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孔子第七十五世孙推广国学:“家族的使命,更是时代的责任”
本篇文章863字,读完约2分钟
从国学经典《千字文》到《天下大同》……今年12月22日冬至,孔在德国文德学院为海外华人做了一次网络讲座。
作为孔子的第七十五个孙子,孔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走国学振兴之路,不仅是家族的使命,也是时代的责任。
孔生于1963年,成长于动荡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对传统文化的启蒙,得益于他的祖父用树枝在漂浮的泥土上书写、抹去《论语》。那段记忆深入骨髓,让他明白了学习的艰辛,让他深深迷恋传统文化。
孔曾任福州市金安区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他在2016年初退休,然后专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除了在国内外多个地方举办公益讲座和讲座外,孔还培养了一批推广中国研究的志愿者,在世界多个地方开设了国立大学,并在德国建立了“文德书院”,在意大利建立了“书院”,在法国建立了“语法书院”,在瑞典建立了“书院”。
孔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文化的最高标准,这五个字在世界各地都找不到”。
在向世界推广中国学的路上,孔还决定带着孔子到福建农村推广中国学。
孔从小生活在儒家家庭,“知礼知礼,极富人情味”。
白河小学儒家学校最近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官坂镇白河村成立。孔为何首次尝试在农村小学推广国学?孔直言不讳地表示,希望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儿童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中国研究中最正统的古典智慧。
在正式建立教室的那天,在白河小学的临时校园——陈祠堂里,学生们摊开衣服,然后举起双手,深深地鞠了一躬,接着是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孔认真地指导学生们崇拜圣人,然后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独特的《论语》课。
在农村普及国学是孔推动国学教育的举措之一。孔认为,读专业知识的书是为了“生存”,读圣贤的书是为了让读者充满智慧和轻松的生活。
“生存和生活是必须的。”孔说,有了这两种书,人生就完美了。
近年来,随着“孔子热”和“国学热”的兴起,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民族院校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虽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国学班,孔却从来没有像陀螺一样懈怠过。未来,他打算继续深化对中国研究的推广,“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在国内还是国外”。(结束)
标题:(文化)孔子第七十五世孙推广国学:“家族的使命,更是时代的责任”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