅是一件器物,更是民族的文化遗产;我们誓死捍卫的不仅是无价之宝,更是民族尊严。如果不是1933年的“国宝南迁”,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国宝可能已经散落在世界各地,甚至消失了。今天,我们将看不到五千年来祖先孕育的文化瑰宝。
寿藏延续了作家黑黑对古董的热爱和研究。通过阅读小说,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故宫文物的前世。书信中的一段话解释了黑黑创作这部小说的意图:“我想把这本书献给为文物迁移做出贡献的学者和士兵。我们今天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每一件古物都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保存下来的。向他们致敬。”
标题:(文化)长篇小说《守藏》 讲述故宫文物千里南迁的传奇之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