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在平原》:一代人的精神密码

(文化)《在平原》:一代人的精神密码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2 10:00:02 阅读:

本篇文章3108字,读完约8分钟

在平原上

作者:王素馨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9年8月

isbn:9787020148516

定价:42.00元

内容摘要

一代人的精神密码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来解答

六部小说,六个精神成长的故事

贺兰山七天小品,把两个不同年龄的年轻人团结在一起,谈天说地,辩论比赛。200年的中外艺术历史在交流中逐渐清晰,在漫长的素描实践中也勾勒出了自己的遭遇和困难,走向了更广阔的生活平原...

在欧洲养马,通过婚姻逃离边境的女孩,刚出道时就遇到创作瓶颈的画家...

秘密和兴奋的成长记忆,不知疲倦的身体,总是玩朋友,仿佛“天赋”永远不会消失——25岁后的集体结局...

那个带着婚姻逃离边境的女孩,卡尔登大道上驶过的卡车和卡车上的旗帜,就像一个符号,成了它生命中无处蔓延的精神伤疤和意识沟...

当有一天,不再有激情和直觉驱动的生活,只有没有捷径的生活才是真理。

作者简介

王素馨

1991年生于河南汝南,现居上海。2009年开始,小说出版。2015年获得第三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2017年被提名为第十五届中国文学传媒奖最具潜力新人。出版了小说集《白夜照相馆》,小说《他们不是洪城人》。《在平原》是上海作协2017年签约的一部新小说。

目录

卡尔登大道| 1

所有漫画的结局| 19

在平原| 55

他经常经历不被理解的最好的事情

湿地和海洋之间| 171

我不在那里

后记清除浓雾的能力| 213

评论

王素馨的小说,不是反思,而是融化,开启了小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达到水晶小说的可能性。

-李敬泽

看王素馨的小说总给我一种模糊的感觉,仿佛她的写作与现实生活有着莫名的背离。她摆脱不了世俗的、无味的、琐碎的世界,而这些世界必须在其中,不应该被允许进入写作。但这只是她心中一个严酷的想法。一旦写作开始,她反抗这一切的方式就发生了逆转。

——罗

附言

清除浓雾的能力

我想写《平原上》,从2012年开始。那一年,很多从青少年传来的问题集体爆发。那时候写作和生活突然到了不得不重新洗牌的地步。从成都坐火车到银川,希望能暂时告别封闭多变的生活,做个决定,比如下辈子写什么小说,往哪个方向走。在去银川之前,我下定决心只是漫游。匆忙下了火车后,我随意搜索了一下市里某家酒店的位置。待我之后才知道,伊斯兰经济学院就在对面。小校门口挂着一面红色的横幅。横幅的内容是关于对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的交流计划。不同肤色的穆斯林不时进出校门。突然觉得自己身处一个交通枢纽,一种与以往生活经历不同的东西穿梭在眼前,而我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看着这些不同的人从我身边经过,他们走的路没有一条与我相交。

(文化)《在平原》:一代人的精神密码

作为一个14、15岁就开始写作的人,当时已经写了7年,渐渐觉得自己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已经枯竭,急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不然几年后我的写作就要走到尽头了。就这样的心情,我看到酒店附近停着一辆旅游大巴,上面写着“贺兰山岩画”,吸引了我。我很快就上了车,甚至那天之后,我还频频坐车去“贺兰山岩画”。

我从小对“平淡”并不陌生。但是生活在中原人口密集的城镇里,我们每天都看不到平原的质感和广袤感。而银川则不同,人口相对较少,人均面积较大。人们似乎穿梭在大自然的缝隙中,而不是大自然在人群的缝隙中呼吸。记得上次从贺兰山下来,眼前是一大片开阔平坦的地面,突然被感动了。头顶上有乌鸦飞过,在不远处的大树上盘旋,但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而不是不祥的感觉。我开始思考生活和写作中的问题。但是,这种刻意的思考,让我陷入了另一层麻烦,比如写作究竟应该先解决技术问题,还是先解决思想问题。当时我以为我面对的敌人是技术问题,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突然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在我开始写作之前,有一些心理问题是我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解决的,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想到这一点,我决定回顾一下我的问题的来源,并再次解决它们。比如为什么选择写作。其实不用写。按照我接受的教育——好好画画,沿着这条既定的路线走下去,即使不能成为真正的画家,我也可以当美术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写?

(文化)《在平原》:一代人的精神密码

当时没想清楚这个问题。从银川回来没想清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一直徘徊在一个艰难的过渡阶段。一方面是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小说不满意,另一方面是没有找到新的状态和新的自我。我隐约感觉到的还很远,没有能力去触碰。

2015年底,突然意识到自己回到了2012年夏天的银川。这次我想到的银川和当时看到的银川略有不同。我想到的不是贺兰山的岩画,而是从山上下来看到的那一大片平地。那片平地已经蔓延到我视线的尽头,它的最终边界似乎很远,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边界。这个界限是人定的,一切都没有界限。

我一遍又一遍地把那一幕从记忆中抹去。当我第一次想起来,我想的是我和一些FITs在平地上向四面八方进发。第二次回头看,平地上没有别人,只有我。第三次回头,我以为除了现在的我,空旷的田野里还有另一个我。那时候我渴望走一条新的路,过新的生活,但当我再次回忆起银川之行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根本没有新的生活。我只有这一生。同样,我写的也只有这一篇。我不能完全推翻过去的写作,甚至这种推翻本身就是一种懒惰。我必须清理我过去写的东西,洗去一个更清晰的自己。想到这,我觉得我终于和当时的自己有了交集。我决定写一部关于创作的小说。

(文化)《在平原》:一代人的精神密码

我突然意识到我遇到的所有写作问题都是在绘画的岁月里遇到的,但当时我觉得换一个创作载体就能解决我的问题,结果却不是。我觉得我有必要,甚至有义务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至少让一些可能误以为“换一个创作载体”就可以自己写出好画的人,不要被创作之初旺盛的宣泄欲望和宣泄欲望的各种变异蒙蔽了双眼,误以为是自己的天赋。我想重复一些简单但总是被遗忘的理解,那就是创造没有捷径。创造不是出口,我们一遍又一遍走过的人生也是创造的一部分。就像画画,对我来说,也应该是写作的一部分。我想从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写到第二第三第四眼看到的世界。我要把我一遍又一遍冲刷出来的世界拿出来,我要写我眼中最好的创造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文化)《在平原》:一代人的精神密码

在写《平原上》的前夕,一个朋友得知了我的写作计划,邀请我参加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聚会。会场在一个大型厂房里,四面墙是刚结束的展览上撤下来的画。他们在技巧上比较成熟,表现出作者很强的绘画技巧,画面内容和整体色调也很丰富,但并没有逐级进步,趋于同质化。依然是从虚无到虚无,只是在解释一个被欲望分割的世界。我在画中漫步,观察在场人的动作。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提到20世纪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杰出艺术家,以及最近备受瞩目的一位画家。他们的观点很新鲜,态度也很明确。每个人都在尽力发挥,表达自己。没有人对别人的想法感兴趣。我意识到这些人比我聪明,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发展道路有清晰的想法。但即便如此,我对他们说的任何话都不感兴趣。我几乎是带着沮丧和兴奋的心情从晚会上走下来的。令我沮丧的是,他们说了很多我不熟悉的艺术家。但我也发现他们对那几个大艺术家的看法并不比我好。突然看到一条该走的路。这条路不是给聪明人走的,是给我这种笨人走的。我决心超越技术探索的波折,直接进入核心讨论。我也相信,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次之后,技术本身对我来说就不再是问题了。然而我当时真的没想到,因为我有这样一个想法,我写了这四万字的小说一年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终于有能力看到自己应该写什么样的小说了。

(文化)《在平原》:一代人的精神密码

我终于知道,写作不是为了当作家,至少不仅仅是为了当作家。写作很重要:它最大限度地调节人心,给人在精神工作中获得向上力量的机会。幸福是不能期待的,但如果你有能力驱散浓雾,世界清晰的表象就是人活着时所能看到的“幸福”。

这就是所有工作的意义,这就是幸福。


标题:(文化)《在平原》:一代人的精神密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