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讯}“燃爆”留守儿童的“科学课”
本篇文章1369字,读完约3分钟
从“无线充电”到“高压画”,从感应电流到微型电动车……炎炎夏日,中越边境广西凭祥市王班小学的40多名留守儿童,享受着广西电力研究院“兄弟姐妹博士”带来的科学课。
电力科学教室“爆炸”小学
“我,我,我!”王班小学教室里哭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依次排队触摸五颜六色的发电球。
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团队成员陈少南告诉他们,他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科学实验,以简单的方式展示农村小学的无线充电、感应电磁、高压放电和尖端科技成果等电学现象。
电磁感应用发光球,高压画用高压盒...一至三年级的40多名小学生在一个多小时内兴致勃勃地听着。
学生对“老师博士”问题的回答也很到位:“灯泡下面有个线圈可以点亮!”“下雨的时候不能躲在树下,因为会被打雷!”
短短半天时间,从科学知识的普及到科学实验的展示,再到手工作业的布置,博士小组和孩子们享受到了课堂上科学知识的互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
广西电力研究院博士陆玉峰说:“我去过贫困地区的几所小学。每个教室都能看到孩子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这是我们最幸福的事。”
让科学的种子在灵魂中生根
王班小学位于广西凭祥市上石镇。自20世纪70年代成立以来,它一直为周围几十公里的儿童提供寄宿服务。现在1-3年级学生70人,学龄前儿童70多名,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留守儿童。
校长孟日明,从教近30年。他曾用手指数过学校的变化:8月7日解决贫困,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国企捐赠电网和互联网设备,精准扶贫,改善薄弱的学校基础设施...他感慨地说,国家不遗余力地投资基础教育。
“现在这里的村级小学硬件设施跟县城甚至市里差不了多少,但是夏天的留守儿童还是没有教室,没有兴趣班。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吸收知识,培养兴趣。”加斯帕尔·蒙日说得很清楚。
这正是广西电力研究院博士组送科学下乡的初衷。
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团委书记陈明告诉记者,为了准确地帮助穷人,经过多次调查,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党组最终确定了在贫困山区的课堂上向儿童普及科学知识教育的方向,让科学的种子能够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广西电力研究院博士组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深入上林县云涛小学和扶绥县曲岐村小学开展科学体验班,千山区数百名儿童从中受益。
科学教育希望扎根于农村课堂
“不缺硬件和软件,不缺书本和教室,不缺设备和师资。”孟日明对学校现状感触颇深。
王班小学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有5名教师。随着信息技术教师的转移,2011年后学校将不再开设计算机课程,缺乏理科教师的小学无法为儿童开设理科课程。
孟日明边看实验课边对我说:“请帮我把整个实验记录下来,寄回给我,让更多的同学在开学后分享。”
孟日明心里有三个希望:“一是希望更多的博士、硕士到基层提供丰富的理科班;第二,希望给老师配备理科,让学生享受理科课;第三是让学生也开动脑筋做实验。”
享受“收获感”,加上“荣誉感”,产生“自豪感”,对于广西电力研究院博士群体成员来说,是一种可贵的收获。
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唐说:“我们的博士团队在不断壮大,我们正在从技术研发、课程设计、信息发布等不同角度,努力为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小学提供更多的新课程和实验。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努力建立基层科学课堂的“需求-响应”机制,以指导山区学校继续有效地开展科学启蒙和援助。”
新华社何麦玲玲
标题:{教育快讯}“燃爆”留守儿童的“科学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教育快讯}水在太阳系并不稀罕