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为何呼吁更多年轻人“务农”?」
本篇文章1059字,读完约3分钟
9月7日,2020中国农民收获节在北京启动。活动期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品多多联合举办5场线上线下联动的大型直播活动。第一次直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视频参与。袁隆平说,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更多的知青。(9月8日光明日报)
粮食为民,农业为国。在5g的新时代和科技的大红海,农业仍然是国家和人民的基础。无论是经济内循环还是反粮食浪费,只有冒着风浪的现代农业,才能有一个稳定而深远的经济社会。为什么风华正茂的袁隆平先生还在高喊年轻人要加入“种田”的行列?说到底还是因为“无农不稳”的思想,在今天的中国更有硬核价值。
中国农民收获节是窥视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态的一个窗口。尤其是后疫情时期,如何借助互联网plus让弱势农业实现产业化梦想,离不开政策扶持和平台赋权,最缺的是一代又一代热爱并投身于农业、农村、农民事业的年轻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年富力强”和“强经”的传统。四季不住,岁月却在流逝。袁隆平号召年轻人投资现代农业研究。说白了就是因为农业还没有进入年轻人视野中的“高光时刻”。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一个是“苦”,一个是“土”。最终,“希望的田野”变成了“中老年人的农村”。
“现代农业是高科技农业,不是过去面向黄土的农业。”以供应链和销售方的变化为例:今年2月以来,品多多通过抗疫扶农特区和“市县一把手直播”,销售农(子)品23.8亿斤,帮助85万多农民。手机成了“新农具”,流量是“新农业资源”,直播也是“新农活”。从土围山到网络名人夏普货,可能只是一个信息渠道的距离。
央视新闻报道了31岁的王秀梅的故事:王秀梅回到家乡创业,加入了51名贫困农民参加多多农场,并在浔梦农场组建了绞股蓝合作社。他们是生产绞股蓝的农民。他们也是股东,分享合作社的商业利益。王秀梅的网店一度成为保健茶类赞单第一名。山东济宁的周晴晴原本是在京打工的“白领”,回到家乡成为“第二代细菌”;杨,一个来自河南省的年轻人,从郑州大学毕业后回家种红薯...每一个小支点都能撼动大农业的未来。事实上,互联网对农业的改变不亚于工业化。
从农民工到“新农民”,沧桑的历史总是在每一轮的演变中回转。现代农业的时尚与创新,现代农村的广阔与潜力,早已摆脱了“土”与“苦”的悲剧印记。在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收获节上,我们不仅看到了销售数据,还看到了传统农业被ai、5g和物联网重塑的过程。从袁隆平的问题到袁隆平的愿望,中国农业需要无数科学家诗意地仰望天空,也需要更有活力的年轻人走在生机勃勃的土地上。(邓海建)
标题:「袁隆平为何呼吁更多年轻人“务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用好“产业扶贫”这一脱贫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