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末位淘汰,以需定供的优化应成常态」
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这几天记者发现,节俭不爱浪费的广州人,提出了很多巧妙的消除浪费的方法,让吃东西更理性,更有纪律性。比如白天鹅宾馆的餐饮总监伍德林说,宾馆的餐饮部为了节约食物,通过客流来控制食物输出;同时,每个月餐厅都会剔除垫底的菜品,登记5个高剩余率菜品的原料,下个月换成其他新菜品。(光明日报,9月10日)
餐桌的浪费令人震惊。据估计,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每年3000万至5000万人的食物消耗量。“光盘行动”已经成为共识,但在仁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非预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大家充分参与,充分实践,这不仅是态度的考验,也是智慧的体现。最后要“以成绩说话”。食物垃圾量直线下降处于较低水平,意味着治理效果明显,反之亦然。
“光盘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餐饮消费和服务业而言,这需要供需双方在同一个方向上发挥力量。一方面,从改变习俗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普遍接受了“从奢侈到节俭”的消费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招待客人时,更注重需求,不再注重菜多场面多,把排场场面当成待客的象征;另一方面,供给方也需要有效的调控和引导,以改变消费习惯和有效控制消费需求为最终目标,通过自身努力提高消费水平和层次,以消费质量享受取代数量崇拜。
无数事实表明,“嘴角存扣”不能只看表面,还要注意本质,否则“光盘”达不到“最后一公里”。例如,根据规定,消费者需要将剩余的蔬菜打包回家进行“第二家庭消费”。但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并不这么做,如果剩下的蔬菜多了,打包回家后短时间内无法食用,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消费者把剩菜打包直接扔进垃圾桶,或者中途扔掉。因此,它们不仅不能达到节约的目的,而且在处理厨房垃圾时还会引起后续的麻烦。这个所谓的“光盘”,其实就是一个只强调过程和结果的“伪光盘”,有明显的形式主义。
很多人对此进行了反思,找到了症结所在,这也揭示了“光盘行动”现有措施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包括方式方法的碎片化、未能形成整体合力、责任主体与自身战斗未能有效衔接、精细化和绩效化程度较低、实际效果有待不断提高。消费责任明确后,供给方更加精准有效,这是亟待解决的重点。反餐桌浪费不断加深,是量身定做的。下单提供“小菜”的做法越来越流行,也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正如有论者所说,餐桌浪费的原因非常复杂,除了数量上的绝对过剩外,还有质量不尽如人意造成的相对过剩。如果供应方没有得到动态管理,废物的来源将始终难以治愈。
在“菜太难吃”的情况下,哪怕是很少的量也会成为浪费的诱因。因此,根据大众消费的实际需求,需要对菜品进行动态的优胜劣汰调整,保留那些供不应求的人气高的菜品,否则就应该淘汰,以促进餐饮服务商不断创新更新菜品,推出更多受消费者欢迎的新品种,从源头上预防和避免浪费。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控制方式和优化的替代方案,相关企业将下架剩菜较多的菜品下架,采用末位淘汰制度来淘汰浪费,确实值得称道和推崇。
餐桌上的节约不仅是一个文明的维度,更是一个治理的层面,考验着文明建设和治理手段的精细化、绩效化和有效性。底层菜品的淘汰不能基于供应商的“偶然工作”,不能简单停留在“自我管理阶段”。要从营销策略层面提升到规定的行动和正常的节桌措施,才能起到调节行为、培养习惯、有效控制的杠杆作用。(唐奇伟)
标题:「菜品末位淘汰,以需定供的优化应成常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